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澳大利亚D区煤层气储层地质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21:12
【摘要】:煤层气D区块位于澳大利亚S盆地,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D区块煤层气主要发育在Wallon亚群,该地层内发育2套煤层组:J煤层组和T煤层组,从上到下可进一步细分出K、M、W、A、UT、C六套煤层。随着D区块煤层气的大规模开采,为了有效动用煤层气可采储量,提高经济开发效益,有必要针对D区块储层特征开展细致分析研究。本文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和室内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调研和前人研究成果,以D区块煤层气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煤层划分与对比,测井曲线标准化,储层物性参数分析以及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建立等方面工作。首先建立煤层气地层等时地层格架,基于大煤层划分结果,进一步细分煤层组和单煤层,明确各煤层的厚度与空间接触关系。接着对测井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标准化,随后结合岩心室内分析化验资料,分析煤层的含气量、渗透率、灰分-湿度等参数的影响因素,厘清煤层含气量与煤层埋深、灰分-湿度与岩芯密度、测井密度与岩芯密度,煤层渗透率与埋藏深度等参数的表征关系,确定出煤层的测井密度截取值2.03g/cm~3。最后通过整理上述工作成果,建立了D区块煤层气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测井分层结果和地震解释分辨率下的层位趋势面,建立了构造-层面模型;利用煤储层物性参数分析的结果建立属性模型,包括密度模型、含气量模型、灰分模型、湿度模型、渗透率模型等;最后利用体积法计算了目的层地质储量。本文研究结果既能为D区块煤层气的开发提供合理的地质依据,还能为地质条件类似的工区提供有益借鉴,具有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亚斐;张遂安;吴峙颖;;基于地质多元统计分析的煤层气含量建模方法——以沁水盆地南部某区块3号煤层为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年02期

2 苏付义;煤层气储集层评价参数及其组合[J];天然气工业;199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汪岗;古交区块石炭二叠系含煤层气系统[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 袁学旭;多煤层含气系统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3 王勃;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及有利区块预测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4 罗金辉;煤层气运移LBM模型与井间干扰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5 窦新钊;黔西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杨兆彪;多煤层叠置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作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郑得文;煤层气资源储量评估方法与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肖;滇东老厂矿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甜点区段优选[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2 封伟;煤田测井曲线综合对比在子长矿区勘探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6年

3 张瑞;煤层气储层的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王文胜;随机建模在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3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73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