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调控制备及催化酯化生产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17:24
【摘要】:生物柴油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在碳减排、污染物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是一种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国内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油为酸值较高的餐饮废油脂,直接投入使用会造成碱催化剂失活并降低生物柴油产率。因此,需要使用酸催化剂对原料油进行酯化降酸处理。近年来,炭基固体酸催化剂以其高催化活性、易分离回收、可重复使用、无毒无腐蚀等优点逐渐受到研究重视。本文分别以竹粉、煤粉与煤基活性炭为炭基原料,通过不同方法制备获得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并用于催化油酸与甲醇酯化反应。本文优化了炭基固体酸的制备条件、探讨了炭基固体酸的重复使用性能,并通过XRD、ATR-FTIR、N2吸脱附、NH3-TPD、XPS、元素分析、酸密度等表征手段,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炭基固体酸的催化性能。同时,本文采用单因素法、响应曲面法等手段优化了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的工况参数。最后,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酸催化酯化反应中的机理进行量化计算,利用Dmol3模型,在GGA-PW91方法下优化反应物、产物结构,并通过complete LST/QST协议寻找反应过渡态,最后依据频率分析计算分子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参数。(1)在磷酸预处理竹粉的基础上,通过不完全炭化-磺化法制得了竹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催化油酸与甲醇酯化生产生物柴油的性能。优化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炭化温度350℃、炭化时间2h、磺化温度105℃、磺化时间4h。所得催化剂为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1207.7 m2/g)的无定形炭材料,发达的孔隙结构促进了磺酸基团的负载(酸密度为1.28 mmol/g),也同时提高了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经过4次重复使用,由于磺酸基团的浸出,酯化效率降至83.7%。单一因素优化所得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的条件为催化剂添加量10 wt.%、醇酸摩尔比10、酯化温度650C、酯化时间2h,相应的酯化效率达到97.3%。(2)以煤粉为原料,采用不完全炭化-磺化法制得了煤炭基固体酸催化剂。XRD结果表明煤基催化剂中独特的无定型炭结构成为磺酸基团良好的载体,通过ATR-FTIR、XPS等表征进一步证实了磺酸基团的负载。在炭化温度350℃、磺化温度95℃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在催化剂添加量1 0wt.%、醇酸摩尔比10、酯化温度650C、酯化时间3h的工况下催化油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的效率达到98.7%。最后,针对不同酯化温度不同时间下煤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效率变化,展开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计算得到的油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的活化能Ea=54.69kJ/mol,指前因子A=8.93 × 1 08 min-1。(3)通过复合活性炭与ZrO2制备了一种高效疏水型活性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经过优选的制备工况条件为:Zr/AC质量比1:1、硫酸溶液浓度0.5mol/L。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酸密度达到5.46mmol/g。通过表征分析,复合活性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36.9m2/g),且磺酸基团成功负载到催化剂表面上。同时,ZrO2聚集在活性炭骨架上,促进了磺酸基团的负载,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经过四次重复酯化实验,其催化酯化效率仍为95.85%。另外,在响应曲面法探究酯化反应实验中获得的酯化最佳工况为:催化剂添加量6.82wt.%、醇酸摩尔比22.02、酯化时间55.19min,实验证实该条件下酯化效率达到99.41%,与预测结果吻合。(4)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分别设计了有无催化剂作用下油酸与甲醇分子酯化反应的反应路径,建立分子反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通过过渡态搜索获得两条反应路径的反应过渡态,其中未加催化剂过渡态反应能垒较高,为272.2kcal/mol。最后,依据模拟结果进行热力学与动力学计算,经分析可知,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主要由甲醇O原子亲核反应与分子内脱水反应构成,其反应为自发放热反应。催化剂的引入能大幅降低反应过程需要克服的反应能垒,提高反应速率,促进酯化反应进行。
【图文】:

石油能源


[M]。能源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以及能源结构的优化因此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重逡逑视发展和探宄的课题。如图1-1所示,从传统石油能源角度来说,世界石油能源逡逑供需存在缺口,而国内对于石油能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到2016年底,中国逡逑石油能源的供需缺口增至3.79亿吨[5]。另一方面,传统石化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会逡逑产生大量的CO、so2等污染气体以及C02温室气体[6]。逡逑5000逡逑4500逦一逡逑4000逦—__一逡逑3S00逡逑3000逡逑2500逡逑2000逡逑1500逡逑_邋逦逦逡逑500逦逦逦逦逦逦逡逑A逦......邋-逦…一二逦?';,一」—邋.:.逡逑2006逦2un7逦2008逦2009邋2010逦2011逦2012逦201.;逦2014逦2015逦2016逡逑I逦1逦逦1逦逦:逡逑世界产量邋j邋3964.8逦|邋3953.2逦3989.6逦38S7.S|邋3976.5逦|邋4007.9逦4116邋4逦4325.3邋|邋4226.2逦4359.5逦4382.4逡逑——!邋3984.2逦;邋4041.9逦4025邋3逦j邋5955.7邋|邋4085.4逦|邋4125.7逦4176.2逦4220.9逦4254.8逦4341一4418.2邋1逡逑184

