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微乳液驱微观驱油实验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the residual oil, the in-situ microemulsion flooding of the surfactant (B-1) and the monoaryl-sulfonate surfactant (A3-2) based on the anionic-nonionic and anionic surfactant (A3-2)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the residual oil. In this paper, the oil-flooding effect of the in-situ micro-emulsion and the surfactant/ polymer binary composite flooding is analyzed, and the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micro-visualization simulation system is used to study the residual oil start-up and the migration way, the displacement effect and the micro-oil-drive mechanism in the in-situ micro-emulsion flood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3% A3-2 and 3% B-1 can form an ultra-low interfacial tension force (on the order of 10-(-4) mN/ m), and can form a microemulsion with the crude oil in-situ (i.e., under a small amount of driving force). The capacity-increasing parameter is greater than 20. The solution of A3-2 can form a micro-emulsion with the in-situ formation of the crude oil, and the B-1 solution can form the lower-phase microemulsion liquid with the crude oil in-situ. The oil-displacing effect of the in-situ micro-emulsion flooding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urfactant/ polymer binary compound. The solubilization capacity of the A3-2 solu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B-1 solut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residual oil is the best, and the effect of the micro-flooding oil is the best. the in-situ micro-emulsion drive mainly relies on the solubilization action of the surfactant, and the micro-emulsion is formed in situ with the crude oil in the porous medium, so that the action effect of the mixed-phase oil-displacing oil is achieved; when the crude oil is solubilized in the micelle of the microemulsion to reach the saturation, the micro-emulsion is further emulsified and carried, the mechanism of reducing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and improving the wettability of the oil-water interface is reduced, and the cluster-like and spot-shaped residual oil is preferentially started, so that various types of residual oil can be effectively started and transported.
【作者单位】: 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项目“高温油藏原位微乳液驱表面活性剂研究”(项目编号215088)
【分类号】:TE357.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文宏;李彩云;吕思思;范伟;张永强;;CHSB/BABS复配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性能研究[J];油田化学;2015年03期
2 李海涛,王永清,谭灿;微乳液体系相对渗透率曲线的非稳定法实验[J];石油学报;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黎锡瑜;刘艳华;安俊睿;程兰嘉;贾彦勇;林硕;张燕;;原位微乳液驱微观驱油实验研究[J];油田化学;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强,李干佐,马成松,黄延章;十二烷基甜菜碱/正丁醇/正辛烷/盐水体系中相微乳液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2 李干佐;陈庆平;刘木辛;林元;舒延凌;张梅凤;宗海鹏;苏学义;;寻找最佳中相微乳液配方的方法研究——正交试验设计和方程系数法[J];油田化学;199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干佐;王果庭;李淑贞;陈一飞;杨艳君;;微乳液特性参数R与其组成、温度、盐度的关系[J];油田化学;1986年04期
2 郭荣;李干佐;;阴离子型微乳液的电导行为及其溶液结构[J];化学学报;1987年01期
3 郭荣;;微乳液的特性与应用[J];江苏化工;1989年04期
4 刘大中;一种微乳液的制备[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刘杰凤,瞿金清,杨卓如,王志辉;聚合物微乳液及其应用[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2年03期
6 邵庆辉,古国榜,章莉娟,沈培康;微乳液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与展望[J];江苏化工;2002年01期
7 王文涛,王建刚,赵庆韬,于林超;D相乳化法微乳液的制备及物理模拟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2003年05期
8 赵保卫,朱利中;微乳液对难溶有机物的增溶作用及影响因素[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5期
9 赵保卫,朱利中;微乳液对部分难溶芳烃的增溶作用及机理[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8期
10 许涌深,赵宁;有机硅微乳液的制备与应用[J];天津化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菲;徐洁;侯万国;;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薛鲁燕;黄锡荣;;适宜漆酶催化活力表达的新型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刘燕;郭霞;郭荣;;吩噻嗪与微乳液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李成海;李辉;廖洪扬;;微乳液膜提取钪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李娜;郑利强;;离子液微乳液微极性以及其对无机盐和生物大分子增溶性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丰隽莉;王正武;俞惠新;郭宝民;;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封维生素E微乳液的研究及体外缓释性能[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康纯;闻利毓;丁仲伯;朱霞石;郭荣;;微乳液在生物碱薄层色谱中作为流动相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李欣玮;郑利强;佟振合;;离子液微乳液的性质及其作为9-取代蒽光二聚反应微反应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李娜;郑利强;;少量水在BmimBF_4/TX-100/三乙胺反相微乳液的增溶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郑利强;;离子液微乳液及活性离子液的研究[A];第29届[2009]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中玉;微乳液及临界溶液中的若干化学反应[D];兰州大学;2013年
2 赵学艳;微乳液凝胶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卫俊杰;含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构建和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苏宝根;超临界CO_2微乳液的热力学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陈均;微(细)乳液体系中聚合物胶乳和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陈圆;生物活性物质在微乳液液—液界面上的分配与转移[D];扬州大学;2007年
7 张国平;离子液体微乳液中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8 喻文;超临界CO_2微乳液相行为、微观结构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周永晟;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相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吴跃焕;木器涂料用高固含量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及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向军;均相微乳液驱室内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江冬瑜;离子液体微乳液催化酯化反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鄢克倩;C_nE_m稳定的疏水离子液体基微乳液的构建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4 刘仕琪;超临界CO_2流体中棉的酶退浆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姜伟;煤层气储层压裂用微乳液助排剂及高效返排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6 张孝坤;微乳液增溶性能及其用于含油污泥处理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7 康延鹏;濮城原油微乳液相态特性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8 夏文俭;离子液体微乳液中四种有机反应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9 吕玉甲;微乳液吸收处理油漆生产过程中VOCs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10 李谦;耐温微乳液和开关乳状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51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351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