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文选题:断裂 + 侧接输导 ; 参考:《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6期
【摘要】:断裂转换带和断裂不封闭部位是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的部位。依据断裂断距—距离曲线特征,按照同一条断裂中间断距大、两端断距变小的规律,可以确定断裂转换带的位置;实际断裂填充物泥质含量小于封闭油气所需的最小填充物泥质含量的部位即为断裂侧向不封闭部位;根据油气势能等值线法向汇聚的延伸方向确定油气沿砂体的运移路径。将油气沿砂体的侧向运移路径与断裂转换带和断裂侧向不封闭部位叠合,可以确定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是断裂转换带还是断裂不封闭部位。并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区沙一段、沙二段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的预测。结果表明:沙一段、沙二段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主要是断裂转换带,其中一部分断裂转换带又是断裂侧向不封闭部位,更有利于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只有几处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是断裂侧向不封闭部位,有利于油气穿过断裂侧向运移和聚集,与沙一段、沙二段目前已发现的油气主要分布在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附近的断裂处相吻合。
[Abstract]:The fracture transition zone and the unclosed part of the fracture are the parts of the oil and gas migration on the fracture sid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ult distance and distance curve, the position of the fracture transition zone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big break distance between the same fracture and the broken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ends, and the mud content of the actual fracture filling material is less than the minimum filling material required for the closed oil and gas. The part of the shale content is the lateral unclosed part of the fracture, and the migration path of the oil and gas along the sand body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oil and gas potential line method. The lateral migration path along the sand body is overlapped with the fracture transition zone and the lateral and unclosed part of the fracture. It can be determined that the oil and gas migration parts of the fracture side are fracture.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SHA1 section of the Wen'an slope area of the Jizhong depression in the Jizhong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and the prediction of oil and gas migration in the two section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Jizhong depression, the Jizhong depression in the Bohai Bay basin. The transition zone is also an unclosed part of the fracture side,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migra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fracture side. Only a few fracture side connecting oil and gas migration parts are the lateral and non closed parts of the fractur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lateral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 through the fracture. The oil and gas found in the two section of sand and sand are mainly distributed on the fault side to transfer the oil and gas. The fracture near the migration site is consistent.
【作者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油源断裂转换带优势输导油气条件研究”(41372153)资助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厚福,金之钧;我国油气运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2 王震亮;;“第六届全国油气运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5期
3 洪荆晶;邓媛;王海军;刁宗宝;霍斐斐;;油气运移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5期
4 李伟;我国油气运移研究的现状[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5年05期
5 唐清山,柴利文;高升探区油气运移探讨[J];特种油气藏;2003年05期
6 崔可;;源控论的广泛适用性——从油气运移距离频率直方图上解读[J];海相油气地质;2003年Z1期
7 唐兵,雷祥东,扈希美,刘占魁,曹敬涛;断层活动在油气运移中的作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年S1期
8 周国英;变形带控制油气运移[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年02期
9 乔永富,毛小平,辛广柱;油气运移聚集定量化模拟[J];地球科学;2005年05期
10 邓运华;;断裂—砂体形成油气运移的“中转站”模式[J];中国石油勘探;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敏;欧光习;;利用有机包裹体发育丰度和特征探讨埕北断阶带油气运移途径[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王飞宇;张水昌;庞雄奇;胡剑峰;刘可禹;;石油运移途径探测和古油柱识别技术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王谋;;试论喀什凹陷北缘油气运移与铀成矿作用[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4 施伟军;罗月明;;矿物包裹体油、气、水微量组分分析及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王飞宇;张水昌;庞雄奇;胡剑峰;刘可禹;;石油运移途径探测和古油柱识别技术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陶士振;邹才能;高晓辉;王京红;欧光习;;不同类型油气运移动力、聚集机理与分布规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连捷;王薇;;油藏预测的一个新方法[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杨立干;陆英;徐健;陈平原;;江苏高邮凹陷北斜坡油气运移研究[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9 段毅;张辉;吴保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油气运移示踪意义[A];第五届全国油气化探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4年
10 段毅;张辉;吴保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油气运移示踪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行船;油气运移动力学及动力耦合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2 王红才;三维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及其在辽河油田滩海地区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张成;渤中地区典型构造油气运移输导通道及其成藏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4 刘超英;惠民凹陷南斜坡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刘晓峰;东营凹陷盐—泥构造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6 史锋;镁锗橄榄石的高温高压变形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7 林杞;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沉积物中自生矿物特征及其硫酸盐—甲烷转换带指示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建均;晋县凹陷古近系油气运移与富集规律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刘冠男;固体潮对油气运移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薛盼;断—砂配置对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控制作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米雪;构造变形与烃类充注效率油气运移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于来刚;东营凹陷油气运移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陈晓军;孔隙介质中压差驱动下油气运移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7 王建;孔隙介质中浮力驱动下油气运移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8 孔敏;琼东南盆地油气运移动力特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9 温海波;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区油气运移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10 祁树玖;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运移及成藏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4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9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