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岭井田煤层气直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
【图文】:
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图 1.1 垂直井组井位部署图1.1.2 研究意义历史上芦岭井田已经发生 26 次煤与瓦斯突出,特别是 2002 年 4 月 7 日,,该矿Ⅱ81采区四阶段 3#石门施工时发生特大型煤和瓦斯突出,突出煤炭 8700 吨,突出瓦斯 1.23106m3,并造成人员伤亡,2003年5月13日Ⅱ1046工作面又发生特大型瓦斯爆炸事故,造成 86 人遇难,血的教训说明,瓦斯治理已成为芦岭井田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实施地面瓦斯抽采工程,贯彻“先抽后采”方针是解决芦岭井田瓦斯灾害防治和瓦斯综合利用的必要途径之一。因此研究芦岭井田煤层气直井产能主控因素的目的是研究适合淮北煤储层特征的储层保护、压裂增产改造及精细化排采管理工艺技术,探索适宜于软煤区煤层气井生产方式和适合低渗透性松软煤层煤层气直井开发技术。这是一项治理瓦斯灾害的战略性措施,不仅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同时还可以充分开发利用瓦斯资源,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煤层气井压裂研究 状美国在 1954 年首次将水力压裂技术应用于煤层气井压裂
图 1.2 分段压裂水平井组井身结构示意图1.2.2 煤层气井排采研究 状煤层气井的排采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抽排煤储层自身的水和由于压裂而进入煤层中的压裂液,降低井底压力,促使煤层中甲烷吸附气的解吸[19]。即通过“排水——降压——解吸——扩散——渗流——产出”的排采理论排水降压,合理的排采工作制度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前提[20]。保证煤层气井的连续排采,要预防井下事故的发生,如煤粉产出导致的卡泵,压裂砂返吐导致的砂卡和砂埋等。煤粉的产出会导致卡泵,严重时会造成埋泵,严重影响煤层气井的连续排采[21~24]。国内对煤粉的关注起步较晚,伴随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不断有学者对煤粉产生机理进行研究,2009 年,陈振宏等[25]应用扫描电镜、测井解释等方法研究了煤粉产出的机理及规律,分析认为煤粉的产生首先受地质因素影响即煤岩性质、地应力变化等,其次是受工程因素如钻具、压裂支撑剂的打磨形成煤粉。并指出了煤粉产出规律:(1)液面初次降到煤层位置时,可能出现煤粉相对高发期;(2)排采强度大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雪松;宋岩;王兆宏;马淑芳;柳少波;洪峰;;松辽盆地二氧化碳成因及分布主控因素[J];天然气工业;2009年03期
2 卢双舫,李宏涛,付广,王朋岩,张云峰;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剖析[J];天然气工业;2003年06期
3 秦秋寒;宋效文;何成山;柳成志;刘勇;;临江地区扶余—杨Ⅰ油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张晓斌;范增辉;欧阳诚;候泽富;蒲莉萍;李乐;董同武;郭鸿喜;汤兴友;;大巴山—米苍山前缘地区油气主控因素及勘探有利区分析[J];复杂油气藏;2014年01期
5 琚惠姣;孙卫;杨希濮;韩宗元;;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山2段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1年02期
6 熊斌;陈洪德;赵俊兴;李凤杰;向芳;陈安清;;鄂尔多斯盆地姬塬西北部长9_1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J];中国矿业;2014年02期
7 李嘉光;郭少斌;陈朝玉;;大庆油田资源量增长趋势及其主控因素解析[J];地学前缘;2009年06期
8 袁圣强;吴时国;姚根顺;;琼东南陆坡深水水道主控因素及勘探应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年02期
9 王彦龙;王鹏;;子长地区长_2油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1期
10 肖玲;田景春;魏钦廉;张春生;;鄂尔多斯盆地油坊庄地区长2油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葛明娜;包书景;张金川;任收麦;;页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沙河街组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2 钟涛;林庆祥;杨成彬;王守坤;王庆江;李任翔;;致密油储层形成体积裂缝工艺控制措施及其应用效果[A];油气藏改造压裂酸化技术研讨会会刊[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特约分析师 曾晓虹;主控因素有变化 油脂反弹在近前[N];粮油市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登峰;鄂尔多斯盆地P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藏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杨宝林;辽西凹陷油气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何晓茹;层间交互作用成因机制及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颜鑫桐;泥页岩吸附天然气量主控因素及定量表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牛浩;平煤六矿瓦斯赋存分布规律及突出主控因素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建强;芦岭井田煤层气直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5 张_";高桥地区盒8储层主控因素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6 刘国振;庆新油田葡萄花油藏主控因素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齐丽丽;山东省第三纪盐类矿产沉积主控因素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希濮;延安地区盒_8和山_2段低渗透气藏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9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79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