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图文】:
第一章 引言分析认为该区前陆盆地发育阶段复杂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导致其具有两套完全不同含油气系统。前陆盆地山前逆冲带地区由于逆冲推覆构造发育,沉积地层厚度大,地韵律结构明显,发育多套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处于生成石或者天然气阶段,以构造圈闭为主;然而其它地区地层埋藏浅,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低处于生成生物气阶段,构造活动相对较弱,以地层岩性圈闭为主(图 1-1)。
相似的原始长度 16.3±0.9μm;②径迹长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短,最终的于径迹所经历的最高温度;③地质历史时期新的径迹不断地产生,使得每总的热演化历史中的不同阶段部分(Gleadow et al.,2002)。合借助于最终测试的裂变径迹单矿物年龄、长度及地质背景可以开展时间历史模拟研究。Laslett et al.(1987)在 Green et al.(1986)的磷灰石退火上提出了平行和扇形退火模型;Crowley et al.(1991)利用新的磷灰石裂新评价了 Laslett 扇形退火模型,,认为该模型与实际结果拟合度高;Ketcha9,2005)针对成分复杂的磷灰石又提出了多组分退火模型,在热演化模拟广泛的应用。图 1-2 是三种典型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历史模拟结果,a 代抬升过程,对应的径迹年龄较大、长度较长,长度呈现集中单峰状分布;匀缓慢的抬升,径迹长度也呈单峰状分布,但是分布范围明显变广;c 反的冷却抬升,最终测试的径迹年龄是混合年龄,径迹长度分布范围广且呈由此可见,最终模拟出的热历史演化曲线代表了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亮;韩二斌;朱礼春;曾昌民;范秋海;吴坤;曹养同;焦鹏程;;塔西南坳陷古新统阿尔塔什组蒸发岩沉积旋回特征及控制因素探讨[J];地质学报;2015年11期
2 胡健;王铁冠;陈建平;崔景伟;张斌;师生宝;王晓梅;;塔西南坳陷周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J];石油学报;2015年10期
3 任战利;崔军平;郭科;田涛;李浩;王维;杨鹏;曹展鹏;;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抬升期次及过程的裂变径迹分析[J];科学通报;2015年14期
4 任战利;崔军平;李进步;王继平;郭科;王维;田涛;李浩;曹展鹏;杨鹏;;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奥陶系构造-热演化史恢复[J];地质学报;2014年11期
5 王强;彭平安;曾建;邹艳荣;于赤灵;张宝收;肖中尧;;叶城凹陷柯东1井凝析油及柯克亚原油的油源分析[J];地球化学;2014年05期
6 桑洪;曹养同;朱礼春;张华;张亮;姚佛军;曾昌民;焦鹏程;姜红;梁华;;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蒸发岩沉积初探[J];古地理学报;2014年04期
7 李世臻;康志宏;邱海峻;孟苗苗;冯志刚;李士超;;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成藏模式[J];中国地质;2014年02期
8 郭群英;李越;张亮;曾昌民;郭峰;王峰;;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白垩系沉积相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4年02期
9 莫午零;林潼;张英;易士威;王东良;张亮;;西昆仑山前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J];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04期
10 何碧竹;焦存礼;许志琴;刘士林;蔡志慧;李海兵;张淼;;不整合结构构造与构造古地理环境——以加里东中期青藏高原北缘及塔里木盆地为例[J];岩石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聪;西昆仑山铁克里克地区新生代构造隆升及沉积响应[D];浙江大学;2015年
2 廖林;西昆仑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沉积响应[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继超;塔里木西南坳陷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形成有利烃源岩的环境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孟艳宁;青藏高原西部构造隆升的碎屑裂变径迹研究—对西昆仑山前盆地及札达盆地的剖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72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7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