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原油低温流动性改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4 13:43
【摘要】:原油是有多种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烃类化合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石蜡。我国大部分油田原油属于高含蜡原油,含蜡量在2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40%。当温度达到或者低于原油凝点时,由于蜡结晶和凝胶形成的多相矩阵,含蜡原油表现出较高的凝点和非牛顿流体特征。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结蜡导致了原油的粘度的急剧增加,是造成原油管输困难的主要原因。通过管道进行含蜡原油的输送时,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添加可使原油易于输送的流动性改进剂是预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流动性改进剂因其成本较低、方便操作和种类多样而被大家关注。流动性改进剂、晶型控制剂和降凝剂等化学药剂在降低原油表观粘度、原油凝点和改善原油流动性差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论文首先对原油组分以及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利用柱色谱分离法、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分析等表征方法及手段对延长油田3种不同原油进行分离分析,考察延长原油不同组分特征及其析蜡行为。结果表明:(1)不同原油之间的组分差异较大;(2)原油中含有能够抑制蜡晶析出的组分;(3)冷却结晶时,原油中高极性组分可以使蜡晶颗粒数增多,尺寸减小,有效的减弱了蜡晶之间的缔合强度,削弱了蜡晶缔合形成大块蜡晶聚集体的倾向。进而,以脂肪酸和多胺为原料合成多胺酰胺以及多羟基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原油流动性改进剂评价了其分别对原油凝点和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长2原油来说,浓度为500mg/kg,多胺酰胺类化合物PAA-7在温度为15℃时,降粘率可达74%;多羟基酰胺类化合物HAA-5和HAA-9在温度为20℃时,降粘率均可达93%;(2)对于长6原油而言,浓度为500mg/kg,在5℃时PAA-24的降粘率为74%,在20℃时HAA-1的降粘率为61%;(3)对延长管输原油而言,浓度为500mg/kg,在15℃时PAA-20的降粘率为75%,HAA-7在温度为20℃的降粘率为79%;(4)在浓度为500mg/kg时,PAA-20和HAA-7对长2原油凝点的降幅分别为6.3℃和7.4℃;PAA-18和HAA-8对长6原油的凝点的降幅分别可达4.4℃和6.5℃;对延长管输原油而言,PAA-7和HAA-9可分别降低凝点9.3℃和5.4℃。最后,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考察了流动性改进剂对于原油的影响,同时将多胺酰胺类化合物加入不同产地的原油中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多胺酰胺类化合物可以降低原油析蜡点和析蜡峰温;多羟基酰胺类化合物对非延长油田原油也有一定的降凝降粘效果。
【图文】:
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方面,蜡晶表面上一般都有吸附油,增大了分散颗粒的体积。图 2-4 中 a、b、是 Y1 和分别添加了原油组分 Y5、Y6、Y8 后的 Y1 蜡晶形貌。
蜡晶聚集体的存在会造成油相粘度急剧增加,对油相的流动产生阻碍,当流动相被蜡晶形成的网络结构完全包围时,原油便失去了流动性。此外,在蜡晶表面上一般都有吸附油,增大了分散颗粒的体积。图3-4中a、b、c、d分别是A1和分别添加了原油组分A4、A7、A9后的A1蜡晶形貌。从图a可以看出,未加任何其它组分时,饱和烃组分的蜡晶为片状、针状结构,体积较大且排列不规则、分散度低,易聚集缔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b、c、d相对于a,蜡晶尺寸明显减小,颗粒增多且形状逐渐变为球形,分散度增加,很少聚集,即蜡晶的生成长大受到抑制。原因可能是当蜡溶液中存在适量含有强极性基团的胶质时,其长侧链烷基和蜡分子相互作用与之共晶析出,而裸露在外的极性基团起到包围、分散蜡晶的作用,减弱蜡晶之间的联结强度,延缓晶体的聚集,阻碍蜡晶过快生长成大块晶体。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83
本文编号:2572687
【图文】:
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方面,蜡晶表面上一般都有吸附油,增大了分散颗粒的体积。图 2-4 中 a、b、是 Y1 和分别添加了原油组分 Y5、Y6、Y8 后的 Y1 蜡晶形貌。
蜡晶聚集体的存在会造成油相粘度急剧增加,对油相的流动产生阻碍,当流动相被蜡晶形成的网络结构完全包围时,原油便失去了流动性。此外,在蜡晶表面上一般都有吸附油,增大了分散颗粒的体积。图3-4中a、b、c、d分别是A1和分别添加了原油组分A4、A7、A9后的A1蜡晶形貌。从图a可以看出,未加任何其它组分时,饱和烃组分的蜡晶为片状、针状结构,体积较大且排列不规则、分散度低,易聚集缔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b、c、d相对于a,蜡晶尺寸明显减小,颗粒增多且形状逐渐变为球形,分散度增加,很少聚集,即蜡晶的生成长大受到抑制。原因可能是当蜡溶液中存在适量含有强极性基团的胶质时,其长侧链烷基和蜡分子相互作用与之共晶析出,而裸露在外的极性基团起到包围、分散蜡晶的作用,减弱蜡晶之间的联结强度,延缓晶体的聚集,阻碍蜡晶过快生长成大块晶体。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昌鸣,李允梅,令狐文生,王志杰,杨建丽,刘振宇;气-液色谱联合分析煤油共炼产物族组成[J];分析试验室;2003年02期
2 杨飞;李传宪;林名桢;郝春成;;含蜡原油降凝剂与石蜡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与探讨[J];高分子通报;2009年08期
3 白玉彬;罗静兰;刘新菊;靳文奇;王小军;;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J];沉积学报;2013年02期
4 范恩荣;聚合物沥青复合材料开发方向[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7年04期
5 刘同春;原油降凝剂的开发与应用[J];化工进展;1991年04期
6 李传宪,张春光,孙德军;降凝剂与原油组分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及降凝剂发展[J];化学通报;2002年12期
7 王彪;;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概况[J];精细石油化工;1989年05期
8 顾欢;路遥;尚绪柱;张海永;;原油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年04期
9 薛世君;;油井结蜡机理与清防蜡技术的配套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0期
10 李克华;;降凝剂及其降凝机理[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艾玲;华北原油流变性及加剂输送方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2 温海飞;原油降凝剂的合成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572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72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