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CT技术的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Abstract]:Taking the dense reservoir rock of Xujiahe formation in western Sichu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3D digital core model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microCT technology and the advanced mathematical algorithm of Avizo software, which can characterize the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ndstone and gravel reservoir rock. The visualization of water drive gas simulation process based on digital core is realized by combining digital core with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Comsol. On this basis, water drive gas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icrocosmic pore structure on gas-water two-phase flow in rock co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e throat distribution of tight sandstone cores is mainly in the form of continuous flakes and isolated ones, in which the connected flake pores are well connected in space, which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residual intergranular pores or intergranular dissolution pores.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dense sandstone samples is below 0.5 渭 m, and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samples with poor reservoir properties is more complex than that of the samples with goo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samples with poor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is more complex than that of the samples with goo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equivalent pore size of the dense sandstone samples is less than 0.5 渭 m. Moreover, the former has more isolated pores and higher proportion of small pores, less connected pores, and less contribution to perme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water drive gas, the micro-pore structure of core will change the shape of displacement front and cause tongue entry in gas-water two-phase flow. With the increase of cor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th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water drive gas increases and the saturation of residual gas decreases.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262209)资助
【分类号】:TE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伯靖;刘旭耀;程惠红;柳畅;刘善琪;任天翔;李永兵;石耀霖;;致密砂岩水压瞬态致裂液化格子波尔兹曼及有限元数值研究[J];地震;2013年04期
2 谷会霞;魏玉堂;杜晓;代国祥;;录井新技术在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中的应用[J];吐哈油气;2012年04期
3 辜思曼;孟英峰;李皋;罗成波;李盼;;气体钻井中致密砂岩流固耦合实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3年03期
4 张矿生;樊凤玲;雷鑫;;致密砂岩与页岩压裂缝网形成能力对比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4期
5 王金琪;中国大型致密砂岩含气区展望[J];天然气工业;2000年01期
6 邓平;王丙寅;李玉勤;马红;;地化录井技术在永安油田致密砂岩油气层评价中的应用[J];录井工程;2012年04期
7 ;辽河油田致密砂岩勘探呈现良好潜力[J];录井工程;2013年03期
8 王金琪;超致密砂岩含气问题[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3年03期
9 黄绪德,郭正吾;致密砂岩裂缝气藏的地震预测[J];石油物探;2000年02期
10 杨晓宁,张惠良,朱国华;致密砂岩的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以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为例[J];海相油气地质;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游利军;谢婷;康毅力;;致密砂岩水相渗吸行为对环境变化的响应[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孙先达;李宜强;;利用激光共聚焦研究泥岩和致密砂岩中有机质组分分布[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3 李鹏;康毅力;游利军;雷鸣;疏壮志;;致密砂岩液相毛细管自吸调控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赵靖舟;曹青;白玉彬;李军;王晓梅;;论致密砂岩大油气田成藏模式[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5 陈明君;康毅力;游利军;;饱和水致密砂岩电学参数对有效应力变化的响应[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朱国华;寿建峰;斯春松;沈安江;;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低渗透气藏致密砂岩盖层的形成机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张惠良;寿建峰;朱国华;王招明;王月华;杨晓宁;;致密砂岩盖层形成机理及油气勘探意义——以塔里木盆地东部英吉苏凹陷英南2井为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李艳霞;钟宁宁;张枝焕;张水昌;;致密砂岩盖层形成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以塔东英南2凝析气藏为例[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师啸 通讯员 杨传宏;吐哈油田致密砂岩检测获突破[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记者 许忠 通讯员 何兰丰;压开致密砂岩 扩大油气“出口”[N];中国石油报;2012年
3 记者 郑干臣;河南油田发力致密砂岩油气[N];中国石化报;2011年
4 特约记者 黄延兵;华北油区首口致密砂岩水平井打出高水平[N];中国石油报;2013年
5 记者 杜中闻 通讯员 张新华;西部钻探氮气钻井平均钻速提十倍[N];中国石油报;2012年
6 徐晓峰;河南油田非常规勘探路径明朗[N];中国石化报;2012年
7 张抗;致密油气藏:摘得到的桃子[N];中国石化报;2012年
8 本报通讯员 李江辉 梁子波;为持续稳产提供强力技术支撑[N];科技日报;2012年
9 记者 郑干臣 通讯员 杨林;河南油田 洛阳—伊川盆地屯2井开钻[N];中国石化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苏里;陕北地区Y油田A井区致密砂岩油藏CO_2驱油目的层优选与数值模拟[D];西北大学;2016年
2 田巍;致密砂岩凝析气藏油气水多相渗流规律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旭;基于LBM的致密砂岩渗流模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丁世村;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致密砂岩油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赵红蕾;低孔渗致密砂岩裂缝的常规测井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于承朋;樊家区块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设计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张来功;地应力及天然裂缝对致密砂岩水压致裂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谭春剑;山西临汾大吉6井区煤层上下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7 吴需要;致密砂岩渗透率与电学参数的关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8 王欢;致密砂动、静态岩石物理特征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9 王凯;川东北珍珠冲、须四段致密砂岩岩石物理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10 车宇;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参数与电学性质关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41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14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