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德江地区志留纪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图文】:
并对已收集的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和整理,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2)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大小比例尺、精细的地质填图、典型的实测剖面测制,了解本区地层、构造、沉积岩、古生物化石等,并有针对性、系统性的采集相关的岩石样品,送室内分析对结果进行整理研究。(3)在区域地质填图与实测剖面的研究基础上,将野外记录及采集样品的测试分析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对比整理,并分门别类,编制实际材料图、采样平面图等。(4)整理所有的原始资料和基本岩石组合特征,,按不同地层编制相对应的剖面图、沉积柱状图、岩相古地理图等。(5)将所采集的样品有针对性的送样,磨制相应地层岩石、古生物化石的光、薄片并进行鉴定分析,在进行后续的测试分析。(6)将所有的测试分析数据与野外实测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同时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编写论文(图 1-1)。
部较缓、东部稍低的波状起伏斜面。2.2 区域地层工作区地层划分属于扬子地层区黔北分区 I 桐梓-沿河小区 I2(图 2-2)。以 120 万沿河幅区域地质调查的成果地质图及贵州省区域地质志(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探开发局,2013)为参考,工作区出露的地层从寒武纪到第四纪,其中德江地区缺失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下统、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区内以古生界地层为主,其中寒武纪发育最为广泛,包括高台组( 3g)、石冷水组( 3sh)、娄山关组( 3-4O1l)、毛田组( 4O1m)。奥陶系地层包括桐梓组(O1t)、红花园组(O1h)、湄潭组(O1-2m)、十字铺组(O2-3sh)、宝塔组(O3b及五峰组(O3w)。志留纪包括龙马溪组(O3S1l)、新滩组(S1xt)、松坎组(S1s)石牛栏组(S1sh)、马脚冲组(S1m)、溶溪组(S1r)、秀山组(S1x)。二叠系包括梁山组(P2l)、栖霞组(P2q)、茅口组(P2m)及合山组(P3h)。中生界只有三叠系的夜郎组(T1y)及嘉陵江组(T1-2j)。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P534.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YAO Jianxin;BO Jingfang;HOU Hongfei;WANG Zejiu;MA Xiulan;LIU Fengshan;HU Guangxiao;JI Zhansheng;WU Guichun;WU Zhenjie;LI Suping;GUO Caiqing;LI Ya;;Status of Stratigraphy Research in China[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6年04期
2 田硕夫;杨瑞东;;贵州早石炭世岩相古地理演化及页岩气成藏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3 和景阳;肖加飞;;贵州东部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古地理环境控锰作用探讨[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6年01期
4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余文超;杨胜堂;刘雨;;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武陵裂谷盆地结构及其对锰矿的控制作用[J];地球科学;2016年02期
5 刘雨;周琦;袁良军;潘文;张遂;余文超;王萍;徐源;洪万华;;黔东松桃大塘坡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相带及分布规律[J];地质科技情报;2015年06期
6 戴传固;胡明扬;陈建书;王敏;王雪华;;贵州重要地质事件及其地质意义[J];贵州地质;2015年01期
7 付晓树;胡明毅;王丹;胡忠贵;;建南及周缘地区长兴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07期
8 Zeng-Zhao Feng;Zhi-Dong Bao;Xiu-Juan Zheng;Yuan Wang;;There was no “Great Bank of Guizhou” in the Early Triassic in Guizhou Province, South China[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5年01期
9 王传尚;李志宏;彭中勤;王保忠;张国涛;;黔桂地区早泥盆世晚期碳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J];中国地质;2014年06期
10 白平;肖加飞;何熙琦;石磊;李艳桃;;黔北西部遵义—大方一带早寒武世层序地层及沉积环境[J];贵州地质;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恳恳;中上扬子及其东南缘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5年
2 王妍;鄂尔多斯富县及邻区马家沟组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3 刘加强;滇东南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早期构造背景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王小敏;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层序—岩相古地理和储层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张运波;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层序地层及沉积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黄福喜;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杨荣军;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生物礁及其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8 高红灿;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砂体分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李君文;环渤海湾地区下古生界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俊;中上扬子地区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2 楼仁兴;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志留—泥盆系岩相古地理特征[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太元;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纪岩相古地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冯明石;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家洪;桂中地区泥盆系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6 徐胜林;渝东—鄂西地区早中三叠世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陈永红;贵州及周缘中上寒武统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林文洲;贵州寒武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2526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26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