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三元复合驱调剖剂性能及驱油效果评价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2 20:43
【摘要】:目前深度调剖化学剂体系有颗粒调剖剂和凝胶调剖剂两大系列,针对颗粒调剖剂和凝胶型调剖剂性能评价和封堵效果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文针对颗粒调剖剂性能评价测定方法、聚合物凝胶体系流变规律研究、凝胶体系封堵驱油效果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主要研究工作:(1)形成了采用过孔突破压力法表征颗粒调剖剂强度的检测方法,完成了96样次匹配实验,给出了颗粒粒径与孔板的匹配关系。引入回弹系数表征颗粒调剖剂弹性,完成了64样次弹性评价实验,给出不同压差条件下颗粒弹性变化规律。通过分析颗粒过孔强度和回弹系数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负相关性。因此颗粒调剖剂性能优劣需要综合考虑弹性和强度两个指标。(2)利用德国HAAKE公司的RS6000流变仪测定不同浓度凝胶体系在不同成胶时间(初始状态、4h、24h、72h、15d)条件下蠕变回复、应力松弛、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复合粘度。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没有明显蠕变回复和应力松弛现象而凝胶具有明显蠕变回复和应力松弛现象、聚合物溶液浓度增大蠕变回复能力和应力松弛能力增强、交联剂浓度增大蠕变回复能力和应力松弛能力增强、储能模量/损耗模量与复合粘度具有正相关性。(3)利用双管并联模型模拟了渗透率级差3.0、2.6、2.25三元后调剖流量分配和压力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注入凝胶能够很好改善流量分配和有效封堵高渗层、渗透率级差越大流量分配改善效果越好。本研究形成了颗粒调剖剂强度指标—过孔板突破压力和弹性指标—回弹系数测定评价方法、给出了凝胶型调剖剂流变规律及粘—弹对应关系、探索了凝胶型调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封堵驱油效果。本研究丰富发展了三元复合驱深度调剖理论,同时对现场三元复合驱深度调剖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图文】:

三元复合驱调剖剂性能及驱油效果评价实验研究


9作为孔板突破压力。图2.1 体膨颗粒参数测定实验装置2.1.2 颗粒调剖剂强度测定测定 8 种不同类型颗粒调剖剂(调剖剂 QC5050 目数 80-120 目、QC5050 目数 80目、调剖剂 QC5050 目数 20-40 目、调剖剂 QC5050-3 目数 20-40 目、调剖剂 HL-1 目数 20-40 目、调剖剂 HL-2 目数 20-60 目、调剖剂乳化 2#目数 20-40 目、调剖剂乳化2#目数 20-60 目)在 2 种注入速度(10mL/min、20mL/min)条件下通过 2 种孔板(φ0.1mm、φ0.3mm)时的孔板突破压力。2.1.2.1 样品膨胀 24h 时通过孔板突破压力测定结果分析1、注入速度 10mL/min(1)调剖剂 QC5050(颗粒粒径 80-120 目)图 2.2A 和图 2.2B 分别给出了调剖剂 QC5050(颗粒粒径 80-120 目)膨胀 24h 后在 10mL/min 条件下通过 φ0.1mm 和 φ0.3mm 孔板时的孔板突破压力曲线。通过曲线可以看出调剖剂 QC5050(颗粒粒径 80-120 目)膨胀 24h 后在 10mL/min 条件下通过φ0.1mm 和 φ0.3mm 孔板时的孔板突破压力分别为 1.03MPa 和 0.65MPa。

三元复合驱调剖剂性能及驱油效果评价实验研究


φ0.3mm 孔板时的孔板突破压力分别为 1.25MPa 和 0.77MPa。图2.3A 通过φ0.1mm孔板压力曲线 图2.3B 通过φ0.3mm孔板压力曲线(3)调剖剂 QC5050(颗粒粒径 20-40 目)图 2.4A 和图 2.4B 分别给出了调剖剂 QC5050(颗粒粒径 20-40 目)膨胀 24h 后在10mL/min 条件下通过 φ0.1mm 和 φ0.3mm 孔板时的孔板突破压力曲线。通过曲线可以看出调剖剂 QC5050(颗粒粒径 20-40 目)膨胀 24h 后在 10mL/min 条件下通过 φ0.3mm孔板时的孔板突破压力为 2.78MPa,通过 φ0.1mm 由于发生堵塞,,未测到孔板突破压力。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357.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建民,占良,卢凯,代本亮,黎钢;基于菱形模型的调剖剂用量预测算法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3年Z1期

