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碳酸盐岩油藏酸岩反应流动模拟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9-09-18 08:04
【摘要】:酸岩反应流动模拟可用于指导油藏酸化施工,优选注入参数,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改善地层.国内外很多学者基于不同的方法建立了不同的模型对碳酸盐岩油藏酸岩反应流进行了研究,但这些模型尚缺乏科学的归纳与整理.以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为依据,将现有的碳酸盐岩油藏酸岩反应流模型分为孔隙尺度模型、岩心尺度模型及井筒尺度模型,简要概括了每类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其在应用中的局限性.结合本课题组在酸岩反应流模拟方面所做的工作,重点论述了岩心尺度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给出了岩心尺度模型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建立更接近地层实际的数学模型,如考虑酸化过程中存在的非达西流和地应力的影响;发展高效的数值算法,将模型的计算区域扩大到油藏尺度;将岩心尺度模型进行尺度升级,得到可以指导油藏酸化施工的优化参数.
【图文】:

孔隙网络模型,注入速度,毛细管模型


第8期姚军等:碳酸盐岩油藏酸岩反应流动模拟研究进展图1基于三维孔隙网络模型计算得到的溶蚀模式Fig.1Dissolutionpatternsobtainedfromthenumericalsimulationusingthe3-Dnetworkmodel不同注入速度对应的溶蚀模式:①低注入速度;②中等注入速度;③高注入速度;据FreddandFogler(1998)的距离时,这两个孔隙将合并成一个孔隙.Tansey(2014)、TanseyandBalhoff(2016)根据真实岩心的数据建立了三维孔隙网络模型来模拟碳酸盐岩酸化反应,该模型对之前的网络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孔隙合并的算法,允许孔隙被完全溶解;还提出了一个孔隙尺度的传质系数而不再使用宏观的传质系数.但是,与岩心实验的结果相比,数值计算出的最优注入速度及突破体积均偏大.Tansey(2014)给出的解释是因为模拟计算用的岩心未达到表征单元体的大小.网络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不同的酸蚀形态并定性地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最优注入速度现象.但是由于网络模型的尺度限制,将其应用于岩心尺度的问题时就会产生巨大的计算量,更别说应用于油藏尺度了.1.2毛细管模型毛细管模型用一个圆柱形的毛细管表示蚓孔来研究酸液漏失、反应动力等参数对蚓孔生长速度的影响(Hungetal.,1989;Wangetal.,1993;Huangetal.,1997;Gdanski,1999;Buijse,2000).在毛细管模型中,假设已经形成了一条圆柱形的蚓孔,运用此模型研究蚓孔内酸液的

几何形状,通用算法,非结构网格,边界形状


第8期姚军等:碳酸盐岩油藏酸岩反应流动模拟研究进展图3基于非结构网格计算得到的二维径向流条件下的不同溶蚀模式Fig.3Radialdissolutionpatternsobtainedfromthenumericalsimulationusingtheunstructuredgridmethod图4应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通用算法计算复杂边界形状条件下的反应溶蚀Fig.4Thesimulationofreactiveflowincarbonaterockwithcomplexgeometryusingthegeneralmethodbasedonunstructuredgrid接近.这是因为使用径向网格时,限制了注入酸只能沿着半径方向或圆周方向流动,从而使得蚓孔只能沿着这两个方向拓展,降低了蚓孔生长的随机性,而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通用算法就避免了这个问题.此外,非结构网格可以处理任意复杂的几何形状,大大增加了酸岩反应流模型的应用范围.图4为任意油藏形状下反应流模型计算出的蚓孔溶蚀模式,而基于结构网格的计算方法则无法处理这类问题.4.2三维非达西流条件下的反应流模拟注入酸溶蚀地层后会大大地改变反应区域的孔隙度及渗透率.当反应速度相对较高时,,被溶蚀出的渗流通道孔隙度甚至接近1.此时,高渗通道内流体的流动速度很高,如需精确地描述被溶蚀区域内流体的流动,达西定律将不再合适.Wuetal.(2015)将连续模型中的运动方程改为了Darcy-Brinkman-Forchheimer方程,并给出了数值计算方法,但是其工作仅限于二维的情况.笔者将考虑高速非达西流的反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Nos.51504276,51504277)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No.2016ZX0506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专项项目(No.ZR2014EL017)
【分类号】:TE3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念平 ,范子仪 ,施宝泉;聚丙烯酰胺在碳酸盐岩油藏堵水中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1982年02期

2 柏松章;;对碳酸盐岩油藏驱替机理的初步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2年03期

3 朱亚东;张家祥;;碳酸盐岩油藏原油储量计算的动态方法[J];石油学报;1985年02期

4 刘德华;陈利新;缪长生;杨磊;荣杰;;具有边底水碳酸盐岩油藏见水特征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4期

5 李勇;姚军;胡永乐;李保柱;;碳酸盐岩油藏窜流函数的建立与求解[J];吐哈油气;2009年01期

6 张德民;李国蓉;汤鸿伟;罗鹏;周大志;;碳酸盐岩油藏井间连通性研究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6期

7 ;国外碳酸盐岩油藏防止底水锥进的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76年S1期

8 柏松章;王雪;;我国华北地区碳酸盐岩油藏类型及其开采特征[J];石油学报;1984年03期

9 郑晓东,徐安娜,杨志芳,李勇根,刘颖;盐下特低孔渗碳酸盐岩油藏高产带地震预测方法研究(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 Applied Geophysics;2005年02期

10 徐红梅;许涛;李辉;陈静;许占恒;;生产数据估算无水碳酸盐岩油藏单井地质储量[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宗宇;汪洋;刘学利;陈姝媚;;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溶洞综合识别模式研究[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驻地记者邹本强 通讯员张浩;辽河水力喷射钻孔技术在碳酸盐岩油藏首次应用获得成功[N];盘锦日报;2011年

2 熊聪茹 于涛;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探明储量逾3亿吨[N];中国矿业报;2014年

3 记者 李东 特约记者 杨勇;塔里木一体化加速碳酸盐岩油藏“变现”[N];中国石油报;2011年

4 特约记者 周鹏 通讯员 苏华;塔里木碳酸盐岩油藏形成百万吨产能[N];中国石油报;2009年

5 通讯员 简新 苟柱银;碳酸盐岩油藏“上得去稳得住产得多”[N];中国石油报;2012年

6 任文博 刘娟;以水治水 增油3.5万吨[N];中国石化报;2006年

7 通讯员 吕德群 东方;2.8吨水换来1吨油[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春辉 范存强;科技力托腾飞之翼[N];中国石油报;2011年

9 雒永春;西北分公司优化运行夯实稳产[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0 ;科技,推进海外业务快速发展[N];中国石油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高正龙;K油田裂缝性油藏提高采收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张娜;碳酸盐岩油藏多尺度有限元流动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康志宏;碳酸盐岩油藏动态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4 于天忠;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8年

5 龙秋莲;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堵水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樊长江;滨里海盆地典型盐下碳酸盐岩油藏地震成像和储层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张晓鹏;内陆湖泊非均质碳酸盐岩油藏勘探技术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描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杨洪;碳酸盐岩油藏表面活性剂强化注水替油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陈国鑫;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典型缝洞组合注采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史晓颖;碳酸盐岩油藏数值试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汪益宁;碳酸盐岩油藏缝洞单元能量评价与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杜箫笙;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主体开发方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9年

7 程倩;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9年

8 修乃岭;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8年

9 王禹川;哈6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特征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10 刘永辉;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透率等效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7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37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1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