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基于核磁共振测量的页岩气游离吸附比例关系确定——以涪陵页岩气储层为例

发布时间:2018-11-09 10:18
【摘要】:对页岩岩心开展了不同条件下饱和油水的核磁共振观测对比研究,并基于饱和油的核磁T_2谱,确定了页岩有机孔中游离空间与吸附空间大小及比例。研究表明:(1)有机孔隙和无机孔隙的润湿性通过饱和油水的核磁响应得到体现,与自吸油状态下的核磁信号相比,干燥抽真空饱和油页岩的核磁T_2谱在大孔段信号明显增大,反映出干燥后黏土孔喉能够允许更多的油分子进入有机孔中,此时核磁T_2谱主要反映有机孔信号。(2)通过对地层条件下有机孔的模拟计算,确定了游离气和吸附气含量相等时对应的有机孔孔径大小,根据有机孔的核磁连续孔径分布,确定出储层游离气和吸附气所占比例。总体上,优质页岩气储层具有更大的核磁孔径响应分布及游离吸附比,对应着更好的资源潜力和产气能力。
[Abstract]: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of saturated oil and water in shale core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NMR T _ 2 spectra of saturated oil, the size and proportion of free space and adsorption space in shale organic pore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wettability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pores is reflected by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ponse of saturated oil and water. The nuclear magnetic Tap2 spectrum of vacuum saturated oil shale dried by drying increases obviously in the large pore sec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more oil molecules can be allowed into the organic pore by the throat of the clay pore after drying. At this time, the NMR T _ 2 spectrum mainly reflects the organic pore signal. (2) through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of the organic pore under the formation condition, the pore size corresponding to the organic pore when the content of free gas and adsorption gas is equal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continuous pore size of organic pores, the proportion of free gas and adsorbed gas in reservoir is determined. On the whole, the high quality shale gas reservoir has larger nuclear magnetic pore size response distribution and free adsorption ratio, corresponding to better resource potential and gas production capacity.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富集机理及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页岩气开发:唤醒沉睡“宝藏”[J];经济视角(上);2008年10期

2 ;綦江页岩气开发项目启动[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年09期

3 本刊编辑部;;我国研究人员发现页岩气的直接存在[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4 李立;;中国正式实施新型能源页岩气开发[J];石油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5 ;我国首个页岩气开发项目在綦江启动[J];吐哈油气;2009年03期

6 王立彬;;中国启动页岩气资源勘查[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5期

7 安晓璇;黄文辉;刘思宇;江怀友;;页岩气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展望[J];资源与产业;2010年02期

8 蒋志文;;页岩气简介[J];云南地质;2010年01期

9 钱伯章;朱建芳;;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与前景[J];天然气技术;2010年02期

10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J];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芳;包书景;张宏达;葛明娜;王劲铸;孟凡洋;任收麦;;国外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2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3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6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7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8 张聪;段文哲;包书景;;遥感技术在复杂山区页岩气早期勘探中的应用[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9 李世臻;刘志强;;页岩气地质研究应重视的几项基础工作[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0 张R,

本文编号:2320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320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f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