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涪陵页岩气田油基钻井液随钻堵漏技术

发布时间:2019-09-02 14:39
【摘要】: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三开水平段采用油基钻井液钻进过程中,因堵漏材料与现场钻井液配伍性差导致堵漏成功率低、易复漏,针对该问题,研究了油基钻井液随钻防漏堵漏体系。基于"刚柔并济,变形封堵,细粒充填及限制渗透"的堵漏原理,通过室内试验,优选了JHCarb刚性堵漏剂、HIFlex变形颗粒与H-Seal弹性封堵剂,并配制了油基钻井液用随钻防漏堵漏体系。该体系与油基钻井液配伍性好,耐油耐温性能佳,可长时间在井浆中循环,预防渗透性漏失,封堵宽度小于3.0mm的裂缝,承压能力大于7 MPa。该体系在焦石坝区块页岩气水平井水平段油基钻井液钻进过程中进行了应用,有效防止了易漏地层的渗透性漏失,成功解决了钻进过程中漏速10.0m3/h左右的漏失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油基钻井液随钻堵漏技术能解决页岩地层的漏失问题,有效提高了地层承压能力,保证了固井作业顺利进行。
【图文】:

防漏堵漏,充填效果,体系,堵漏材料


钻,实现“小漏随钻堵,大漏高效堵”,能短时间恢复循环。因此,油基钻井液防漏堵漏的技术思路为[6-10]:依据“刚柔并济,变形封堵,细粒充填及限制渗透”的堵漏原理,利用刚性封堵剂的刚性,使其在与其尺寸相匹配的裂缝中某个位置卡住,起到架桥作用,而具有可变形性的柔性粒子能减小填塞层的渗透性,相对较小粒径的弹性颗粒填充裂缝,并最终堵住裂缝,形成高强度的堵塞层,从而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有效降低和防止堵漏材料的返吐,防止钻完井等后续作业时发生漏失。随钻防漏堵漏体系的理想充填效果如图1所示。图1随钻防漏堵漏体系理想充填效果Fig.1Idealfillingperformancesofthepluggingwhiledrillingsystem2随钻防漏堵漏材料的选择按照上述防漏堵漏的技术思路,从材质、粒径和加量3方面对防漏堵漏材料进行选择。1)材质选择。选择随钻堵漏材料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堵漏材料与油基钻井液无明显的化学作用,对钻井液性能无影响,且具有一定的耐水、耐油、耐温能力;同时,还可以配合选择使用不同形态、不同软硬程度、不同粒径或者有弹性的材料。刚性、可变形和弹性堵漏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为:a)刚性堵漏材料为随钻防漏堵漏体系的主要架桥粒子,,在优选该类材料时,除了对其粒径有一定的要求以外,还要考虑其在钻井液中的悬浮稳定性和承压能力,所以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密度;b)可变形堵漏材料为柔性堵漏材料,能在温度作用下产生一种可塑性高强凝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挤入裂缝后能随着裂缝的形状改变填塞漏层缝隙,减小填塞层的渗透性,有效阻止钻井液向地层漏失;c)弹性堵漏材料为封堵微裂缝和

堵漏材料,封堵,裂缝宽度,堵漏剂


第45卷第3期舒曼等.涪陵页岩气田油基钻井液随钻堵漏技术1.00∶0.15;四颗粒相接架桥模型中,4种不同粒径级别的颗粒配合使用,粒径比应满足1.00∶0.40∶0.10∶0.05。随钻防漏堵漏材料的粒径可大致分为50~150μm、150~250μm、1000~1400μm和2000~2500μm等4个级别。3)加量选择。R.Caenn等人[13]介绍了堵漏材料在钻井液中的加量与封堵裂缝的最大闭合尺寸的关系(见图2),钻井液中堵漏材料的加量越大,架桥的孔洞就越大,且颗粒类材料比片状和纤维类材料效果更好,但颗粒材料需具有较高的强度,封堵宽度小于3.0mm裂缝堵漏材料的加量不许超过15%。图2堵漏材料加量对封堵裂缝宽度的影响Fig.2Impactofconcentrationsofpluggingmateri-alsonsealingcrackwidths基于以上原则,结合室内试验结果,从亲油性、抗温性、承压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笔者选择了刚性堵漏剂JHCarb、柔性堵漏剂HIFlex和弹性封堵剂H-Seal来配制油基钻井液随钻防漏堵漏体系,各堵漏剂的基本性能见表1。表13种堵漏剂的基本性能Table1ThebasicpropertiesofthethreeLCMs类型代号粒径/μm特点刚性堵漏剂JHCarb15050~150JHCarb250150~250JHCarb14001000~1400抗温>1000℃,常温下抗压能力为16MPa,一旦多颗粒形成架桥就具有相当强的抗压能力柔性
【作者单位】: 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及勘探评价”之子课题“涪陵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液及固井技术研究”(编号:2016ZX05060-015)资助
【分类号】:TE2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东;;油基钻井液的化学分析测试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1期

