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里雅斯太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东北端的马尼特坳陷,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粗碎屑、相变快等特点,在下白垩统发育多套油层,勘探开发前景较为乐观,从北到南划分为北洼、中洼及南洼三个洼槽带。前人的研究多是对南洼槽的区域地质特征或其某一方面展开的,对中-北洼漕内部单一油藏的深入剖析与综合研究很少,对区内重要的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更少。H区作为中-北洼槽主要油气产区之一,由于研究区的地层划分结果与南洼漕及相邻凹陷不一致,构造系统解释不合理,导致勘探开发方案与实际钻井、注水见效差异大。如今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真实情况如何,构造组合及沉积相类型对油气成藏有什么影响,油气成藏模式是什么样的,勘探前景怎样,开发调整措施如何制定等等,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该区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沉积学等理论知识,在深入研究H区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等地质特征之后,建立了主产区目的层的储层预测模型、三维地质模型,研究了该区控制油气成藏的构造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过程,总结了主要油气成藏模式和剩余油横纵向分布特征;最后利用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成果,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同时开展主产区综合调整措施优选。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引进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井震联合方法,应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进行H区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地层对比结果表明应将前人笼统划为腾一段的油层组,细分为腾一下段、阿I+II段、阿III段及阿IV段等5个含油层系。2、采取层位自动追踪、多线联合解释、三维立体显示等多种地震解释手段,由点-线-面完成研究区构造解释,平面上断层展布特征细分为四组类型,剖面上组合样式也较多,构造圈闭形态多样,以交叉断块、复杂断块为主。凹陷在早白垩世之后经历了快速沉降期、稳定沉降期、回返期、消亡期四期主要变化阶段。3、根据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及其参数结合测井相研究,综合判断H区腾一下段及阿尔善组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沉积相两种类型。研究区阿Ⅳ段沉积期经历了两次湖退和两次湖进,形成阿Ⅳ2、阿Ⅳ4两套较厚储集层,腾一下段以湖相沉积为主,为研究区最重要的烃源岩及区域盖层。4、筛选出腾一段、阿尔善组的优势属性瞬时频率属性和均方根属性,再应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预测模型,从储层预测模型中可以获得沉积微相、砂体分布、油气成藏面积等地质特征,最后依据前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区主产油层的四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阿Ⅳ1砂组的下生上储式砂体侧倾尖灭构造-岩性成藏模式在本区取得突破。5、在前期综合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建模软件使其三维可视化,建立了研究区的岩相模型,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属性模型,结合生产资料对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6、联合应用储层预测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可以使地质特征三维可视化,使研究区的地质认识更全面,更透彻。综合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联系实际生产情况,在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的同时,完成了H区提高采收率的措施调整方案。H区是典型的复杂断块低孔、低渗油田,本文研究中所用的高分辨率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预测、及相控建模等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思路和方法可推广应用到类似油田。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E327;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昆;鲍玉杰;张少清;冯国良;;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油气成藏特征[J];石化技术;2015年07期
2 吴永平;郑广全;冉丽君;孟学敏;陈宝新;;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精细地层对比及应用[J];地质找矿论丛;2015年02期
3 张学伟;杨俊生;袁静;吴永平;郑广全;;库车拗陷迪那气田古近系苏维依组储层精细划分对比研究[J];地质与资源;2015年03期
4 赵贤正;柳广弟;金凤鸣;黄志龙;卢学军;孙明亮;丁修建;陈哲龙;;小型断陷湖盆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与分布模式——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为例[J];石油学报;2015年06期
5 周玉娟;高海仁;吕敏;弓虎军;;二连盆地阿拉达布斯凹陷南洼槽阿尔善组储层特征研究[J];地下水;2015年01期
6 张秀丽;姜岩;郝兰英;王彦辉;郭亚杰;孙雨;;密井网条件下随机地震反演及其在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年05期
7 韩冬;;二连盆地赛汉乌力吉凹陷腾一段储层特征分析[J];地下水;2014年05期
8 秦刚;;YJ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9 汪勇;阳和华;桂志先;;基于地震属性技术的储层预测研究——以胜利油田单56区块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7期
10 赵莹彬;马立祥;谢丛娇;马奎祥;郭发军;;内蒙古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坡折带粗砾斜坡扇沉积特征[J];地质与资源;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忠平;盐湖盆地相控砂体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2 吴征;米登中低孔渗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及剩余油挖潜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小陈;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腾格尔—阿尔善组层序地层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2 孙敏;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中洼的地层厘定及构造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吴家文;油田高含水期综合调整措施优化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
本文编号:
2691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9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