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通道中液体流动特征及接触角分子动力学模拟
【图文】:
图 1-1 微结构尺寸与相对应的生物体系物质图Fig 1.1 microstructure size and corresponding biological system material graph在经典力学中,一般认为固体表面的液体分子与固体表面的相对运动速度为零即无滑移边界条件假设[3-5]。近年来,随着微纳米测试技术、微纳米科技及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者发现无滑移边界条件假设在某些情况下不再成立,,即边界滑移在许多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如在纳米级光滑通道的疏水壁面[6-10],甚至是亲水壁
由于实验和观测的手段及技术的限制,对于微纳米尺度下的研究,大部分仍集中在微米级别,纳米尺度下液体流动特征的实验研究论发展的步伐,理论结果需要实验结果的进一步验证。米液体流动国内外研究进展纳米液体流动特性实验及理论研究,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及国外学者针对纳米液体流动特性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调研,对当前纳米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纳米液体流动国内研究进展纳米液体的流动特性,国内学者开展以一些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利用以“纳米液体流动特性”作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到的相关文献按照学科划在动力工程、材料科学、力学、航空航天科学工程以及石油天然气工程状况随年份变化的特征如图 1-2 所示。从图 1-2 中可以看出,我国针对特性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状况整体上呈现为:随着年份的增加研究的断增加。到现在为止,2017 年的纳米液体流动特性研究数量最多为 32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E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朝;李明远;林梅钦;朱子涵;马彦琪;;利用表面电势表征砂岩储层岩石表面润湿性[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2 郭瑞生;魏强兵;吴杨;胡海豹;周峰;薛群基;;材料表面润湿性调控及减阻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5年01期
3 邓超;杨丽;陈海军;杨谋存;朱跃钊;;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4年10期
4 李战华;郑旭;;微纳米尺度流动实验研究的问题与进展[J];实验流体力学;2014年03期
5 宋付权;刘禹;王常斌;;微纳米尺度下页岩气的质量流量特征分析[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4年02期
6 刘鹏;王业飞;张国萍;王桂杰;郭茂雷;陈庆国;程利民;;表面活性剂驱乳化作用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年01期
7 曹知红;肖自锋;易红亮;谈和平;;耗散粒子动力学中施加无滑移边界条件的新方法[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年01期
8 黄延章;杨正明;何英;王学武;骆雨田;;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的非线性渗流理论[J];力学与实践;2013年05期
9 万海艳;;一种微管中启动压力梯度测量方法[J];力学与实践;2013年03期
10 胡海豹;鲍路瑶;黄苏和;;纳米通道内液态微流动密度分布特性数值模拟研究[J];物理学报;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臻;生物膜—硅纳米孔阵列光学传感器及药物筛选系统的构建[D];浙江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箫;微纳米尺度下单相和两相流体流动特征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年
2 徐筱林;碳纳米管从碳纤维表面剥离机制分子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朱长军;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及数学描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2年
本文编号:2682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8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