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油田注水区块稠化油缓速乳化堵水技术
本文选题:选择性堵水 + 缓速 ; 参考:《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高升油田注水区块采用活性稠油堵水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以高凝稠油为主的乳化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乳化速度快、注入压力高等问题,导致施工成功率低。为降低施工压力,提高堵水效果,有必要开展“稠化油缓速乳化堵水技术”研究。本文针对高升油田注水区块地质特征,利用合作脱水普通稠油和高一联外输混合稠油,通过各种化学药剂与两种原油乳化实验,研制出了缓速乳化剂。研究表明,不同乳化剂种类乳化形成的乳状液粘度与稳定性都不同。最终乳化剂采用木质素磺酸钠、DYRH-WO-1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进行复配,原油采用合作脱水普通稠油。研究了乳化稠油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乳化剂浓度、含水率、矿化度、温度等几个方面出发,由浅入深的展开研究,通过测定形成乳状液的形态、粘温性能、稳定性及其微观形态、界面张力研究,确定了药剂最佳浓度为和含水,限定了药剂使用矿化度范围和最高温度。评价了研制出的堵水剂的配方的性能,并进行岩心驱替模拟实验,研究其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同时通过不同注入PV数的岩心模拟实验,对注入段塞进行优化,并确定现场实施工艺方案。
[Abstract]: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by using active heavy oil plugging technology in water injection block of Gaosheng Oilfield. However, the emulsification system with high coagulation and heavy oil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high emulsification speed and high injection pressur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hich leads to low construction success rat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pressure and improve the water shutoff effect,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technology of slow emulsification and water shutoff of thickened oil. In view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injection block in Gaosheng Oilfield, a slow speed emulsifier was developed by using a mixture of common heavy oil and mixed heavy oil transported from one high to the other, through experiments of various chemical agents and two kinds of crude oil emuls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scosity and stability of emulsion formed by emulsification of different emulsifiers are different. The final emulsifier was mixed with sodium lignosulfonate (DYRH-WO-1) and sodium dodecyl sulfonate (DYRH-WO-1), and crude oil was mixed with common heavy oil.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emulsified heavy oil were studied. Through the study of emulsifier concentration, water content, salinity, temperature and so on, the morphology of emulsion and the viscosity and temperature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The study of stability, micromorphology and interfacial tension shows that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and water content of the reagent are determined, and the range of mineralization an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are defin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rmulation of the developed water plugging agent is evaluated, and the core displacement simulation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recovery fac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injection slug is optimized by the core simulation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PV number injection. And determine the si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cess plan.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35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春民;李丹丹;王旭;;关于低渗透油田注水工程节能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02期
2 房世杰;丁建立;张际庆;柳永明;高静;;油田注水技术及发展方向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3期
3 张学文,张永兴,李丹岩;油田注水除氧技术与真空旋流水除氧装置[J];石油钻采工艺;2001年05期
4 陈蓉,金华,朱杰;油田注水细菌快速测定方法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2年S1期
5 罗再扬,李秋莲,李凤;大庆油田注水计量现状与对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年04期
6 何沛,高作滨,任世哲;油田注水支线管网规划技术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年08期
7 马珍福;樊灵;冯国强;隋义勇;郗荣才;;理论结合应用 管理油田注水[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6年Z1期
8 冯敏;蒋建勋;;油田注水地面系统拓扑布局优化新方法[J];河南石油;2006年02期
9 王玉生;白连平;王国丽;罗秀清;;一种用于油田注水节能的新方法[J];石油规划设计;2006年04期
10 左献军;郭新宇;吴载全;张庆;;注入水质对油田注水的影响[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鲁祖惠;陈冬荣;;油田注水净化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2 陈忠喜;徐文杰;赵力成;徐洪君;;油田注水采油系统中二氧化氯解堵应用试验[A];全国化工标准物质委员会二氧化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玉晶;甄贵男;梅雪松;崔海清;;油田注水管网系统水力参数的数值计算[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4 吕向东;肖凤生;陈凯;黄凤忠;;大情油田注水分注工艺研究及应用[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黄伟;郭兵;;基于智能融合的油田注水系统控制策略[A];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高东升;万小迅;孟宪伟;张滨;;阶梯式流量测试法(SRT)在油田注水管理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7 赵新;翟迪;;基于变频技术实现石西联合站节电注水[A];油田炼化企业优化改造、节能增效技术交流会专刊--中国石油石化技术与装备[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汪亚萍 通讯员 种占良 任丽华;大港油田注水工程方案编制完成[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伍志祥邋袁志强;利比亚大象油田注水管道工程开工[N];中国石油报;2008年
3 记者 魏志强邋通讯员 郭颖;大港油田用新技术降注水能耗[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通讯员 丛丽 刘明远;大港油田注水工程方案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9年
5 拓永祥;延长油田注水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上半年完成注水工程投资18亿元[N];陕西日报;2011年
6 任厚毅;全国油田注水技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石化报;2005年
7 围围;中石油大庆油田注水技术成功应用[N];中国企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军 通讯员 罗前彬 郭秀文;注水:那块短板在哪?[N];中国石油报;2014年
9 记者 刘国安;老油田注水得到改善[N];中国石油报;2001年
10 记者 李文清 通讯员 徐湖;尕斯油田注水步入良性循环[N];中国石油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超;油田注水采油系统的建模、优化与控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彩霞;基于组态软件的油田注水井现场监控系统[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琼;油田注水地面管网系统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赵云峰;高升油田注水区块稠化油缓速乳化堵水技术[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姚萱萱;基于无线网络的油田注水远程监控系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5 张和烽;油田注水系统仿真与运行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韩二涛;油田注水地面系统优化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7 刘伟;粉煤灰制备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及其对油田注水的处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宁利;油田注水系统仿真与优化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9 李家俊;咪唑啉类油田注水缓蚀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王凤东;油田注水智能流量控制装置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078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7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