2 王中华;;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几点看法[J];中外能源;2012年02期

3 周则;;环保型全白油基钻井液的现实应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2期

4 冯萍;邱正松;曹杰;刘智成;;国外油基钻井液提切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2年05期

5 叶梦菁;;油田废弃油基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20期

6 苏长明;宫新军;;油基钻井液配制剂研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3年02期

7 赵欣;邱正松;黄维安;曹杰;刘扣其;;油基钻井液低温特性实验研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3年03期

8 田永岗;;油基钻井液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22期

9 张新文;;仿油基钻井液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04期

10 姚新珠,时天钟,郑新生;油基钻井液替代物发展综述[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华;杨金荣;张金波;陈敦辉;张海严;;环保型全油基钻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环保钻井液技术及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赵胜英;鄢捷年;舒勇;;油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特性[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谢水祥;蒋官澄;陈勉;邓皓;李志勇;王蓉沙;许毓;吴百春;;废弃油基钻井液综合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A];环保钻井液技术及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苑旭波;杨海军;王立辉;;油基钻井液钻屑生物降解技术[A];环保钻井液技术及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刘智成;邱正松;曹杰;钟汉毅;冯萍;;新型油基钻井液流型调节剂研制与性能评价[A];环保钻井液技术及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陈春来;卢淑芹;王在明;姜薇;;NP11-E4-X508井废弃油基钻井液再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A];环保钻井液技术及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王显光;林永学;韩秀贞;何恕;李胜;李雄;;页岩水平井用高性能油基钻井液研究与应用[A];环保钻井液技术及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龚纯武;黄达全;王伟忠;郭剑梅;;BH-Top Fine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与应用[A];环保钻井液技术及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李建成;鲁政权;杨鹏;王丽东;罗跃;米远祝;;VIS-3型油基钻井液增粘提切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A];环保钻井液技术及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宇程;徐俊忠;陈明燕;;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柴油回收和净化实验研究[A];环保钻井液技术及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姜月平 李永平;与油基钻井液“过招”[N];中国石化报;2012年

2 特约记者王明伟;油基钻井液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特约记者董旭霞 王明伟;长城钻探站稳委内瑞拉高端市场[N];中国石油报;2010年

4 杨君;油基钻井液:与非常规钻探“血型配对”[N];中国石化报;2012年

5 记者 董旭霞;全白油基钻井液体系通过鉴定[N];中国石油报;2012年

6 ;油基旗舰 专“液”领先[N];中国石油报;2012年

7 吴夏炎 刘俊杰 岑小平;油基铸剑 高端添力[N];中国石油报;2012年

8 李慧;为非常规油气调配“特种血液”[N];中国石化报;2012年

9 戴莹 刘宏浩;“新鲜血液”驱动钻井市场[N];中国石化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娉婷;基于CO_2开关溶剂的废弃油基钻井液处理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燕;全油基钻井液技术在辽河油田的研究和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苏鸿鹏;油基钻井液泥饼解除液对固井界面胶结强度的影响[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甄广峰;废弃油基钻井液无害化处理[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盖大众;新型油基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郭晓轩;海洋深水油基钻井液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隋殿杰;吉林油田致密油藏水平井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钱志伟;废弃油基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8 徐俊忠;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柴油回收和净化工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9 刘亚;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配方研究[D];重庆科技学院;2016年

10 朱威;油基钻井液在阿塞拜疆高造浆地区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30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30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8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