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国家水合物探采计划与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天然气水合物 + 替代能源 ; 参考:《中国地质》2017年03期
【摘要】:随着世界上石油和常规天然气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各国的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勘探、开发和利用为未来能源带来新的希望。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其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美国、日本、印度、韩国、德国、挪威以及中国等均相继投入巨资进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甚至于开采试验。文章介绍了国际上主要国家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计划的历史和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家层面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采计划、实施情况、资金投入以及战略研究,同时从整体角度,对天然气水合物现阶段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了阐述。按照各个国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目标总结为3种类别:(1)美国,早期在研究机构和ODP航次支持下,积累了大量的地质实物资料,但由于受到页岩气工业革命等商业模式冲击,近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领域投资放缓,但仍然关注于理论和技术实践,并保持综合科学研究工作为主,待时机成熟后将再次注入国家预算资金;(2)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由于受到国内能源结构和储备的限制,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采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国家资金投入丰厚,全部开展了多期次的近海的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工作,并且中国和日本近年在海域试开采领域突飞猛进,分别取得了重要性的阶段成果,极可能是未来世界上首批商业性开采的国家;(3)德国、挪威,作为传统的欧洲工业国家,利用雄厚的工业技术基础,在天然气水合物能源开采技术研究以及环境评估等方面另辟蹊径,着重关注于全球环境保护和二氧化碳置换甲烷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的绿色保护者代表,可为后能源时代提供天然气水合物新的机遇。
[Abstract]:With the consumption and reduction of oil and 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ources in the world, research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re working to find new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The discovery, exploration,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s bring new hope for future energy sources. Because gas hydrate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great economic value, many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included it in key national R & D programs,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India, South Korea,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India, South Korea,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India, South Korea, Germany, Norway and China have invested a lot of money in gas hydrate investigation and even exploration te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gas hydrat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s in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focuses on the national level gas hydrat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plan,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strategic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overall point of view, the key issues concerned about gas hydrate at the present stage are expounde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research objectives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re are three categories: (1)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support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ODP voyages, accumulated a large amount of geological physical data in the early years, but was impacted by commercial models such as the shale gas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cent investment in natural gas hydrate production has slowed down, but it is still focused on theory and technical practice, and remains focused on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When the time is ripe, it will again inject funds into the national budget; (2) China, Japan, India, South Korea,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domestic energy structure and reserves, they have a very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s. The state has invested heavily in 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s, and all of them have carried out multi-stage offshore gas hydrate drilling. Moreover, in recent years, China and Japan have made rapid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sea area trial mining, respectively, and have achieved important stage results, which are likely to be the first batch of commercial min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the future. (3) Germany, Norway, as a traditional European industrial countr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olid industrial technology base, to explore new approaches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gas hydrate energy extra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focusing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arbon dioxide replacement methane technology, It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green protector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gas hydrate research, which can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for gas hydrate in the post-energy era.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214,121201002000150007)资助~~
【分类号】:P618.13;TE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红,刘守全,王建桥,蔡乾忠;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主要技术构成[J];海洋地质动态;2000年11期
2 赵省民,吴必豪,王亚平,卢振权;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间接识别标志[J];地球科学;2000年06期
3 ;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及其社会经济意义[J];地质找矿论丛;2000年02期
4 李常茂,耿瑞伦;关于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的思考[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0年03期
5 徐华宁;李丽青;舒虎;文鹏飞;张宝金;;南海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地震反射特征及可能分布研究(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06年01期
6 ;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新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3期
7 吴能友;王宏斌;陆红锋;陶军;陈道华;张光学;;地质—生物系统中的甲烷研究——德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综述[J];海洋地质动态;2006年05期
8 张美;;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和前景[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6年02期
9 卢振权;SULTAN Nabil;金春爽;王明君;祝有海;吴必豪;;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与含量影响因素的半定量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10 唐建峰;李旭光;李玉星;毕研军;邵云巧;;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试验[J];天然气工业;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舒畋;王影;龚定康;李斌;胡津荧;;地震资料再处理技术在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斌;;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光学;张明;杨胜雄;伍忠良;徐华宁;梁金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震综合探测技术发展及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4 瞿辰;于常青;杨文采;;聚类分析——使用地震相分析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评估[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1: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论文集[C];2014年
5 吝文;魏伟;孙爱;张金华;王莉;;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因素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必豪;卢振权;祝有海;张光学;陈邦彦;;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的新进展[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7 陈忠;颜文;陈木宏;吴必豪;杨慧宁;古森昌;周蒂;郑范;;南海南部某些特征矿物-地球化学指标的分布规律—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潜在指示作用[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何梅兴;方慧;张小博;杜炳锐;仇根根;袁永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电磁法试验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2资源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查理论与方法技术分会场[C];2013年
9 卢振权;祝有海;张永勤;刘晖;王婷;陆程;;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0 宋海斌;;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动态演化研究(Ⅰ):地质历史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耀玲 张超越;祁连山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矿业报;2014年
2 曹瑞欣;东北开展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张丽华;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本报通讯员 肖宝巨;点燃“冰”火[N];工人日报;2009年
5 肖宝巨;点燃“冰”火[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康维海;海西木里地区冻土带成功钻获“可燃冰”[N];青海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肖宝巨;点燃“冰”火[N];中煤地质报;2009年
8 记者 于德福 刘振国;我国形成冻土区可燃冰钻探方法技术体系[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9 王秀茹 本报记者 金姝;“高原铁军”[N];吉林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振国 康维海;雪域高原见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Muhammad Irfan Ehsan;巴基斯坦近海莫克兰增生楔含水合物地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李广才;地震叠前AVO反演与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王元;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数值模拟及绳索取样钻具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孙璐;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周强;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遥感探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张丙坤;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相关活动构造类型及成因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邓辉;台湾西南海域地震数据处理及天然气水合物识别[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常伟;青海南祁连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评价方法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栾奕;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识别及成因机理探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3 张志冰;海水中甲烷浓度原位地球化学探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王涛;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海洋CSEM法CMP域反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林安均;南海北部西沙和东沙海区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的指示意义[D];南京大学;2014年
6 殷祥;青海木里地区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7 哈立洋;青海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值模拟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谭盼盼;祁连山木里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伴生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杨开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现场分析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10 谈顺佳;祁连山木里盆地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响应特征[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81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08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