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焦化外甩循环油降低循环比的可行性分析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tant outlet temperature of heating furnace, operating pressure of coke tower and evaporation section temperature of fractionation tower, the circulation ratio of circulating oil is reduced by dumping part of circulating oil outlet unit in refinery of Dushanzi Petrochemical Company of Petro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ycle ratio is reduced from 0.4 to 0.13, the wax oil yield of delayed coking unit increases by 9.44%, the diesel oil yield decreases by 3.37%, the gasoline yield decreases by 2.38%, the total liquid yield increases by 2.96%, the coke yield decreases by 1.98%,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decreases by 221.95 MJ/t..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
【分类号】:TE62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清海;王洋;;塔河稠油的循环比调节[J];广东化工;2013年12期
2 吉晏辉;可调循环比在焦化改造中的优势[J];河南石油;2002年04期
3 孙在春,苏君雅,杨继涛;循环比对胜利渣油焦化行为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7年04期
4 甘丽琳,徐江华,李和杰;可调循环比的延迟焦化工艺[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3年10期
5 黄孟旗;李出和;;延迟焦化全蜡油下回流脱过热及循环比的定量控制[J];石油化工设计;2012年03期
6 杨富明;唐嗣伟;赵岩;刘洛新;;低循环比条件下的延迟焦化技术分析[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3年04期
7 李国庆;白秋云;王先锋;;延迟焦化装置分馏塔循环比的优化[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8年04期
8 魏超;袁志祥;肖革江;;焦化装置灵活循环比流程的应用[J];炼油与化工;2006年01期
9 金秋;延迟焦化技术进展[J];炼油设计;2001年05期
10 刘现峰,彭飞,刘金龙,沙颖逊,王龙延;延迟焦化动态机理模型的开发[J];炼油设计;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梁宵;罗正鸿;王庆明;;物料衡算模型在延迟焦化中的应用(Ⅰ)[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2 梁宵;罗正鸿;王庆明;;物料衡算模型在延迟焦化中的应用(Ⅱ)[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3 申海平;刘自宾;范启明;;延迟焦化技术进展[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学东;程兴国;胥吉昌;薄其军;单明修;;根据原料性质确定延迟焦化生产方案[A];山东石油学会炼制委员会2009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亚静;李瑞峰;李响;;延迟焦化石油焦中晶体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6 王亚静;李瑞峰;李响;;延迟焦化石油焦中晶体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二氧化碳减排和绿色化利用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石华;延迟焦化:提高液体产品收率[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刘华;延迟焦化术提升原油附加值[N];科技日报;2007年
3 王丽 信明亮;高酸高钙原油延迟焦化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化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立达;结构导向集总新方法构建延迟焦化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权红兵;延迟焦化超低循环比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D];天津大学;2012年
2 单云峰;延迟焦化与渣油加氢加工路线技术分析及盈利能力比较[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3 王湛;延迟焦化加热炉阻焦剂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方超;延迟焦化废水有机污染物组成及其对处理效能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倪腾亚;基于结构导向集总反应动力学的延迟焦化绝热反应过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6 吴洁;延迟焦化主分馏塔和吸收稳定系统的优化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何衍军;大港石化公司延迟焦化装置扩能改造[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8 穆海涛;渣油加氢与延迟焦化加工路线的对比及技术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赵华璋;延迟焦化冷焦喷嘴雾化性能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10 陈庆岭;延迟焦化加热炉炉管结焦机理研究[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07年
,本文编号:2525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2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