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蛋白石硅质页岩成岩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18-11-01 17:44
【摘要】:为研究硅质页岩成岩演化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选取松辽盆地嫩江组低演化蛋白石硅质页岩和渝东南高演化五峰—龙马溪组样品,在X射线衍射分析基础上,采用氮气等温吸附技术,开展了成岩作用过程中蛋白石硅质页岩的孔隙结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较低演化的蛋白石硅质页岩比表面积和孔容均远高于较高演化的蛋白石硅质页岩,低演化页岩2 nm以上孔隙主要集中在2~3 nm区间,其次分布在20~30 nm区间,2 nm以下孔隙主要集中在0.6~0.8 nm区间,总孔容主要由10~30 nm区间孔隙贡献;高演化页岩2 nm以上孔隙主要集中在2~3 nm区间,2 nm以下孔隙主要集中在0.6~1 nm区间,总孔容主要由2~30 nm区间孔隙贡献。将五峰—龙马溪组硅质页岩与其相比,发现纳米孔隙在成岩过程中大幅丧失,孔容缩小至原始的1/3~1/10。五峰—龙马溪组硅质页岩中2~30 nm区间的孔隙对孔容的贡献最大,30~200 nm范围内孔隙有微小贡献,2 nm以下的孔隙在成岩演化过程中几乎消失殆尽,显示出成岩作用对不同孔径孔隙的改造程度存在差异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ore structure changes in the diagenetic evolution of siliceous shale, the samples of low evolution opal siliceous shale of Nenjiang formation and Wufeng Longmaxi formation with high evolution in southeastern Chongqing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opal siliceous shale during diagenesis were studied by nitrogen isothermal adsorption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of the low-evolution opal siliceous shale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high-evolutional opal siliceous shale. The pores above 2 nm of the low-evolution shale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range of 2 ~ 3 nm, and then distributed in the range of 20 ~ 30 nm. (2) the porosity below nm is mainly in the 0.6 ~ 0. 8 nm interval, and the total pore volume is mainly contributed by the porosity in the 10 ~ 30 nm interval; The pores above 2 nm of highly evolved shale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2 ~ 3 nm interval, the pores below 2 nm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0.6 ~ (-1) nm interval, and the total pore volume is mainly contributed by the pore size in the 2 ~ (30) nm interval. Compared with the siliceous shale of the Wufeng-Longmaxi form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nanometer pores are lost in the diagenetic process, and the pore volume is reduced to 1 / 3 / 1 / 10 of the original. The pore in the siliceous shale of Wufeng Longmaxi formation has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pore volume in the range of 20 ~ 30 nm, and the pore under 2 nm is almost disappeared during the diagenetic evolution, and the pore has a small contribution in the range of 30 ~ 200 nm. It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diagenesis on different pore pores is different.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562106)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6ZX05036002)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P15097)资助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艳玲;;孔隙结构分形维数测试与应用研究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9期

2 周南翔;石勇;王寿庆;;油层孔隙结构分析的模糊数学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4年05期

3 李合莲;陈家军;杨建;;松散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分形及统计特性[J];工程勘察;2009年10期

4 孟巧荣;赵阳升;胡耀青;冯增朝;于艳梅;;焦煤孔隙结构形态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1年03期

5 陈亮;谭凯旋;刘江;曾晟;;新疆某砂岩铀矿含矿层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6 杨永良;李增华;季淮君;彭英健;刘震;;煤中可溶有机质对煤的孔隙结构及甲烷吸附特性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3年04期

7 蔡忠;王伟锋;侯加根;;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储层的孔隙结构[J];地质论评;1993年S1期

8 汪伟英;原油组分、孔隙结构对自吸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0年06期

9 马新仿,张士诚,郎兆新;用分段回归方法计算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张旭阳;杨青;侯文峰;岳小军;周琦;;不同孔隙结构砂砾岩储层水驱油效率评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桂莲;李德建;何满潮;杨国兴;台启民;;岩石吸水特性及其孔隙结构变化研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中言;方华;白武明;;砂岩孔隙结构的图象分析及其物理意义[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陈红宇;范明;陈伟钧;;压汞法、气体吸附法联合测定岩石的孔隙结构[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张元中;孟英峰;;非均质多孔介质孔隙结构与声波速度的关系[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唐刚;晏信飞;杨志芳;曹宏;;致密砂岩孔隙结构CT成像及等效速度预测[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6 肖立志;朱国钦;高守双;金振武;;核磁共振新技术在岩芯分析中的应用[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马灵涯;朱建喜;袁鹏;朱润良;何宏平;;有机改性铝柱撑蒙脱石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斯春松;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二叠统一下三叠统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表征及成因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张静平;腐泥型有机质孔隙结构及吸附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郑江韬;低渗透岩石的应力敏感性与孔隙结构三维重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4 张新春;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开发参数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5 李景岩;杏南开发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殷艳玲;低渗透砂岩油藏孔隙结构及水驱油效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任晓娟;低渗砂岩储层孔隙结构与流体微观渗流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秋生;低—中阶煤及煤系泥页岩吸附性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 王合明;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和网络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晓辉;韩城矿区构造煤孔隙结构多尺度下的精细表征[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4 郭红光;复杂断块油层中高含水期岩心孔隙结构的网络模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5 聂晶;应用测井资料分析微孔隙结构的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6 张创;高邮凹陷沙埝南—花庄地区阜三段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程伟;储层微观结构的随机模型及其渗流规律的数值模拟[D];武汉工业学院;2012年

8 杨珂;微观剩余油仿真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9 郝敬华;文13东储层特征及对注水开发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吴长辉;B油田开发中后期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04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304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6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