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A区块边水凝析气藏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03:59
【摘要】:凝析气藏如何高效开发是世界各大凝析气田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难点问题,由于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反凝析现象,流体相态变化复杂,准确描述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流体流动特征、剩余油气分布特征变得尤为困难,对高效合理可持续的开发凝析气藏的开发方案的选择和后续的动态调整造成了较大难度。本文以A区块凝析气藏开发为例,研究了凝析气藏高压物性实验中流体相态变化、反凝析现象、流体流动特征,以及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生产动态特征及开发方案的选择。首先以区块地质构造特征及认识、地震资料、钻井数据、测井解释成果等,建立了精细描述地层构造和储层属性(孔、渗、饱、NTG)空间分布的三维地质模型,模型孔隙度主要分布在0.08-0.14之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0.8mD;其次采用气藏工程法对生产动态数据进行了分析,包括:产量递减规律、油气采收率、地层压力变化,其中产油量目前递减率为14.8%,衰竭式开发天然气采收率约为68.52%,凝析油采收率在26.98%-33.62%之间,循环注气开发凝析油采收率为31.84%-54.18%,实现对未来压力、产量的预测;利用室内实验数据,判别出A区块凝析气藏的相图特点、流体相态变化特征、反凝析过程特点以及流体P-V之间的关系,得到凝析气藏露点压力为14.3MPa,地露压差为1.2MPa,凝析油含量124g/m~3,最大反凝析液量为21.41%,该凝析气藏为中凝析油含量的凝析气藏;以高压物性实验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和生产动态数据为依托,进行了PVTi拟合和历史拟合,天然气采出程度为12.84%,凝析油采出程度为7.58%,剩余油气主要富集在中部区域,剩余油气成因为井网控制不住;最后对A区块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和循环注气式开发进行了对比,优选出了适合A区块凝析气藏开发的最优方案为衰竭式开发。在此基础上,对井网系统,包括布井方式、井距进行了优化,得到A区块凝析气藏开发适宜面积井网,最优井距为1400m,最优采气速度为4.75%—5%,使A区块凝析气藏能够更加合理高效地被开发。通过对A区块凝析气藏开发特征及规律的研究,为开发同类凝析气藏提供了经验。
【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图


研究技术路线图

断层剖面,岩石特征,储层特征,储层


断层剖面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E3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骞;钟兵;杨洪志;刘义成;杨学锋;;凝析气藏合理注气时机研究[J];天然气工业;2015年10期

2 朱忠谦;;牙哈凝析气藏二次注气抑制反凝析机理及相态特征[J];天然气工业;2015年05期

3 郭平;景莎莎;彭彩珍;;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其对策[J];天然气工业;2014年02期

4 焦玉卫;谢伟;邸宝智;梁涛;刘立炜;;凝析气藏循环注气过程流体相态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12年06期

5 陈文龙;廖发明;吕波;苗继军;常志强;;牙哈凝析气藏注气开发过程反蒸发动态相态特征[J];天然气工业;2012年08期

6 李艳静;李相方;李保振;李乐忠;张云;;高凝析油含量凝析气藏单井衰竭式开发动态预测[J];油气井测试;2011年06期

7 吴小平;李生莉;张雪莲;;宝浪油田低孔低渗高含油凝析气藏开采工艺优化配套与应用[J];钻采工艺;2010年04期

8 郑小敏;钟立军;严文德;杨大千;;凝析气藏开发方式浅析[J];特种油气藏;2008年06期

9 王乐之;戚志林;姜贻伟;;深层低渗凝析气藏反凝析特征研究[J];天然气技术;2007年01期

10 李敬松,李相方,周涌沂,康晓东,童敏;凝析气藏循环注气新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郑;低渗透小型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可行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卢斐;大涝坝凝析气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相态及渗流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2 杨慧;凝析气藏相态计算与系统分析[D];长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02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02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5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