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257井区叠前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分布预测
本文选题:砂岩储层 + 裂缝方向 ; 参考:《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2期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黄257井区延长组地层埋深较大,储层较致密,天然裂缝在改善储层物性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为了研究该区裂缝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长庆油田采集的60km2三维叠前宽方位角地震资料,利用基于纵波各向异性的相对波阻抗属性开展了延长组裂缝密度和方向的预测。研究表明:(1)叠前相对波阻抗属性预测的裂缝方向与叠后相干、倾角属性分析的断裂方向一致,但深、浅层裂缝方向有变化。长6层和长71小层裂缝主要为北西西向,长72、长73、长8及长9层裂缝方向主要为近南北向。此变化与燕山期和喜山期不同方向应力场作用及长72和长73小层泥岩的塑性变形有关;(2)裂缝的密度整体较低,结合实际测井资料,认为研究区裂缝密度的大小受砂体含量的控制,此控制作用在100m左右的地层段尺度比在30m左右的小层尺度更明显。试油资料分析结果显示,裂缝相对发育区,砂体的含油性受油层厚度和裂缝密度共同影响。以上实践表明,受地震分辨率限制,叠前纵波各向异性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预测的地层单元不宜太薄,目的层厚度大于λ/2(约60m)时预测的结果才更可靠。
[Abstract]:The Yanchang formation of well Huang257 in Jiyuan area of Ordos Basin has a large buried depth and dense reservoir. Natural fractures play a certain role in improving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In order to study th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is area, based on the seismic data of 60km2 3D prestack wide azimuth angle collected from Changqing Oilfield, the relative wave impedance attribute based on P-wave anisotropy is used to predict the fracture density and direction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cture direction predicted by the prestack relative wave impedance attribute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post-stack coherence and dip attribute analysis, but the direction of deep and shallow fractures varies.The fractures in Chang 6 and Chang 71 are mainly NW-NW, Chang 72, Chang 73, Chang 8 and Chang 9 are nearly north-south.This change is related to the stress fiel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Yanshanian and Himalayan periods and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Chang72 and Chang73 mudstones.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ize of fracture density in the study area is controlled by the content of sand body, which is more obvious in the strata about 100 m than in the small layer about 30 m.The results of oil testing show that the oil content of sand body is affected by the thickness of oil layer and the density of fracture.The abov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prestack P-wave anisotropic fracture direction and fracture density prediction should not be too thin due to seismic resolution, 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are more reliable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target layer is greater than 位 / 2 (about 60 m).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390451)资助
【分类号】:P631.4;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国滨,张旭,张加海;叠前成像方法联合应用与配套处理技术分析[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5期
2 张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叠前成像软件系统问世[J];油气地球物理;2006年01期
3 吴常玉;王棣;王立歆;李守济;;叠前预处理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01期
4 金国平;杨华滨;;基于广义S变换的叠前去噪方法[J];石油仪器;2010年04期
5 刘法启,张关泉;基于波动理论的叠前成像算法[J];石油物探;1994年02期
6 吕景贵,刘振彪,管叶君,陈存衍;压制叠前相干噪音的速度变换域滤波方法[J];石油物探;2001年04期
7 王者顺,樊佳芳,王卫江;叠前逐层成像速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物探;2004年04期
8 魏嘉;唐杰;武港山;岳承祺;张扬;;地震叠前数据三维可视化技术探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年01期
9 李雪英;侯相辉;;基于广义S变换的叠前高频噪声压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4期
10 程荃;改进的叠前去噪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念民;;叠前共约束一致性处理在非重复时移地震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苏;;海陆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拼接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慧珠;张厚柱;国九英;;从叠前资料中反演背景速度和高精度的速度分布[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甘其刚;张学映;;叠前自动外科手术法去噪及应用分析[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5 李国平;石玉梅;姚逢昌;;叠前声波方程反演及其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企英;;叠前信噪相干分离法及其应用[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7 查朝阳;钟德盈;张志让;杨绍国;沈凤;;从叠后到叠前,复杂储层地震预测综合解决方案[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旭辉;程玖兵;耿建华;;二维双平方根裂步傅立叶叠前τ域偏移方法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宋亮;朱振宇;姜秀娣;;基于时移地震叠前弹性反演的油藏参数变化预测[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路鹏飞;杨长春;郭爱华;王真理;刘鹏;;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及其在叠前储层参数反演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彭冬梅;叠前去噪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魏三妹 孙振涛;叠前地震反演增强油气识别力[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彭冬梅;AVO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丽萍;智能优化算法叠前AVO非线性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王宇超;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秦广胜;基于叠前地震反演的储层表征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詹毅;地震资料叠前去嗓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吴常玉;中深层砂砾岩体叠前地震成像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杨建礼;叠前敏感弹性参数反演及在西湖凹陷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刘军迎;裂缝型油气藏叠前地震检测方法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宗兆云;基于模型驱动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9 仵宗涛;贝西地区叠前、叠后联合反演及砂岩储层地震识别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晗;叠前三参数同步反演方法研究及软件模块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许艳秋;基于应力场分析的叠前裂缝检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妍;叠前纵横波联合弹性反演[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谭磊;叠前地震属性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5 钱艳苓;叠前AVO反演技术在砂砾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张晓飞;叠前AVO反演在Q地区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陈岭;叠前道集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厉浩然;地震资料叠前FVO技术分析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王好龙;基于叠前方位AVO技术反演煤田灰岩裂隙[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10 韩家兴;叠前同时反演及其在春光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59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5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