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潜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潜北地区位于潜江凹陷北部,是江汉盆地油气勘探的一个老区。潜北断裂带为潜江组沉积时期凹陷的北部边界正断层,包括潜北断层上升盘荆门凹陷、乐乡关地垒、汉水地堑、永隆河隆起四个二级构造单元,以及下降盘的钟潭断裂带、蚌湖向斜带及其西坡、习家口单斜带的北部,区内有钟市、严河油田。研究区经历50多年的勘探,先后完成了探井350多口井,开发井128口。共发现新近系中新统广华寺组(N1g)、古近系上始新统潜江组(E23q)、中始新统荆沙组(E22j)和下始新统新沟嘴组(E21x)4套含油气层系。三级资评资源量3976×104 t,剩余资源量2000×104 t,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以往研究表明该区临近物源储层发育,大小断层十分发育,分布有众多的构造、岩性及复合型圈闭,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以构造地质学、含油气盆地分析、地震地层学、地球物理学等作为理论指导,采用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从盆地构造格局、地层发育、区域构造背景等方面入手,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研究结果及精细层位标定的基础上,对潜北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追踪解释工作,精细刻画了断层的空间展布,全面解剖潜北断裂带的构造发育状况。采用剥蚀地层恢复、剖面构造模拟技术,以江汉盆地的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为基础,深入分析了研究区及其周缘主要断裂特征及其发育史,系统研究了盆地的构造特征、构造样式、断裂特征,探讨了潜北断裂带的构造演化阶段。本文在经过上述研究分析后,取得以下几点成果与认识:(1)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剖面上的不整合面特征,通过地震合成记录进行层位标定,解释了T1、T3、T5、T6、T6'、T7、T117个地震反射界面的地层层位。(2)潜北大断裂其走向总体呈北东东向,倾向东南,纵向上由南向北呈低-中-高三台阶式结构,潜北断层是低-中到高台阶的分界线,是工区大部分潜江组地层北部边界。潜江组地层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形态相似。横向上区内下降盘构造形态总体表现为“一隆两凹两斜坡”,即潜江凹陷的西斜坡、钟市断鼻隆起、蚌湖向斜北缘两个次凹带、潭口凸起西坡。上升盘则表现为“一斜坡一隆起”的构造格局。(3)在工区中东部的潜北断层是本区最主要的一条大型正断层,潜北断面是完整的、有起伏的面。断层由东向西延伸到西北部的粮1、2井以东一带,西边发育多条北东向派生正断层。(4)圈闭类型主要是在喜山期拉张环境中受张性断层控制的断鼻、断块型圈闭。局部圈闭的展布具有与潜北大断裂相伴生、成群成带分布的特点,受张性断层控制的局部圈闭主要发育于断层两侧。(5)区内断层平面展布方向性强,主要有北东和北东东两组断裂,断层的平面组合有平行近平行式、主断裂与派生断层或同级断层斜交组合式、马尾状组合式。断层的剖面组合类型多,主要有顺、反向平行阶梯组合型,“Y”型以及反“Y”型,“人”字型、“入”字型,地垒、地堑组合等。区内断层主要分布在潜北断层下降盘前缘及工区西部荆门凹陷接合部,断层活动期主要为荆沙组一潜四下、荆河镇组沉积时期。(6)根据研究地震、钻井、测井资料,发现白垩纪以来潜江凹陷经历了五次隆升与沉降构造旋回,发育了五期较大规模的不整合,据此将潜北断裂带演化分为5个幕次。(7)通过平衡剖面技术,研究潜北地区构造演化史,将本区白垩系-古近系划分为三个构造旋回,以及断陷、坳陷、强烈断坳、坳陷、隆升剥蚀、坳陷等六个演化阶段,其中古近系荆沙组-潜江组潜一段沉积时期是各类构造的主要发育期,并定型于荆河镇组沉积末期,本区的构造演化经历了强烈拉张-弱拉张-抬升剥蚀的过程,形成现今复杂的构造格局。
【关键词】:潜江凹陷 潜北断裂带 构造特征 形成机制 构造演化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11-14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4-16
-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认识16-18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18-28
- 2.1 潜江凹陷及周缘地质特征18-23
- 2.2 构造单元划分23-26
- 2.3 区域构造背景26-28
- 第3章 地震资料解释处理28-47
- 3.1 层位标定28-35
- 3.2 层位追踪及构造解释成果35-40
- 3.3 构造成图40-47
- 第4章 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47-69
- 4.1 构造研究47-56
- 4.2 形成机制分析56-63
- 4.3 构造演化史63-69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69-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7
- 个人简介77-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麟;;对乐光禹所著“太行山的构造特征及其反映的运动方式”一文的商榷[J];地质论评;1959年09期
2 于佳男;李忠权;曾庆;李洪奎;罗寿兵;;龙泉山构造带构造特征及扭动形迹成因探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3年03期
3 Jack Oliver;侯谌;;追踪地表到深部的构造特征:解释深部地壳的一个强有力的方法[J];地震地质译丛;1983年02期
4 曾金源;四川松藻鼓包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初步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1982年S1期
5 刘斌;赵春满;;松辽盆地梨树凹陷构造特征[J];吉林地质;1991年01期
6 文善继;东北地洼区大地构造特征[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9年03期
7 邹谨敞;据卫星影象解析兰州地区的地震构造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1991年03期
8 苏信初;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遥感图像活动性构造特征与构造稳定性评价[J];城市勘测;1995年04期
9 刘跃卫;;临盘江家店油田构造建模及其构造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年12期
10 张四昌;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图象反映的地震构造特征[J];中国地震;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丙中;郑一义;张春仁;陈宏图;;西藏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的初步探讨[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构造地质·地质力学[C];1979年
2 宋永东;栾锡武;戴俊生;任文博;;饶阳凹陷中北部断裂调节带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志来;刘少华;陈四宝;;赣中西部勘探地区构造特征讨论[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6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4 李景阳;王朝富;樊廷章;朱立军;陈筠;;碳酸盐岩残积红土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成因研究[A];工程地质勘察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1994年
5 李文军;王培德;;卢龙地区的地震构造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建领;许令兵;田立环;;重庆市酉阳县牯牛硐铅锌矿聚矿构造特征浅析[A];第四届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工作交流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樊步恭;吴磊伯;;金川铜镍矿田构造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8 陈朝德;谌举锋;罗文雄;;滇西思茅坳陷构造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2)——“三江”构造地质[C];1982年
9 张世红;高锐;李海燕;李秋生;侯贺晟;李超;李文辉;张季生;曹清艳;Keller G.Randy;;北京—二连深地震反射剖面岩石圈构造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杰;高战武;宋长青;孙建宝;;沧东断裂的构造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平;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有利聚集条件的地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程三友;中国东北地区区域构造特征与中、新生代盆地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付兆辉;垦东凸起及邻区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洋洋;天津幅地区重力场与构造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李磊;阳泉新景煤矿矿井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李敬波;龙门山南段及其前缘地区构造特征与变形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梁洪涛;高升—雷家地区Es_3~中亚段构造特征与砂体分布[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郑绪瑭;莺山断陷临江地区地震解释与构造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董新柱;乐亭凹陷及周边地区中新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马悦馨;塔里木盆地羊塔克油气田构造特征与成藏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李多姿;松辽盆地东南部断陷带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16年
9 徐燕红;潜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10 李玲玲;方正断陷白垩—古近系构造特征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潜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