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基于均衡驱替的分段注水层段划分及合理配注方法

发布时间:2018-08-04 17:40
【摘要】:分层注水是减少层间干扰、缓解层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对于纵向层系较多的油藏来说,将储层物性相近的若干层组合,实施分段注水是现场常用且有效的措施。以层间吸水指数级差为注水层段划分指标进行层段划分;根据Buckley-Leverett非活塞式水驱油理论,以实现均衡驱替为目标,建立分段配注量的计算方法,编制计算程序,并用数值模拟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以层间吸水指数级差作为注水层系分段指标具有科学性;各段配注量分布受储层物性、调控时间、剩余油饱和度影响;调控时间越长,各段间单位厚度配注量差异越小,达到均衡时的含水饱和度越高;段内平均含水饱和度越大,单位厚度配注量越小;层间吸水指数越大,单位厚度配注量越小。
[Abstract]:Stratified water inje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duce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and alleviate interlayer contradiction. For reservoirs with more longitudinal layers, it is a common and effective measure to carry out piecewise water injection to combine several layers with similar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Buckley-Leverett non-piston water flooding,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of injection allocation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uckley-Leverett non-piston water flooding, with the goal of achieving balanced displacement as the goal, taking the difference of water absorption index between layers as the index of division of water injection zon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is used to verify the model.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scientific to use the difference of interlayer water absorption index as the segmental index of water injection system, the distribution of assigned injection is affected by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regulating time, remaining oil saturation, the longer the control time, the longer the control time. The smaller the difference of the unit thickness flux is, the higher the water saturation is, the greater the average water saturation is, the smaller the unit thickness flux is, and the greater the interlayer water absorption index is, the smaller the unit thickness flux i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2016ZX05011-002)
【分类号】:TE35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论;;边界元法在油藏驱替问题中的应用[J];图书与石油科技信息;1995年03期

2 汤昌福;王晓冬;张静静;;注入非烃气体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驱替特征[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2年05期

3 邰春磊;唐雷;;油相分布对驱替效率的影响[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田乃林,张巍,张喜瑞,林坤超;曙光油田杜124块污水驱替室内试验评价[J];断块油气田;1998年01期

5 孙凯;邰春磊;唐雷;;河流相储层驱替速率对驱替方向与驱替效率关系的验证[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4期

6 李希明;;微生物驱替盲端类剩余油的微观实验[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3期

7 刘振华;裂缝性地层流体驱替的分形模拟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年06期

8 苏玉亮,杨建,张鸣远,薛海晖;变形介质中粘弹性稠油驱替特征[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朱雪芹;双重驱替泵抽系统[J];国外油田工程;2003年12期

10 计秉玉,李莉,李群;不同类型储层驱替速度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影响[J];石油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陆业昌;周雯菁;董金凤;李学丰;;微米级毛细管中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与气体的驱替[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贵文;满万祥;康治华;陈勇;张彬;白旭;;基于压力驱替系统的辅助判别方式在油田开发中的研究及应用[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陆业昌;周雯菁;董金凤;李学丰;;静态接触角对三相流体自发驱替速度的预测[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5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C];2013年

4 施晓乐;盛强;邢义良;刘维甫;;岩心CT三维成像与多相驱替分析系统研究[A];2004年CT和三维成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天博;;CO_2注入深部盐水层的驱替特征研究[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周雯菁;陆业昌;董金凤;李学丰;;扩展到连续三相流体驱替的Washburn方程[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李小春;张法智;方志明;王伟;任伟;汪海滨;白冰;王彦凯;傅国廷;赵英利;赵文才;;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现场试验研究[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迪;热力作用下CO_2驱替残留煤层CH_4渗流吸附解吸置换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浩;利用炼厂馏分油合成驱替剂的室内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张彦克;添加表面活性剂注水驱替煤层瓦斯的实验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6年

3 陈强;华庆油田长6_3储层微观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4 杨泉;稠油多功能驱替装置的研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雷荣;微观驱替动态图象分析中的关键算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周英芳;化学驱驱替特征及驱油效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李达;特低渗透油藏驱替动力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8 张倍宁;超临界CO_2驱替开采煤层气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9 邱茂鑫;基于CT的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描述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10 梅士盛;苏丹Palogue油田注CO_2采油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6年



本文编号:2164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164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4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