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区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20:47
【摘要】:贵州岑巩区块页岩气勘探目的层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是该层系我国压裂点火成功的极少数页岩气区块之一,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目前,对该层系的勘探开发总体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由于页岩储层的岩性及孔隙结构比较复杂,可压性影响因素较多,导致页岩气储层综合评价困难,因此本文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了储层综合测井评价,为后期页岩气储层的压裂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本文利用地质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首先建立了岩性识别交会图版,并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电成像测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岩性识别;然后利用经验公式法、改进?1gR法和多元测井曲线回归法等方法,建立了储层参数计算模型;再通过小波变换法对裂缝发育层段进行了识别,并统计了裂缝参数;又通过高压压汞实验数据对核磁T2谱进行标定,计算孔隙结构参数及储层孔隙结构分类;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完成了储层分类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可压裂指数计算模型;最终结合储层分类评价和可压性评价结果优选压裂层段,完成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交会图版法能较好的区分页岩、泥岩、砂岩、灰岩4大类岩性,但对硅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硅质页岩和页岩的区分不太明显,而改进BP神经网络法岩性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0%。通过对TX1井及TM1井牛蹄塘组测井计算的储层参数与岩心分析数据进行对比,相关性在0.61~0.86之间,平均相对误差在0.07%~0.28%之间,证明计算模型可靠性高。通过统计裂缝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小波阈值去噪和提取小波高频属性,能够较好的识别出泥页岩裂缝发育层段。牛蹄塘组页岩孔隙度分布在1%-5%之间,微观孔径主要分布在0.01-10μm,主要发育有机质孔和矿物粒间孔,尺度一般大于1.0μm的微裂缝发育段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能较好。将总含气量、孔隙度、总有机碳含量、有效厚度、脆性矿物含量、渗透率和最大孔喉半径作为页岩气储层分类评价参数,而岩石脆性、脆性矿物含量、有机碳含量、黏土矿物含量、断裂韧性和水平地应力作为可压裂性评价参数,完成了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评价,微地震监测结果显示压裂施工后裂缝在井眼附近较为发育,说明可压裂性评价结果较为准确。
【图文】:
图 1.1 研究区构造与地层发育特征[5]Fig.1.1 Study area’s structural and stratigraphic features1.2.2 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研究现状近年来,除常规测井系列外,国外各大油田的技术团队采用了多种成像测井方法对页岩气储层进行评价和研究,,如贝克休斯公司的成像测井(STAR&CBIL)、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及井壁取芯仪等;斯伦贝谢公司的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声波扫描测井、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CMR);哈里伯顿公司的岩性测井、成像测井(XRMI&CAST)、超低渗透地层渗透率测量仪测井、核磁共振测井(MRIL)和 X 射线衍射分析仪测井[16]。我国的页岩气勘探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常规油气藏评价技术及测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自然伽马、补偿中子、密度、声波时差、双侧向电阻率、自然伽马能谱、阵列感应电阻率、阵列声波、元素俘获、核磁共振及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等测井系列,在页岩气测井评价中十分常用[16]。① 页岩气储层岩性测井识别目前,通常用于预测泥页岩岩性的测井曲线有自然伽马、补偿中子、密度、声波时差、双侧向电阻率、铀、钾等。Mohseni P(2010)利用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测井识别
图 1.2 技术路线图Fig.1.2 Technical road map作量及创新性工作量要工作量统计如下表 1.1 所示:表 1.1 论文主要工作量统计表Table1.1 The main workload statistics主要工作量统计内外文献 90 余篇 裂缝特征参数柱状图 料收集整理 4 口井 吸附等温线分类图 测井交会图版 6 个 毛管压力曲线分类图 络岩性识别图 2 张 储层分类评价成果图 测井计算模型 10 个 储层可压性评价成果图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P631.81
【图文】:
图 1.1 研究区构造与地层发育特征[5]Fig.1.1 Study area’s structural and stratigraphic features1.2.2 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研究现状近年来,除常规测井系列外,国外各大油田的技术团队采用了多种成像测井方法对页岩气储层进行评价和研究,,如贝克休斯公司的成像测井(STAR&CBIL)、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及井壁取芯仪等;斯伦贝谢公司的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声波扫描测井、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CMR);哈里伯顿公司的岩性测井、成像测井(XRMI&CAST)、超低渗透地层渗透率测量仪测井、核磁共振测井(MRIL)和 X 射线衍射分析仪测井[16]。我国的页岩气勘探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常规油气藏评价技术及测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自然伽马、补偿中子、密度、声波时差、双侧向电阻率、自然伽马能谱、阵列感应电阻率、阵列声波、元素俘获、核磁共振及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等测井系列,在页岩气测井评价中十分常用[16]。① 页岩气储层岩性测井识别目前,通常用于预测泥页岩岩性的测井曲线有自然伽马、补偿中子、密度、声波时差、双侧向电阻率、铀、钾等。Mohseni P(2010)利用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测井识别
图 1.2 技术路线图Fig.1.2 Technical road map作量及创新性工作量要工作量统计如下表 1.1 所示:表 1.1 论文主要工作量统计表Table1.1 The main workload statistics主要工作量统计内外文献 90 余篇 裂缝特征参数柱状图 料收集整理 4 口井 吸附等温线分类图 测井交会图版 6 个 毛管压力曲线分类图 络岩性识别图 2 张 储层分类评价成果图 测井计算模型 10 个 储层可压性评价成果图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P631.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正国;陈祉霖;董晓斌;方秋明;冯博;李厚霖;李一腾;;基于测井曲线特征和矿物组分的油页岩储层岩性识别方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年32期
2 王彬;汤勇;王军;;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页岩气储层分类[J];科技和产业;2015年10期
3 司马立强;温丹妮;闫建平;谭美琳;邓浩阳;;泥页岩储层可压裂性分析及压裂高度预测方法研究[J];测井技术;2015年05期
4 张军华;黄广谭;李军;杨勇;杜玉山;;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震有利储层预测[J];特种油气藏;2015年05期
5 钟光海;谢冰;周肖;;页岩气测井评价方法研究——以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5年04期
6 王珂;张荣虎;戴俊生;郇志鹏;田福春;;低渗透储层裂缝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5年02期
7 王勇军;罗利;甘秀娥;余广艺;陈邦定;;低孔渗储层核磁共振孔隙结构评价方法与应用[J];测井技术;2015年01期
8 熊镭;张超谟;张冲;谢冰;丁一;韩淑敏;;A地区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4年03期
9 罗超;刘树根;孙玮;冉波;王世玉;杨迪;白志强;叶sズ
本文编号:2682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8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