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损井与取心井相似井段识别及其岩石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本文选题:弹性模量 + 泊松比 ; 参考:《石油钻探技术》2017年04期
【摘要】:为了确定老油田岩心样本严重匮乏的高套损率区块岩石静态弹性力学参数(静态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研究了套损井与取心井相似井段识别及其岩石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确定方法。对取心井段的岩心进行岩石力学试验,通过分析该井段测井数据与岩石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组合模量确定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的模型;通过分析取心井与套损井测井数据的的相关性,提出了识别取心井与套损井岩石力学参数相似井段的判别准则;建立了通过识别套损井与取心井相似井段来确定套损井段岩石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的方法(SIIM)。由试验与计算结果可知:与传统计算模型中动、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相比,考虑有效水平地应力、动态弹性力学参数的组合模量与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10%与20%;取心井与邻近套损井相似井段的识别标准为两井段的声波时差与自然伽马相关系数最大和差值数组标准差最小。研究结果表明,SIIM方法在高套损率区块多井、多井段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的确定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在现场应用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A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tatic elastic mechanical parameters (static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Poisson's ratio) of high casing failure rate block in old oil fiel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imilar section of casing damage well and coring well and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static elastic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rock are studied. The rock mechanics tes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core of the coring well. By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ogging data and the static elastic parameters of the rock, a model of determining the static elastic mechanical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combined modulus was put forward. By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of logging data between coring wells and casing damage wells, a discriminant criterion for identifying similar rock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coring wells and casing damage wells is proposed.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atic elastic parameters of rock in casing damage well is established by identifying similar well segments of casing damage well and coring well. The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ive horizontal stress is consider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rrelation of the dynamic and static elastic parameters in the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model.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dynamic elastic mechanical parameters and static elastic parameters were increased by 10% and 20%, respectively, and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similar interval between coring wells and adjacent casing damage wells w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oustic moveout and natural gamma phase. The maximum number and the minimum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difference arr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IM method has high applicability and accuracy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static elastic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 multi-well and multi-well block with high casing damage rate, and can obtain good results in field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编号:51322404)资助
【分类号】:TE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昭;于家义;刘永军;梁文发;陶林本;;吐哈油田套损井现状调查及治理思路[J];吐哈油气;2007年02期
2 任丽华;王凤祥;窦守进;刘丽;郑刚;纪会和;刘建东;;大港枣园油田套损规律初步认识[J];钻采工艺;2008年03期
3 林报钦;李振银;谷凤贤;朱铁军;廖作才;;浅层稠油开发区套损原因分析及对策(下)[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4期
4 陈义发;;井楼油田套损机理研究与防治对策[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1期
5 陈斌;;套损井治理技术推广及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2期
6 李军刚;张文斌;石海霞;朱亚兵;谢平仲;;七个泉油田套损机理研究[J];辽宁化工;2012年08期
7 董德贵;刘士军;李龙飞;;套损井特征与治理方法[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07期
8 王凤祥;谷雪丽;郑忠强;段沛海;;小集油田套损基本特征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7期
9 丁小卫;;P区块套损井的发现与治理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1期
10 李峗;;套损井损坏机理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勇;侯存亿;;严重套损井修复工具研制及新工艺研究[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孔庆征;;大庆油田某区成片套损机制的初步分析[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3 王卫忠;贺海洲;韩生军;费二战;;油房庄油田套损机理分析及治理技术应用[A];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宁夏第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刘俊琴;徐建新;孙丽慧;;宁夏油田套损井现状及治理工艺[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罗军;敬登峰;李清波;苏宁军;杨国强;;白于山区套损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刘性全;徐海;毕传萍;刘绍轩;;应用流固耦合理论研究套损机理[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田育红;于波;刘秀华;张宏岗;杨永刚;李晓明;;油田套损井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朱立英;采油七厂分区块个性化治理套损井[N];大庆日报;2008年
2 李雪梅;大庆采油七厂连续三年套损井数比例控制在1%以内[N];中国石油报;2008年
3 雷茜;套损井修复成功率100%[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傅深洋;套损井治理破解稳产难题[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沙文洁 曹u! 王利国;新工艺封治套损井[N];中国石化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幸福;诊治“老病号”让原油“颗粒归仓”[N];大庆日报;2011年
7 周宏 张军;修复套损井小套管管柱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通讯员 张彦芳;发力“老大难” 单井效益增[N];中国石油报;2012年
9 王全仁;侧钻工艺使套损井焕发生机[N];中国矿业报;2003年
10 ;套损井治理——老油田开发增油新亮点[N];中国石油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阙源;套损井综合治理保障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何秀清;套损井修复压裂过程力学分析及其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3 姜民政;套损井修复过程中修复力的确定及水泥环损伤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杜永军;套损的影响因素地层的流体压力与地应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韩修廷;大庆油田套管损坏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
6 孙磉礅;孤东油田稠油热采井套损机理及防控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贾江鸿;油田开发过程中套管损坏预报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守华;无通道套损井打通道及报废技术[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刘鸣东;大庆杏北开发区过渡带萨Ⅰ~萨Ⅱ夹层成片套损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段贵权;套损修复井精细分层注水配套工艺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余雄风;基于多因素耦合的热采井套损影响及防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陈宗先;南二区西部构造复杂区套损防控注入压力界限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6年
6 朱君;杏树岗油田南部杏南开发区套损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李连平;杏北地区嫩二段标准层成片套损与地质特征关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8 张广福;杏北油田套损认识及防治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9 李清忠;大庆油田嫩二段底部成片套损地质因素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10 李秀丽;大庆油田套损数值模拟计算[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96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9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