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内构件移动床固体热载体油页岩热解技术

发布时间:2018-06-21 00:38

  本文选题:油页岩 + 热解 ; 参考:《化工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从化学反应工程角度分析了小颗粒油页岩热解技术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初级热解与二次反应的关系,提出了定向调控热解产物流动及其与挥发分反应匹配的方法。针对小颗粒油页岩热解制备高收率和高品质页岩油的技术需求,创新性地提出了内构件移动床固体热载体油页岩热解技术,通过内构件调控热解挥发分在反应器内的流动,实现热解油气原位过滤除尘和选择性裂解提质,以解决现有固体热载体热解技术长期面临的所产页岩油中含尘量高、重质组分高和油收率低等问题。建立了10 kg·h~(-1)内构件移动床固体热载体油页岩热解模式装置,验证了新工艺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展示出良好的技术应用前景。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pyrolysis technology of oil shale with small partic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mary pyrolysis and secondary reac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method of directionally regulating the flow of pyrolysis products and its matching with volatile reaction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 shale oil by pyrolysis of small particle oil shale, a new technology of oil shale pyrolysis with moving bed solid heat carrier was proposed. The flow of pyrolysis volatiles in the reactor was controlled by internal component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high dust content, high heavy component and low oil yield in shale oil, the pyrolysis oil in situ filtration and selective pyrolysis can be realiz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igh dust content, high heavy component and low oil yield, which have been faced by the existing solid pyrolysis technology for a long time. The oil shale pyrolysis model device for moving bed solid heat carrier oil shale with 10 kg / h ~ (-1) was established.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ced nature of the new technology were verified,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e new technology was demonstrate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沈阳化工大学能源与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CB744303)~~
【分类号】:TE6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绍信,C.H.Sun-Chang,H.Y.Sohn;油页岩和煤的混合干馏[J];燃料化学学报;1987年03期

2 刘长山,陈季英,林民;我国油页岩的主要性质[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2年02期

3 姜秀民,刘德昌,郑楚光,秦裕琨;油页岩燃烧性能的热分析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08期

4 刘飞;中国油页岩加工业新的发展机遇[J];当代化工;2005年03期

5 姜秀民;韩向新;崔志刚;;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11期

6 王擎;姜庆贤;孙佰仲;柏静儒;李少华;孙键;;桦甸油页岩燃烧性能的热分析研究[J];能源工程;2006年02期

7 李建华;曹祖宾;;世界各国油页岩的组成及综合利用[J];辽宁化工;2007年02期

8 刘建昌;陈金霞;于之英;;油页岩的工业评价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0期

9 刘建昌;陈金霞;郗金玉;;油页岩综合优化利用的新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1期

10 史晶莹;李晋;;单井单气相技术是从油页岩中开采原油的关键[J];国外油田工程;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雪松;;油页岩综合利用和发展方向[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2 王伟东;孙国刚;王立英;张静;张学权;;粉末状油页岩炼油中试技术研究[A];2010年中国天然气(含煤层气/煤制天然气)产业及系统管网建设发展论坛报告文集[C];2010年

3 迟姚玲;李术元;丁福臣;王虹;葛明兰;任晓光;;桦甸油页岩热解动力学[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4 韩放;;抚顺矿业集团油页岩炼油生产及余热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论文集[C];2012年

5 刘克宁;李磊;;中颗粒油页岩全循环干馏技术概述[A];山东煤炭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矿地热防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潘登;我国油页岩开发利用如何做到科学有序?[N];中国冶金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赵淑玲;吉林油页岩企业抢占开发先机[N];中国化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李宏乾;油页岩:石头“榨”油化解能源危机[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聂瑞涵 通讯员 常征;龙矿炼油:巧匠手下无顽石[N];中国煤炭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莎;油页岩干馏制油实验研究及工艺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蒋海波;循环流化床油页岩末低温热解工艺及关键部件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罗万江;油页岩热解过程及产物析出特性实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4 宋丽华;过渡金属盐对油页岩热解催化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邓孙华;近临界水对块状油页岩中有机质的提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王恭;油页岩固体热载体回转干馏系统及运行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杨阳;高压—工频电加热原位裂解油页岩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王俊光;水作用下油页岩力学特性及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9 白奉田;局部化学法热解油页岩的理论与室内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赵贵杰;油页岩热损伤演化特性及损伤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油页岩炼制热解油气提质制氢过程集成创新[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国超;油页岩干馏工艺优化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张晓亮;油页岩有机质结构组成及其热断裂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尹丽田;依兰县油页岩碱—氧氧化及其有机质结构的基础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于忻邑;吉木萨尔油页岩热解及其灰渣利用[D];新疆大学;2015年

6 朱桂林;柳树河油页岩和PVC的热解与共热解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邹伟龙;油页岩流化床流化特性及传热传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刘庆庆;油页岩颗粒热物性与回转窑干馏实验[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邵佳晔;碱性木质素与油页岩共热解及协同作用的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10 许之;海南儋州油页岩特征研究及综合利用潜力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46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46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d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