2 王瑞华,王永红,张怀金,岳慧杰;体膨型调剖剂[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年07期

3 汪洪;乔方;于春涛;;影响调剖效果因素的分析[J];钻采工艺;2008年S1期

4 郭松林;;大庆油田体膨颗粒调剖剂参数测定研究及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9期

5 吕广普;郭焱;蒲春生;李昱江;;低渗透油藏用深部调剖剂[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年06期

6 舒剑;;颗粒调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7期

7 吴俊;;调剖方案的优化设计及应用[J];辽宁化工;2012年09期

8 丁汝杰;赵凯;于欣;;油田耐温耐盐调剖剂发展现状及趋势[J];辽宁化工;2012年10期

9 宋志强,杨建华,刘国旗;石灰泥调剖剂机理研究与应用[J];钻采工艺;2000年05期

10 刘国生,黄青松,毛为成,王宁,潘忠,谭其中,张宏胜;弱凝胶深度调剖剂的开发及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平德;王洪关;张松;熊春明;;高强度深部调剖剂的合成[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2 汪洪;乔方;于春涛;;影响调剖效果的因素分析[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付欣;刘月亮;葛际江;张贵才;;聚合物微球对非均质地层调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叶波;;耐温抗盐堵剂在黄场油田的应用[A];江汉油田难采储量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张新宁;;双河油田A区块二元复合驱前整体调剖设计及应用[A];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文集[C];2009年

6 王佩华;李秀红;常志坚;;裂缝型油藏SA系列调剖剂的研究与试验[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陈栋;张维;关文韬;宋家喜;库尔班;;耿83区调剖堵水技术及应用[A];石化产业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邓生富;魏发林;吴蒙;李宜坤;梁杰;;缓膨吸水颗粒深部调剖剂的探索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9 王辉;;海上埕岛油田注水井调剖工艺[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集)[C];2005年

10 魏呐;张英筠;李凤凯;王祥河;郭怡;;不同地质条件下石油微生物调剖剂的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通讯员 李丹 记者 刘祥飞;大庆采油六厂沸石调剖室内试验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记者 宋鹏邋通讯员 唐梅;新型热可逆凝胶调剖增油效果好[N];中国石油报;2008年

3 记者 许忠 通讯员 马玉花 谢银娣;吐哈油田化学调剖首次进入稠油油田[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王庆辉;化学调剖盘活水淹区[N];中国石化报;2012年

5 陕西省定边县石油钻采公司 郭小平 刘锋;鄂尔多斯南部油田注水开发配套技术[N];陕西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明;AM/2-EHA类聚合物调剖剂的合成及其封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赵明宸;东辛油区断块油藏工艺措施适应性评价及优化配置[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范振中;酚醛树脂交联聚丙烯酰胺弱凝胶调剖剂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刚;多重乳液型深部调剖剂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穆洪威;酚醛固体预聚体的制备及与聚丙烯酰胺交联性能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崔星;龙57-20井区低渗油层深度调剖剂优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孙英蕃;蒸汽驱复配型耐高温调剖剂体系筛选及调剖效果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袁彬;鲁克沁油田玉东区块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6 徐黎刚;改性丙烯酰胺类耐温耐盐调剖剂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7 田喜军;萨南油田常用深度调剖剂的评价及筛选[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8 张松甫;萨中开发区应用新型化学浅调剖剂及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9 戚勇;耐高温聚合物调剖剂的研制与评价[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10 王胜利;柔性调剖剂合成及其性能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2522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22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3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