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黄骅坳陷中南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19:36
【摘要】:黄骅坳陷是渤海湾盆地内一个比较有勘探前景的含油气坳陷,资源量丰富,但是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油气的勘探影响巨大,为了探明深层油气储存情况,对黄骅坳陷地区的研究开始深入到石炭-二叠系地层,研究区是坳陷中南部地区。首先就是要对研究区进行层序地层学方面的分析研究,从而在层序地层格架里分析判断沉积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然后进行研究区有利油气储集相带的预测,为研究区的深层油气探索提供参考。明确坳陷内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研究地层的沉积特点,利用层序地层学以及沉积学理论,对黄骅坳陷中南部石炭-二叠系的层序地层进行综合研究,通过识别层序界面,对研究区层序地层进行准确的划分,将黄骅坳陷中南部C-P系划分成6个三级层序,其中Sq1包括石炭系本溪组和太原组下部地层,Sq2包括太原组上部地层,Sq3包括整个山西组,Sq4相当于下石盒子组,Sq5包括上石盒子组,Sq6相当于石千峰组,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根据已经建立好的层序地层格架,判断沉积相类型以及分析其分布特征,区域内主要发育以下3种沉积相类型:障壁型海岸相沉积、三角洲相沉积和河流相沉积。其中,Sq1和Sq2主要发育障壁型海岸相沉积;Sq3、Sq4和Sq5主要发育三角洲相;Sq6主要发育河流相。综合单井和联井沉积相分析,绘制出黄骅坳陷中南部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平面图。利用层序地层格架内分析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将沉积储层同油气分布联系起来,结合前人研究相邻区域的成果为参考,认为障壁岛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是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据此做出黄骅坳陷中南部石炭-二叠系的有利油气储集相带预测。
【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图


图0.1研究技术路线图

黄骅坳陷,构造位置


黄骅坳陷中南部构造位置图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洪流;赵贤正;朱筱敏;金凤鸣;董艳蕾;王余泉;朱茂;郑荣华;;隐性前积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地震沉积学特征——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肃宁地区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5期

2 陆诗文;张道勇;任瑞峰;赵艳丽;周振乾;蒋文才;;基于测井资料的W13东块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及对比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13年02期

3 吕大炜;赵洪刚;李增学;刘海燕;王平丽;赵学升;满毅;宁文峰;;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晚古生代古地理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2年04期

4 单衍胜;张金川;李晓光;王龙;葛明娜;;辽河盆地东部凸起太原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及有利区预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崔维平;杨玉卿;;利用测井资料识别重力流沉积及意义[J];岩性油气藏;2011年05期

6 李三忠;索艳慧;周立宏;戴黎明;周均太;赵峰梅;卢异;蒲秀刚;楼达;吴奇;焦倩;;华北克拉通内部的拉分盆地: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结构构造与演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邵龙义;肖正辉;汪浩;鲁静;周俊;;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聚煤模式[J];地质科学;2008年04期

8 刘长江;桑树勋;陈世悦;张守鹏;黄华州;;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纪沉积作用与储层形成[J];天然气工业;2008年04期

9 范昆;张林炎;周新桂;黄臣军;;济阳坳陷上古生界烃源岩生烃演化特征[J];海相油气地质;2008年01期

10 刘金萍;耿安松;卢家烂;李文斌;;黄骅坳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颜照坤;黄骅坳陷古近纪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2 陈强;鄂尔多斯西南缘下古生界岩相古地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方超;大港油田中南部上古生界沉积相分析及储层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刘为;大港油田中南部上古生界沉积相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3 高武斌;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应力场与油藏分布关系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罗衍灵;临清坳陷上古生界油气资源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祝新政;黄骅坳陷上古生界砂岩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董威;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南屯组层序地层学及沉积相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宫萍萍;环渤海湾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8 唐雪芹;基于地震属性分析的沉积相划分[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3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33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6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