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页岩渗流-损伤演化特征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9 04:12

  本文选题:页岩 + 渗透率 ; 参考:《中国矿业》2017年03期


【摘要】:页岩属于低渗致密岩石,页岩储层渗透性是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基于岩石力学三轴渗透性试验,研究黔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渗流-损伤演化过程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页岩渗透率的变化与损伤作用与应力状态有着很强的关联性,页岩损伤演化过程存在不同阶段性特点,损伤主要发生在弹塑性变形阶段与在应变软化阶段;页岩渗透率演化落后于页岩损伤破坏演化过程;中等围压条件下试样出现局部变形带压缩带,造成页岩渗透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压缩带是造成了页岩渗透率演化过程落后于页岩损伤破坏演化过程的原因。
[Abstract]:Shale belongs to low permeability and tight rock, and the permeability of shale reservoir is the key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shale gas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triaxial permeability test of rock mechanic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epage and damage evolution process of shale in Niutetang formation of Lower Cambrian in northern Guizhou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shale permeability and damag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ess state, and the evolution of shale damage i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stages. The damage mainly occurs in the elastic-plastic deformation stage and the strain softening stage. The evolution of shale permeability lags behind the evolution of shale damage and failure, and the compression zone of local deformation zone appears in the specime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iddle confining pressure, which results in the decrease of shale perme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ompression zone is the reason that the evolution of shale permeability lags behind the evolution of shale damage and failure.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复杂地质矿山开采安全技术工程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编号:51574093) 贵州省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资助(编号:黔科合JZ字[2014]2005) 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资助(编号:黔科合人才(2016)4011号)
【分类号】:TE3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徐卫亚;王如宾;曹亚军;王环玲;冯树荣;;低渗透岩石三轴压缩过程中的渗透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2 陈天宇;冯夏庭;杨成祥;曹卫东;刘晓宇;;含气页岩渗透率的围压敏感性和各向异性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3 陈天宇;;页岩气开采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14年06期

4 刘涛影;曹平;章立峰;赵延林;范祥;;高渗压条件下压剪岩石裂纹断裂损伤演化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6期

5 彭瑞东;谢和平;鞠杨;;砂岩拉伸过程中的能量耗散与损伤演化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6 马占国;缪协兴;李兴华;郭广礼;石修松;;破碎页岩渗透特性[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7 黄远智;王恩志;;低渗透岩石渗透率对有效应力敏感系数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8 彭苏萍,孟召平,王虎,马春丽,潘结南;不同围压下砂岩孔渗规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9 朱珍德,张爱军,徐卫亚;脆性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渗流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2年05期

10 谢和平;陈至达;;岩石的连续损伤力学模型探讨[J];煤炭学报;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天军;任金虎;许鸿杰;潘红宇;尚宏波;;不同孔隙度中心受压圆形薄板试样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2期

2 Jianping Zuo;Guanghui Jiang;Haicheng Su;Yan Chen;;Nonlinear model characterizing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and permeability change of contact compression fracture at closing stage[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6年06期

3 Y.Z.Sun;L.Z.Xie;B.He;C.Gao;J.Wang;;Effects of effective stress and temperature on permeability of sandstone from CO_2-plume geothermal reservoir[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6年06期

4 王伟;陈曦;田振元;朱其志;徐卫亚;阮怀宁;;不同排水条件下砂岩应力渗流耦合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S2期

5 Zhou Zhi'en;Fang Weikai;Song Dan;Chen Min;Luo Qian;Wang Xiaochen;;Discussion abou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Shale Gas Development[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6年05期

6 巢志明;王环玲;徐卫亚;吉华;赵恺;;循环加卸载下柱状节理材料渗透率和孔隙度演化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7 蒋长宝;段敏克;尹光志;吴贵平;俞欢;;不同含水状态下含瓦斯原煤加卸载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6年09期

8 王伟;李雪浩;胡大伟;曹亚军;;脆性岩石三轴压缩渐裂过程中的渗透性演化规律研究[J];岩土力学;2016年10期

9 赵瑜;王超林;万文;;压剪作用下裂隙扩展过程渗流与应力耦合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6年08期

10 张勃阳;白海波;张凯;;陷落柱填隙物全应力-应变过程的渗流特性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阳;朱炎铭;陈尚斌;张旭;张建胜;;湘西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形成条件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李亚洲;李勇明;罗攀;赵金洲;;页岩气渗流机理与产能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3年02期

3 张所续;;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我国页岩气发展展望[J];中国矿业;2013年03期

4 于荣泽;张晓伟;卞亚南;李阳;郝明祥;;页岩气藏流动机理与产能影响因素分析[J];天然气工业;2012年09期

5 程远方;董丙响;时贤;李娜;袁征;;页岩气藏三孔双渗模型的渗流机理[J];天然气工业;2012年09期

6 朱卓慧;冯涛;谢东海;李石林;;不同应力路径下含瓦斯煤渗透特性的实验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7 孙东生;李阿伟;王红才;赵卫华;乔二伟;龙长兴;;低渗砂岩储层渗透率各向异性规律的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3期

8 王小江;荣冠;周创兵;;粗砂岩变形破坏过程中渗透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9 张金川;林腊梅;李玉喜;姜生玲;刘锦霞;姜文利;唐玄;韩双彪;;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与技术:概率体积法[J];地学前缘;2012年02期

10 单衍胜;张金川;李晓光;王龙;葛明娜;;辽河盆地东部凸起太原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及有利区预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文瑞;;迎接页岩气发展的春天[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11期

2 谭蓉蓉;;美国页岩气工业始于1821年[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3 谭蓉蓉;;中国页岩气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长江大学召开[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4 董立;;我国需要尽快开展页岩气的勘探开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2期

5 ;綦江页岩气开发项目启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年09期

6 本刊编辑部;;我国研究人员发现页岩气的直接存在[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7 李立;;中国正式实施新型能源页岩气开发[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8 ;我国首个页岩气开发项目在綦江启动[J];吐哈油气;2009年03期

9 王立彬;;中国启动页岩气资源勘查[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5期

10 安晓璇;黄文辉;刘思宇;江怀友;;页岩气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展望[J];资源与产业;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玉芳;包书景;张宏达;葛明娜;王劲铸;孟凡洋;任收麦;;国外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5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6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10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巧然;中国石油储备页岩气开发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 张金川;中国应大力开发页岩气[N];中国能源报;2009年

3 林刚;我国首个页岩气合作开发项目已实施[N];中国企业报;2009年

4 李冰 李婧婧;页岩气藏:尚待开发的处女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胡学萃;页岩气:有望改变我国能源格局[N];中国能源报;2009年

6 胡文瑞;页岩气:“鸡肋”变“牛排”[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李慧;页岩气并非亚洲首选[N];中国能源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勘探热潮席卷欧洲[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特约记者 刘楠;我国页岩气开采将从重庆起步[N];中国化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为;页岩储层特征与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2 金吉能;页岩气地球物理建模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3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梁顺;长壁开采区内垂直页岩气井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俞杨烽;富有机质页岩多尺度结构描述及失稳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6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7 冯杨伟;伊宁盆地构造—热演化与上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8 俞益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姜文利;华北及东北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时贤;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余美;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页岩气开发战略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3 曹俊;金阳—威信地区下古生界牛蹄塘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白生宝;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储层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折文旭;页岩气藏水平井HEGF裂缝网络渗流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郭文;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分析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7 朱炳成;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8 韩淑乔;高过成熟阶段页岩生烃及含气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9 苏俊;页岩气储层双侧向测井有限元正演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颜君;页岩气储层感应测井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1908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908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2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