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油管排水采气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6 02:36
【摘要】:气井投入生产后,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气层出水加剧,当生产油管内气体流速低于临界携液流速时,则井内液体不能有效地被携出井筒,井底出现积液,影响了气井的携液生产效率与生产时间,甚至造成气井停产。连续油管排水采气技术将小直径的连续油管从原生产油管内下入到产层中部替代原油管生产,改善了气井积液的情况。与常规压井更换小直径管柱相比,连续油管是在不动原有井下生产管柱的情况下,从原生产油管内下入至气层中部,利用地层自身能量将气水产物通过连续油管从井底举升至井口,从而实现气井携液生产,可避免压井造成的气层伤害和起出原油管发生断落的风险,作业简单易行,气井可在短期内复产。该技术的应用需使连续油管管径、生产井口压力和气井产能相匹配,以充分发挥气井的生产潜力与连续油管排水采气的效率,所以对连续油管排水采气过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各参数对产气量的影响程度和作用规律,最大限度地利用气藏能量,提高气藏开发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因此本文的研究对气田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气井产能分析、气井积液诊断、临界携液模型的研究,建立连续油管排水采气系统优化设计模型。采用系统节点分析方法,计算连续油管温度、压力分布情况,分析连续油管生产井的可控参数对产气量的影响,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后的气井参数,并对连续油管下入过程进行受力分析,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及气井停喷压力。根据连续油管优化设计模型,编制连续油管排水采气系统优化设计软件,并根据现场井实际生产资料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软件计算得到的数据与现场生产数据基本吻合,满足一定的工程应用精度,表明优化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93
本文编号:2573182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余淑明;田建峰;;苏里格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J];钻采工艺;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2573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7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