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类圆柱非规则颗粒堆积特性的离散单元法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04:19
【摘要】:颗粒堆积问题广泛存在于地质、农业、医药、材料冶金、化学工程等诸多领域。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研究催化剂颗粒的堆积特性对于优化固定床反应器的传热传质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工业生产中非球形颗粒堆积的应用远远多于球形颗粒,但目前对非球形颗粒堆积的研究还较少。由于利用传统实验方法研究颗粒堆积获取的信息较模拟方法有限,本文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类圆柱非规则颗粒的堆积模型,并从堆积率,配位数以及颗粒取向三方面考察了该非球形颗粒的堆积特性。首先,通过反复堆积操作得到类圆柱颗粒的随机堆积结构。然后,考察了填充初始结构、容器直径以及颗粒长径比对随机堆积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填充初始状态对随机堆积结构中颗粒取向分布影响较大。颗粒客观上具有水平排布趋势。小幅增加容器直径可显著降低结构径向堆积率以及平均配位数大小,增强颗粒水平排布的趋势特征。由于所研究类圆柱粒子具有凹形表面,结构有效堆积率与长径比不成绝对反比关系。随机堆积结构中,越细长的颗粒需要的配位颗粒越多;越扁平的颗粒水平排布特征越显著。最后,本文还探究了一维竖直振动对该非球形颗粒堆积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两种致密化机理,一种作用于振动强度较小时,结构中的颗粒呈现水平排布趋势,最终形成低势能的紧密堆积结构;另一种作用于振动强度较大时,颗粒呈现竖直排布特点,最终形成高势能的近晶结构。
【图文】:

颗粒物质,自然界,生活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 1 章 绪 论1.1 颗粒物质颗粒物质是指大量不同尺寸离散颗粒的集合。颗粒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其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小到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大到宇宙星体,,均为不同尺度的颗粒体系存在形式,如图 1.1 所示。

堆积结构,振动条件,颗粒堆积,演变过程


图 1.2 振动条件下堆积结构的演变过程,(a) (b)分别表示初始和振动终了颗粒堆积状态;(c)~(f)显示了从初始到振动终了堆积结构顶部随时间的变化[14]Fig. 1.2 Evolution of particle packing under vibration conditionZhang 等人[15]研究了直径为 1.8mm 的等径圆柱体粒子在直径为 23mm 的圆柱形容器中的堆积结构。辅助 X 射线显微断层摄像技术和一种新颖的程序算法重构了实验中得到的堆积结构,从整体(宏观)和局部(微观)两方面来分析等径圆柱体粒子的堆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边壁严重影响了整体堆积率,当边壁区域堆积密度与中心区域的接近时,此时堆积结构堆积密度最大。且此时临近壁面的颗粒呈现出显著的整体有序性,如图 1.3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65;TQ0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大年;颗粒堆积问题[J];地质科技情报;1988年04期

2 周英;张国琴;;颗粒堆积高度对静止角的影响[J];物理实验;2007年03期

3 周文芳;李涛;;粉体材料颗粒堆积状态对收缩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3年05期

4 靳星;李水清;杨萌萌;卓建坤;姚强;;高压电场内细颗粒堆积机理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03期

5 龙武剑;周波;梁沛坚;孙柔嘉;;颗粒堆积模型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01期

6 王燕民,李竟先,FORSSBERG Eric;颗粒堆积现象的计算机模拟(英文)[J];硅酸盐学报;2003年02期

7 ;偏析作用对球形和非球形颗粒堆积的影响[J];粉体技术;1996年01期

8 肖忠明;郭俊萍;程伟;席劲松;何力;李文武;任丽云;宋立春;;水泥颗粒堆积状态因子[J];建材世界;2010年02期

9 肖忠明;郭俊萍;程伟;任丽云;何力;李文武;宋立春;席劲松;;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颗粒堆积状态的影响[J];水泥工程;2011年04期

10 涂亚楠;徐志强;蔡斌;范秀圆;朱林丰;杨蛟洋;;一种评价颗粒堆积效果的简便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粉体技术;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甯尤军;杨正;;颗粒堆积材料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4暨第三届钱令希计算力学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良星;王华胜;孔刘波;;砂石颗粒堆积床内两相流动阻力特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3 吴金随;尹尚先;;颗粒堆积型多孔介质内孔喉模型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吴金随;尹尚先;;颗粒堆积型多孔介质内孔喉模型的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史海明;徐曾和;;颗粒堆积多孔介质渗透特性的分析[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黄晚清;陆阳;何昌轩;黄碧霞;;球体颗粒随机堆积的三维动态模拟[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程林;级配颗粒堆积体密度估算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柳世杰;微硅水泥体系的开发及其现场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洋;类圆柱非规则颗粒堆积特性的离散单元法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蔺子甄;纳米颗粒堆积床热物理性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3 周晓强;关于摩擦系数对颗粒堆积密度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勤良;颗粒堆积性质和散状物料转载过程的DEM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5 赵哲;颗粒堆积多孔介质干燥过程模拟及试验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6 史海明;颗粒堆积多孔介质渗流特性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7 李长兴;单一尺寸球的一维和三维振动堆积致密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黄鹏;大节段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堆积多孔支架体内异位成骨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陈光静;等径球形颗粒制堆积的离散单元法模拟与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10 赵琨;基于热稳定性的树脂混凝土材料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7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97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c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