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致密砂岩气储层渗吸作用研究
【图文】:
图 1-1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1.3.3 创新点(1)研究了致密砂岩气藏岩心渗吸机理,分析不同类型致密砂岩储层渗吸滞动特征及主控因素,给出了渗吸置换量及稳定时间规律曲线。(2)测定致密砂岩气藏岩心水锁伤害程度,给出了水锁伤害规律及水锁伤害程限指标。
图 2-1 苏里格气田地区划分图2 岩样基础参数测试2.1 储层物性特征苏里格地区盒 8 段储层具有非常典型的致密砂岩特征,盒 8 段储层砂岩的孔隙度分范围为 4%-12%,平均为 7.8%,渗透率的主要分布范围为 0.01mD-1.0mD,平均为813mD,因此,苏里格地区盒 8 段储层为低孔-低渗储层。盒 8 上亚段砂岩的渗透率一般在 0.01mD-1.0mD,平均为 0.774mD;孔隙度一般在1 %-19.2 %,平均值为 10.1 %,其中约有 75%的砂岩孔隙度低于 10%,17%的砂岩孔度分布范围在 10%-12%,占比最少的是孔隙度大于 12%的砂岩,约为 8%。盒 8 下亚段砂岩的渗透率一般在 0.01mD-10mD,平均为 1.921mD;孔隙度一般在2 %-16.1 %,,平均值为 9.2%,其中约有 74%的砂岩孔隙度低于 10 %,18%的砂岩孔隙分布范围在 10%-12%,占比最少的是孔隙度大于 12%的砂岩,约为 9%。对于取得的苏里格气田盒 8 段储层研究区块的 12 块天然岩心,使用孔渗联测仪根据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E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睿哲;姜振学;高之业;李宜润;张昆;张醒初;宁传祥;;页岩储层组构特征对自发渗吸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7年01期
2 飞达;;渗吸疗法特色治疗——巧博士《一元按摩店》如虎添翼[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4年02期
3 飞达;;渗吸疗法特色治疗——巧博士《一元按摩店》如虎添翼[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4年03期
4 王晶;;渗吸疗法特色治疗——巧博士《一元按摩店》如虎添翼[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3年10期
5 ;渗吸疗法特色治疗——巧博士《一元按摩店》如虎添翼[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3年11期
6 吴应川;张惠芳;代华;;利用渗吸法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技术[J];断块油气田;2009年02期
7 屈雪峰;雷启鸿;高武彬;张龙;何右安;王博;;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储层岩心渗吸试验[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2期
8 张新旺;郭和坤;李海波;;基于核磁共振致密油储层渗吸驱油实验研究[J];科技通报;2018年08期
9 李帅;丁云宏;吕焕军;张彬;余芳;石善志;;一维两相同向渗吸模型的求解方法[J];断块油气田;2017年01期
10 周万富;王鑫;卢祥国;潘赫;王婷婷;韩大伟;;致密油储层动态渗吸采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蔡建超;赵春明;谭吕;郁伯铭;郭士礼;潘中华;;低渗油藏毛细渗吸的分形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蔡建超;Cheng Chulin;胡祥云;;单裂缝沉积岩石轴向渗吸实验和理论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周雯菁;陆业昌;董金凤;李学丰;;液/气界面对连续三相流体自发渗吸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月英;吕爱民;姚军;;基于离散裂缝模型的裂缝性介质渗吸作用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5 张星;毕义泉;汪庐山;任占春;;低渗透砂岩油藏渗吸规律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权;王为民;苗盛;;岩芯渗吸机理的核磁共振成像及弛豫时间谱研究[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7 李爱芬;王桂娟;何冰清;韩文成;付帅师;;低渗裂缝地层渗吸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规律研究[A];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8 胡志明;祝志敏;高树生;郭和坤;熊伟;单文文;;砾岩油藏水驱采油机理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韩大伟;大庆外围致密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研究及试验效果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2 孟庆帮;裂缝性油藏自发渗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3 李继山;表面活性剂体系对渗吸过程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6年
4 沈安琪;致密油藏渗吸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5 刘国栋;造纸涂层材料自渗吸行为机制及理论建模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6 陈金生;不同变质程度含瓦斯煤渗吸效应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蔡建超;基于分形理论的低渗油藏若干输运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耿博仑;合水地区长8储层压裂液渗吸驱油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2 魏一兴;苏里格致密砂岩气储层渗吸作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3 贡皓霜;煤粉堆积孔道润湿性及床层渗吸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4 吴文俊;致密储层表面活性剂渗吸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5 李晓;低渗透油藏波动辅助渗吸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6 宋俊强;表面活性剂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渗吸—驱油效率的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7 刘峻嵘;基于渗吸影响的致密储层润湿性评价方法[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8 刘敦卿;压裂液微观渗吸与“闷井”增产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9 吴润桐;致密油渗流实验及开采方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10 濮御;致密储层静态渗吸规律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本文编号:2660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6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