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断块注氮气吞吐选井方法及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图 2.1 R68 断块 S2-8 顶面构造图 图 2.2 R68 断块 S2-10 顶面构造图Fig. 2.1 Top surface structural map of S2-8 Fig. 2.2 Top surface structural map of S2-图 2.3 H3 井生产动态 图 2.4 H3 井动液面Fig. 2.3 Production dynamic of H3 Fig. 2.4 Dynamic liquid level of H3该井位于 R3 北块,该断块是一四面受断层所夹持的封闭小断块。该井 2011 月新投开井,钻遇 S2-104-9油层 8.8m,下 60 方电泵至 2000m,初期日产液 31.2t产油 17.1t,含水率 45%,动液面 1093m,生产 15d,严重供液不足,后期日 8.4t,日产油 5.2t,含水率 37%,动液面 1720m。2011 年 10 月补孔 S2-84-5油.5m,,2012 年 3 月补孔 S2-81-3油层 15.2m,2012 年 4 月补孔 S2-97油层 3.4m, 56 泵至 1600m,初期均获得较高产能。由于 S2-8 和 S2-9 有比较宽阔的边水区02040608010002040602011/9 2013/1 2014/6 2015/10含水率/%日产量/t日期日产液日产油含水率05001000150020002011/9 2012/10 2013/11 2014/1动液面/(m)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5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铁光;;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挖潜研究[J];中国石油石化;2016年S2期
2 杨博;;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开发的实践及认识[J];石化技术;2017年04期
3 孙鹏;;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策略研究[J];化工管理;2015年24期
4 劳斌斌;刘月田;屈亚光;李雷;胥小伟;;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策略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0年03期
5 张惠文;陈明淑;李志刚;张公明;侯光宗;陈金峰;;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年17期
6 陈晨;李明;;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7期
7 唐万举;江汉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S3期
8 李卫兵;崔秀敏;;中渗复杂断块油藏细分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年08期
9 徐永春;;复杂断块油藏不同类型失控储量潜力计算方法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04期
10 黄旭;屈艳玲;王海波;周川;;复杂断块油藏潜力研究与挖潜[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怀忠;王东林;王翊超;李云鹏;刘东成;;黄骅坳陷复杂断块油藏立体评价技术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册)[C];2015年
2 黄鹏;廖保方;徐波;张杰;李晓革;;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构造解释与储层精细预测一体化技术研究-以南堡油田A构造为例[A];中国石油学会2017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3 秦培锐;;海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应用[A];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刘振强 通讯员 种占良 陈蓉;大港复杂断块油藏评价技术国际领先[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代俭科 程会明;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成效显著[N];中国石化报;2012年
3 李兵 通讯员 张明波;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开采添利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孙克;破解复杂断块油藏的稳产难题[N];中国石化报;2005年
5 通讯员 李江辉 梁子波 记者 孙明河;“长眼”的钻头会从一个油层钻进另一个油层[N];科技日报;2011年
6 李江辉 梁子波记 孙明河;“长眼”钻头顺利完成油层间穿越[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7 熊敏 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厂长;油田效益开发的“变”与“不变”[N];中国石化报;2016年
8 李英;巧注水开启低效井提速开发之门[N];中国石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学良;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张守松;渤海湾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方案优化设计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申茂和;用动态资料分析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特性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江春明;大庆太190地区复杂断块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李继红;复杂断块油藏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6 张淑娟;复杂断块油藏相控储层建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7 陈路原;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1年
8 李胜彪;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地质综合评价及调整治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奕人;复杂断块注氮气吞吐选井方法及注采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孙莹;复杂断块油藏层系内多油层均衡注采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3 梁鹏;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注水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王秀伟;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改善水驱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5 王刚;河间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综合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顾维森;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套管柱强度优化设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7 吴艳;丘陵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建模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7年
8 李宏远;异常高压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有效注水开发政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9 赵鹏飞;利71-74块剩余油分布及开发调整方案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10 陈晨;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描述与分布规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84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8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