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复杂孔隙结构致密砂岩含油饱和度梯形孔隙模型

发布时间:2018-04-13 09:57

  本文选题:鄂尔多斯盆地 + 三叠系延长组 ; 参考:《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年05期


【摘要】:针对复杂孔隙结构致密砂岩储集层中大量存在的"非Archie(阿尔奇)"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考虑孔隙结构的梯形孔隙含油饱和度模型,即将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划分为截面积不变的直孔隙和截面积变化的梯形孔隙,将岩石总的电阻视为两部分孔隙电阻的并联,综合考虑孔隙结构和导电体积对岩石电性的影响。基于梯形孔隙重构,在岩电实验的约束下,研究了梯形孔隙模型参数表征方法,并揭示了迂曲度、直孔隙比例和梯形因子等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结合梯形孔隙重构模拟方法得到模型参数的表征方法,将该模型应用于多口致密砂岩井测井评价,结果表明,与变参数Archie模型相比,梯形孔隙饱和度模型从孔隙长度和截面积均质程度等角度考虑孔隙结构对岩石电性的影响,因此利用该模型计算的含油饱和度更加符合油藏实际和岩石物理特征,更接近地层真实含油情况。
[Abstract]:A new trapezoidal pore oil saturation model is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of "non-Archiee (Archie)" in the dense sandstone reservoir with complex pore structure.The pore structure of tight sandstone is divided into straight pore with constant cross-sectional area and trapezoidal pore with cross-sectional area variation. The total resistance of rock is considered as the parallel connection of the two parts of pore resista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re structure and conductive volume on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rock is considered synthetically.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rapezoidal pore, the parameter representation method of trapezoidal pore model is studied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rock electrical experiment, and the variation law of model parameters such as tortuosity, straight porosity ratio and trapezoidal factor is revealed.Combined with trapezoidal pore reconstruction simulation method to obta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odel parameters,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logging evaluation of multiple tight sandstone wel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e variable parameter Archie model.The influence of pore structure on rock electrical properties is considered in the trapezoidal pore saturation mode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re length and section area homogeneity, so the oil saturation calculated by this model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reservoir and pet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Closer to the true oil content of the form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46-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测井基础研究项目(2016A-3601)
【分类号】:P618.13;P631.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康毅力;桑宇;李前贵;;致密砂岩天然气扩散能力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朱伯靖;刘旭耀;程惠红;柳畅;刘善琪;任天翔;李永兵;石耀霖;;致密砂岩水压瞬态致裂液化格子波尔兹曼及有限元数值研究[J];地震;2013年04期

3 谷会霞;魏玉堂;杜晓;代国祥;;录井新技术在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中的应用[J];吐哈油气;2012年04期

4 辜思曼;孟英峰;李皋;罗成波;李盼;;气体钻井中致密砂岩流固耦合实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3年03期

5 张矿生;樊凤玲;雷鑫;;致密砂岩与页岩压裂缝网形成能力对比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4期

6 王金琪;中国大型致密砂岩含气区展望[J];天然气工业;2000年01期

7 邓平;王丙寅;李玉勤;马红;;地化录井技术在永安油田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中的应用[J];录井工程;2012年04期

8 ;辽河油田致密砂岩勘探呈现良好潜力[J];录井工程;2013年03期

9 王金琪;超致密砂岩含气问题[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3年03期

10 黄绪德,郭正吾;致密砂岩裂缝气藏的地震预测[J];石油物探;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游利军;谢婷;康毅力;;致密砂岩水相渗吸行为对环境变化的响应[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孙先达;李宜强;;利用激光共聚焦研究泥岩和致密砂岩中有机质组分分布[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3 赵靖舟;曹青;白玉彬;李军;王晓梅;;论致密砂岩大油气田成藏模式[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陈明君;康毅力;游利军;;饱和水致密砂岩电学参数对有效应力变化的响应[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朱国华;寿建峰;斯春松;沈安江;;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低渗透气藏致密砂岩盖层的形成机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张惠良;寿建峰;朱国华;王招明;王月华;杨晓宁;;致密砂岩盖层形成机理及油气勘探意义——以塔里木盆地东部英吉苏凹陷英南2井为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李艳霞;钟宁宁;张枝焕;张水昌;;致密砂岩盖层形成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以塔东英南2凝析气藏为例[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晓峰;河南油田非常规勘探路径明朗[N];中国石化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春剑;山西临汾大吉6井区煤层上下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2 王凯;川东北珍珠冲、须四段致密砂岩岩石物理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3 车宇;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参数与电学性质关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4 丁世村;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致密砂岩油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王贵磊;吐哈盆地致密砂岩油气储量计算方法与参数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6 陈胜;利用电成像评价塔里木山前致密砂岩裂缝有效性[D];长江大学;2012年

7 古莉;洛伊地区三叠系致密砂岩测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8 王志丹;饶阳凹陷任丘断裂带沙二、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年

9 任文希;孔隙—裂缝性致密砂岩液相侵入过程流固耦合作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10 赵红蕾;低孔渗致密砂岩裂缝的常规测井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编号:1743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43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f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