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致密低渗油藏压裂水平井合理生产压差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18-04-10 19:30

  本文选题:低渗油藏 + 合理生产压差 ; 参考:《岩性油气藏》2017年01期


【摘要】:为了建立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来计算储层压裂投产水平井合理生产压差,以HH油田延长组为例,对致密储层存在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和裂缝存在压敏效应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将动态渗透率与压敏效应共同引入数值模拟计算中,对渗透率进行了修正。动态渗透率理论能较好地模拟低渗储层非线性渗流特征,因此建立了低渗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数值模拟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低渗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更符合低渗油藏压裂投产水平井的生产特征,启动压力梯度与压敏效应对水平井产能影响明显,并优化出HH油田压裂水平井合理生产压差范围。
[Abstract]: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reasonable production pressure difference of horizontal wells in reservoir fracturing and production, taking Yanchang formation of HH oilfield as an example, the problems of obvious starting pressure gradient and pressure sensitivity effect of fracture in tight reservoir are studied.The dynamic permeability and pressure-sensitive effect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modify the permeability.The dynamic permeability theory can well simulate the nonlinear perco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so a new method of productiv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fracturing horizontal wells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is established.The effect of starting pressure gradient and pressure-sensitive effect on horizontal well productivity is considered in this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orizontal wells after fracturing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nd the start-up pressure gradient and pressure-sensitive effect have obvious effects on the productivity of horizontal wells.The reasonable production pressure difference range of th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HH oilfield is optimized.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低丰度致密低渗油气藏开发关键技术”(编号:2016ZX05048)资助
【分类号】:TE348;TE3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顺;何衡;张华光;;基于动态渗透率效应的低渗透油藏产能新观点[J];断块油气田;2011年04期

2 李南星;刘林玉;郑锐;卢德根;朱钰卿;孙运彬;;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超低渗透储层评价[J];岩性油气藏;2011年02期

3 杨仁锋;姜瑞忠;刘世华;张晓亮;刘海成;;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J];石油学报;2011年02期

4 尹芝林;孙文静;姚军;;动态渗透率三维油水两相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J];石油学报;2011年01期

5 于荣泽;卞亚南;杨正明;雷群;齐亚东;巩玉政;;低渗透多孔介质变渗透率数值模拟方法[J];科技导报;2010年20期

6 杨凯;郭肖;;裂缝性低渗透油藏三维两相黑油数值模拟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年03期

7 姚军;刘顺;;基于动态渗透率效应的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模型[J];石油学报;2009年03期

8 李善鹏;吴凯;方艳兵;;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现象研究——以侯市地区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9年01期

9 何贤科;;确定低渗透储层启动压力梯度的新方法[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年05期

10 李莉;董平川;张茂林;崔宝文;梅海燕;;特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模型及其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维耀;田巍;朱华银;宋智勇;孙岩;;一种测试油气藏岩石启动压力梯度的优化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年01期

2 邓学峰;;致密低渗油藏压裂水平井合理生产压差优化设计[J];岩性油气藏;2017年01期

3 赵栋;魏小龙;李耀龙;袁义东;;鄂尔多斯盆地R地区长6储层成岩演化与孔隙特征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7年01期

4 艾池;高见;冯福平;黄芮;郑惠峰;王远航;;低渗裂缝性储层注水井钻关泄压模拟[J];当代化工;2016年12期

5 徐勇;李艳霞;吕艾;;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致密砂岩长8储层特征及沉积相研究[J];甘肃地质;2016年04期

6 陈楠;徐雷鸣;朱凌燕;;基于NEWS平台的叠前叠后联合解释系统设计与开发[J];华北地震科学;2016年04期

7 张广权;胡向阳;陈舒薇;;致密低渗砂岩储层定量评价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年12期

8 黄涛;黄朝琴;张建光;姚军;;基于模拟有限差分的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油水两相流动数值模拟[J];计算物理;2016年06期

9 欧阳伟平;张冕;刘曰武;万义钊;袁冬蕊;李杉杉;;基于三参数非线性渗流的致密气藏数值试井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年11期

10 马淼;孙卫;刘登科;赵煜;王斌;张帆;;华庆地区长6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及对物性的影响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6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玉双;吴长辉;王小军;李莉;邵飞;刘渊;;鄂尔多斯盆地杏北区长6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贺伦斌;;浅论低渗透储层评价方法及适用性[J];科学之友;2010年08期

3 卢德根;刘林玉;刘秀蝉;李文斌;;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长8_1亚段成岩相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年01期

4 杨正明;于荣泽;苏致新;张艳峰;崔大勇;;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年01期

5 时宇;杨正明;黄延章;;低渗透储层非线性渗流模型研究[J];石油学报;2009年05期

6 金龙;丁晓琪;;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沉积相研究[J];新疆地质;2009年02期

7 姚军;刘顺;;基于动态渗透率效应的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模型[J];石油学报;2009年03期

8 杨希濮;孙卫;高辉;郭庆;王国红;;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区块低渗透储层评价[J];断块油气田;2009年02期

9 郭长敏;施振生;;歧口凹陷沙一段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岩性油气藏;2009年01期

10 温庆志;曲占庆;齐宁;卢云霄;;考虑启动压力的菱形井网整体压裂优化设计[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竹文;生产压差与合采井层含水关系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S1期

2 楼一珊;刘新锋;李忠慧;;采油过程中压力衰减对临界生产压差的影响研究[J];钻采工艺;2006年03期

3 许建红;马丽丽;张晓明;;压力敏感储层的合理生产压差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11期

4 陈民锋;姜汉桥;;渤中25-1南油田不同井型油井合理生产压差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2006年06期

5 付万春;;异常高压多裂缝油层临界生产压差研究与应用[J];钻采工艺;2007年02期

6 孙乐吟;;油井生产压差调整重要性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年06期

7 李相方,隋秀香,谢林峰,庄湘琦;论天然气藏测试生产压差确定原则[J];石油钻探技术;2002年05期

8 叶挺柱,钱家煌,陈晓威,陈岩;安丰平1井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J];钻采工艺;2003年02期

9 宋建虎,程宏伟,吕长容,程东风,刘建国,舒小彬,岳玉红;利用合理生产压差确定合理工作制度——在濮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10 康凯;冯敏;李彦来;李其正;苏彦春;张彩旗;;旅大5-2油田合理生产压差确定[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国锋;;高温高压气井测试中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方法[A];“南方复杂地层井筒新技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邹丽蓉;韩涛;樊勇杰;李志坪;王少亭;郝振江;;小泵深抽技术在采油三厂的应用[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鑫;低渗透油藏合理生产压差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张俊;两区复合低渗气藏开发动态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2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32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1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