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延长组长7中下段砂岩储层含油富集区优选
发布时间:2020-04-16 19:31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长7油层组下段砂岩储层近年来初步实施开发,目前产量仍未达到预期效果,大量长7油层剩余资源还未动用,急需通过深化地质研究找出长7储层的富集规律。此次研究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为理论基础,结合测井数据、探井取心观察及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对地层构造,沉积微相、储层特征以及含油富集区规律四方面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铁边城地区长7油层组通过精细对比划分为三个小层,小层厚度在31.5~42.9m之间,小层间继承性好,整体呈现为西-北西向西倾单斜。研究区长7_2、长7_3亚组主要发育北东向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有利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整体向西南展布;长7_1亚组由于湖盆扩张发育为浅湖亚相,砂体不发育。铁边城长7油层组主要有机械压实、胶结、交代、溶解四类成岩作用,应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将长7_2小层划分为三种成岩相带:Ⅰ类高岭石胶结-强溶蚀相(相对优质储层),Ⅱ类炭质沥青+硅质胶结-弱溶蚀相,Ⅲ类碳酸盐胶结-弱溶蚀相(差储层)。成岩相的平面展布可作为储层评价的重要指向。综合应用图像孔隙与常规压汞实验,分析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对应不同的孔喉特征参数,将曲线分为三类。认为长7层孔喉结构分选差、细歪度、细微喉道、高排替压力,孔隙分布较均匀,物性总体较差。以岩心分析为基准对储层物性研究,认为研究区长7_2物性最好,长7_3次之,长7_1最差。综合上述研究与实验数据匹配分析,将储层划分为4类,Ⅰ类(好储层)、Ⅱ_1、Ⅱ_2类(较好储层)、Ⅲ类(差储层)。结合油藏剖面与文献调研分析,铁边城区长7油层组为透镜体状与上倾尖灭状岩性油气藏,自生自储并且先成藏后致密,富集规律受控储层物性。在长7_2~2小层开展富集区优选,优选出有利区116.18km~2,以Ⅱ_1+Ⅱ_2类储层为主。
【图文】:
图 1-1 技术路线图1.5 完成工作量1、完成了相关文献查阅及资料收集在研究院协助下,先后到档案馆、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系统地收集基础资料,,先后收集并阅读了研究区其他层位的研究论文 10 余份,并收集了研究区总计 265 口井(预探井及评价井 114 口,开发井 151 口)的基础资料及若干化验分析数据;下载国内外先进勘探理论文献 80 余篇。2、在庆阳岩心库进行了 21 口井的岩芯观察、描述,拍照 356 张,并进行岩心分析化验工作(表 1-1)及收集资料。3、完成了地层对比划分、构造分析及沉积微相划分、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及储层物性平面展布,完成相关图件 60 幅(表 1-2)。①完成铁边城区长 7 段小层的对比与划分,并编绘地层对比剖面 12 条;②完成铁边城区长 7 段顶面构造图 3 幅;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质概况斯盆地(图 2-1)是一个复杂构造体系、不断变化旋回演化及同时型克拉通叠合盆地(刘池阳等,2005)。盆地从大地构造单元上讲处于我国沉积盆地分布的中带,是一个地史上稳定沉降、坳陷迁移通叠合盆地(牟泽辉等,2001)。构造形态总体显示为东翼宽缓,斜矩形盆地。盆地边缘断裂因此褶皱在边缘处较发育,盆地内部结相对边缘较简单,地层平缓,一般倾角不足 1 度(邓秀芹等,201史,鄂尔多斯盆地可划分为六个一级构造单元(图 2-1)。研究区位伊陕斜坡中段的西部,天环坳陷中段边缘东侧。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13
【图文】:
图 1-1 技术路线图1.5 完成工作量1、完成了相关文献查阅及资料收集在研究院协助下,先后到档案馆、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系统地收集基础资料,,先后收集并阅读了研究区其他层位的研究论文 10 余份,并收集了研究区总计 265 口井(预探井及评价井 114 口,开发井 151 口)的基础资料及若干化验分析数据;下载国内外先进勘探理论文献 80 余篇。2、在庆阳岩心库进行了 21 口井的岩芯观察、描述,拍照 356 张,并进行岩心分析化验工作(表 1-1)及收集资料。3、完成了地层对比划分、构造分析及沉积微相划分、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及储层物性平面展布,完成相关图件 60 幅(表 1-2)。①完成铁边城区长 7 段小层的对比与划分,并编绘地层对比剖面 12 条;②完成铁边城区长 7 段顶面构造图 3 幅;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质概况斯盆地(图 2-1)是一个复杂构造体系、不断变化旋回演化及同时型克拉通叠合盆地(刘池阳等,2005)。盆地从大地构造单元上讲处于我国沉积盆地分布的中带,是一个地史上稳定沉降、坳陷迁移通叠合盆地(牟泽辉等,2001)。构造形态总体显示为东翼宽缓,斜矩形盆地。盆地边缘断裂因此褶皱在边缘处较发育,盆地内部结相对边缘较简单,地层平缓,一般倾角不足 1 度(邓秀芹等,201史,鄂尔多斯盆地可划分为六个一级构造单元(图 2-1)。研究区位伊陕斜坡中段的西部,天环坳陷中段边缘东侧。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泾利;徐丽;邢蓝田;罗安湘;邓秀芹;段毅;赵阳;吴应忠;;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和长8油层组流体过剩压力特征与油气运移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12期
2 王明磊;刘玉婷;张福东;李君;杨慎;邵丽艳;;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定量分析[J];矿物学报;2015年03期
3 姚泾利;赵彦德;邓秀芹;郭正权;罗安湘;楚美娟;;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控制因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年04期
4 姚宜同;李士祥;赵彦德;陈世加;路俊刚;;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地区长7致密油特征及控制因素[J];沉积学报;2015年03期
5 张君峰;毕海滨;许浩;赵俊龙;喻廷旭;赵达;耿昀光;;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借鉴意义[J];石油学报;2015年02期
6 尤源;牛小兵;冯胜斌;王芳;王成玉;李卫成;;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特征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7 曹U
本文编号:2629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2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