示意图,磺化装置,烧瓶,磁力


逦’逡逑[n邋00逡逑图2-1碳化装置示意图逡逑1.氮气气瓶2.减压阀3.气体流量计4.管式炉逡逑磺化反应装置如图2-2所示。将碳化产物与一定比例的浓硫酸置于三口烧瓶逡逑中,使用磁力搅拌转子保持混合物混合均匀稳定,并由预热到预定温度的恒温油逡逑浴锅对其进行加热磺化反应。磺化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冷却到室温后用大量去离逡逑子水水洗至中性,干燥保存。逡逑-逡逑J邋V.逡逑1邋"^^邋逦2逡逑[105.00邋|邋0□口逡逑— ̄J逦iUZ逡逑图2-2磺化装置示意图逡逑1.恒温油浴锅2.三口烧瓶3.磁力转子逡逑2.3.2酯化反应及产率测定方法逡逑本文采用常温水浴加热与微波辅助加热两种方法对催化酯化实验进行探宄。逡逑常温水浴加热装置如图2-3所示。将恒温水浴锅加热到预定温度后,置入装有一逡逑定比例的油酸、甲醇与催化剂的三口烧瓶,并在瓶口加装冷凝回流装置防止反应逡逑物逸出=调整电控搅拌器的位置直至搅拌叶片浸入反应物中且与烧瓶内壁无接触,逡逑然后开启机械搅拌器,调整转速为500r/min后开始计时。逡逑17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643.36;TE6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辜萍萍;;固体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石化技术;2017年04期

2 梁玉;陈志浩;梁宝炎;胡哲;杨晓敏;王子忱;;稻壳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在木糖脱水制备糠醛反应中的催化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6年06期

3 ;新型固体酸催化剂研制成功[J];功能材料信息;2014年02期

4 孙群宁;白浩;刘学军;;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3年23期

5 曾丹林;苏敏;马亚丽;王光辉;;生物质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2年11期

6 吴越;固体酸催化剂的分子设计初探[J];工业催化;1994年04期

7 赵世宣;固体酸催化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8 朱文会;曹慧心;李英;管振喜;;气相色谱法测固体酸催化剂表面酸度[J];河南科学;1989年Z2期

9 潘履让;;乙醇脱水制乙醚的固体酸催化剂[J];石油化工;1989年07期

10 郑社教;;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J];甘肃化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亓伟;刘婉玉;何超;庄新姝;袁振宏;;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纤维二糖的研究[A];第二届能源转化化学与技术研讨会会议指南2015[C];2015年

2 刘海燕;王智强;张中标;;用于酯化反应的新型高分子固体酸催化剂[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李琴;柳云骐;周永敏;胡成江;于菲菲;刘晨光;;烯烃与羧酸酯化反应中固体酸催化剂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唯黎;王景芸;暴文杰;陈平;杨丽娜;;固体酸催化剂水解微晶纤维素制备葡萄糖[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三分会:绿色化学[C];2016年

5 邓风;;固体酸催化剂结构和反应机理的核磁共振与量化计算研究[A];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5年

6 邓风;;固体酸催化剂的核磁共振和量化计算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筛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宋俊玲;毛江高;;离子热制备新型层状磷酸锆固体酸催化剂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邹涛;郭灿雄;段雪;张密林;;新型热稳定型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ZrO_2-SiO_2/Fe_3O_4的制备[A];第三届中V锟咕捣⒄勾蠡峒际跷募痆C];2003年

9 邓风;杨俊;郑安民;张铭金;徐君;岳勇;叶朝辉;;用固体核磁共振和理论计算研究固体酸催化剂的表面酸性[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邓风;;固体酸催化剂结构与反应机理的核磁共振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通讯员 赵建民 高深;国产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将替代氢氟酸催化剂[N];中国石油报;2002年

2 赵建民;L-蛋氨酸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烷基苯固体酸催化剂性能优异[N];中国化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双岚;新型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2 周仁贤;介孔MCM-41分子筛固载钯(0,Ⅱ)配合物和BF_3·X固体酸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李峰;层状表面相锆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创制、结构和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1999年

4 陈立东;杂多酸/纳米HZSM-5复合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陈崇城;多级孔氧化物负载型锆基固体酸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6 宋代玉;新型固体酸催化剂的形貌控制制备及其在乙酰丙酸酯合成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慧玲;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生物质生成糠醛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安赛;杂化固体酸催化剂的形貌调控及其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9 杨琦;合成二甲醚的固体酸催化剂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所艳华;铈改性载镍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正庚烷异构催化作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几类磺化生物质碳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唐新程;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调控制备及催化酯化生产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3 丁孟;己糖脱水制备5-HMF的固体酸催化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4 李梦天;磺酸基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5 张玲玲;碳微球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D];北京服装学院;2019年

6 何容;磷钨酸型固体酸催化剂在双相体系中催化降解葡萄糖到5-HMF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7 戚军军;废纸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7年

8 邹洁;纤维素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7年

9 曹林清;介孔酚醛树脂高分子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10 程少鹏;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果糖生成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8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98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2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