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辽西及外围中生代山间盆地(群)盆地分析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0-04-26 10:44
【摘要】:位于燕山东段的辽西地区,NNE向线性裂陷盆地集群式嵌布在EW向断块隆起之上,它们是形成于中晚侏罗世、演化至早白垩世、终结于晚白垩世的中生代盆地群——辽西中生代盆地群。其形成的驱动力是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对华北克拉通的破坏,研究认为,华北克拉通破坏发生于中晚侏罗世(108~155Ma),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及岩石圈部分减薄可能在早白垩世(130~120Ma)。破坏的深层表现是克拉通东部陆块由厚的克拉通低地温“稳定大陆型岩石圈”,转变为薄的高地温“活动大陆型岩石圈”,使东部陆块克拉通属性逐渐丧失。浅部构造响应则以伸展作用为标志,表现为松辽-辽西-北华北/渤海湾裂谷系盆地的形成和变质核杂岩的出现等,体现了由挤压向伸展、由EW向向NNE向构造体制与盆岭格局的转变。松辽-辽西-渤海湾/北华北盆地是构成中国东部大陆富含油气资源的大型中-新生代裂谷盆地,它们彼此之间具有成生联系,按充填盆地的地层层序,辽西地区盆地在下位,为赋存于区域隆起带上的中生代山间残留盆地,地质调查与研究表明烃源岩及油苗、油气显示均现于地表或浅地表,例如在喀左四官营子盆地露头发现油砂级原油油苗,在凌源牛营子煤矿区,很多煤井普遍存在从煤层中渗出少量原油的情况;松辽盆地在中位,渤海湾盆地在上位,油气藏均深陷于地下千米-数千米之下。根据构造与沉积演化,将辽西中生代盆地群厘定为早中生代(T-J)盆地群、晚中生代早期(K_1)盆地群,其中包括T-K_1的穿时性盆地。晚中生代早期盆地群(K_1)沿NNE向呈隆坳相间的雁列;地质调查与研究表明,辽西中生代盆地群侏罗系、下白垩统具有优越的生储盖组合的生油、成油条件,且确认了北票组、九佛堂组、沙海组为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即在研究区盆地群中,北票组、九佛堂组及沙海组存在与否是盆地综合评价的物质基础;根据区域构造条件、沉积相条件、生储盖组合条件、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等综合分析,确认了喀左-建昌盆地、阜新-义县盆地、凌源盆地、金岭寺-羊山盆地为油气评价综合指标条件的优势盆地。
【图文】:

位置,丘陵,海拔,位置区


图 1-1 研究区位置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低山、丘陵为主,局部为高原。低山丘陵海拔500~1000m±,向东、向南递变为海拔 100~200m±的丘陵。

燕山造山带,台褶带,松辽,裂谷盆地


图 2-1 研究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修改自马寅生,2008)研究区现代地质构造位置位于燕山造山带/台褶带东段,NNE 向松辽-辽西-渤海湾裂谷盆地中部(索艳慧等,,2012)。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俊;;鲜水河断裂带虾拉沱盆地性状特征初探[J];四川地震;1988年02期

2 储澄;;试论湖南晚燕山运动[J];湖南地质;1988年04期

3 C.S.Hutchison;项光;;东南亚的第三纪盆地——迥异的构造成因和海面变动造成的地层相似性[J];海洋地质译丛;1988年01期

4 刘光鼎,冯福

本文编号:2641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41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b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