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稳定塔液位无模控制技术研究
【图文】:
图 2.3 SISO MFA 控制器的体系结构此外,基于神经网络的 MFA 控制器的工作方式是需要“记住”过程数据,通过记住过程来为过程动态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相比之下,PID 的数字版本仅记住当前和先前两个样本。在这方面,MFA 和 PID 的区别就是 MFA 拥有智能储存器。如果过程不可控,则需要改进过程结构或其变量配对。如果该过程不是开环稳定的,则总是首先稳定它的良好实践。然而,对于某些简单的开环不稳定过程,例如非自调节水平回路,,当使用 MFA 时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过程在其工作范围内更改其符号,则需要特殊的 MFA 控制器。 MFA 控制器只需几个参数即可轻松配置。本文在对多种控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之后给出下表,提供了 PID,模型预测控制(MPC),鲁棒控制设计方法,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和无模型自适应(MFA)控制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MFA 结合了所有这些控制方法的优点,是作为下一代主流过程控制器的最佳候选者。表 2.2. 控制方法的比较比较项 PID 模型预测 鲁棒控制 基于模型的无模自适应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三章 原油稳定装置来油含水控制方案原油稳定装置的组成及作用 原油稳定装置的组成油即石油是一种烃类混合物,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其中低碳烃在常压下些低碳烃挥发出来时会带走戊烷、己烷等组分。原油稳定工艺是通过降低原将原油组分中的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易挥发的轻组分脱出,使原油在稳定。而从原油中脱出的轻烃组分则是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原油稳定的方多种。本文中的原稳装置为全塔分馏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9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娟;杨玉广;;夏季高温给催化稳定塔带来的影响及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J];科技风;2010年11期
2 ;真空稳定塔加快了回收,减少了生产问题[J];油田设计;1975年04期
3 聂诗军;原油稳定塔液位自控系统的改进[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3年02期
4 孙炜;;催化稳定塔负荷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化工中间体;2009年09期
5 温韶霞;魏旭;刘国栋;;稳定塔液泛控制的探究[J];科技创业家;2014年06期
6 孙晓光,于德林;稳定塔、脱吸塔空中组对环口的热处理工艺及措施[J];石油工程建设;2001年02期
7 周勇;吴罗刚;;催化裂化装置稳定塔的操作分析及优化[J];广州化工;2012年02期
8 夏典修;;中坝低温站稳定塔腐蚀穿孔调查报告[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1988年04期
9 茹旭,周海鹰,姜斌,李鑫钢;填料塔技术在加氢分馏塔和稳定塔改造中的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年02期
10 李志宏;;吸收稳定塔筒体上接管部位开裂原因与预防措施[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绍生;武玉强;初学导;;分析自适应控制系统全局稳定性的一种新方法[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2 蔡满军;刘明坤;田广军;刘建军;;改进的带无模型外环补偿的自适应控制系统[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梁军;;冶金加热炉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张维存;李清泉;;采用神经元网络预报方法的并行自适应控制系统[A];1993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C];1993年
5 张金祥;李春阳;;航空器材油封油温度自适应控制系统[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6 苏晓东;刘玉生;孙玮;张稚彬;;模型参考输出反馈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段振国;吕胜杰;;催化稳定塔安全阀弹簧断裂失效分析[A];石油和化工设备管道防腐技术与对策专题研讨会文集[C];2010年
8 李涛;;微机电石炉电流智能自适应控制系统[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9 郑向明;胡剑波;;一种卫星跟踪望远镜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新方法[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施松新;荣佑民;王旭明;刘应;;多自由度数字标牌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A];第六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双才;多通道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赵艳;煮沸锅温度智能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立军;电弧炉电极调节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4 范军朋;考虑不确定性的火箭姿态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荆晓晖;单交叉口交通信号自适应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重庆大学;2010年
6 陈剑桥;分布式印染机温度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孙利;多模型切换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杨利君;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谯刚;基于CAN总线的污水处理鼓风曝气过程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10 祝琴;大型台车式电阻炉温度自适应控制系统[D];南昌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22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2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