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作用下油页岩孔隙结构及渗透特征演化规律研究
【图文】:
太原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定具有控制作用;另一方面对油页岩中孔隙、裂隙的生成及演化规律有较大影响[121-124],从而影响油页岩热解产物的运移。本章通过对抚顺、新疆两地油页岩 X-射线衍射分析及TG-FTIR-MS 联用分析,研究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矿物成分变化及产物生成规律,作为油页岩孔隙结构演化及流体运移规律的分析基础。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比性与一致性,本文所有实验所用油页岩样品均采自新疆吉木萨尔和抚顺东露天矿两地(如图 2-1),且平行实验所用样品均取自同一块体。其中抚顺油页岩采样点距地表 400m,属新生代第三纪计军屯组,陆相湖泊沉积,,沉积厚度 70-200m 呈薄层状产出,深褐色、褐色或淡黑色;新疆油页岩来自于吉木萨尔县石长沟矿(山坡露天矿),属二叠统芦草沟组,构造简单,,主要为泻湖相堆积,矿体厚度 18.80-63.20m,矿体形态以纹层、页理状构造为主,灰黑色或灰色,局部呈透镜状。
太原理工大学实验前,将新疆及抚顺油页岩分别破烘干。烘干后的样品一部分用作热解特性管式炉加温,加热设备如图 2-2。其主要度≤1600°C,恒温精度±1°C,真空度≤温度(100°C,200°C,300°C,400°C,保温 4 小时使其充分热作用,用作 XRD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内最大油页岩项目新疆开建[J];新疆化工;2012年02期
2 赵帅;孙友宏;刘世畅;李强;;高压工频热解扶余油页岩的温度场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3期
3 吴超;;浅析新疆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13期
4 王丹;任洋洋;王明;闫红旭;顾强;靳嘉铭;杨文雪;刘云义;裴彦淞;郭洪范;;油页岩有氧干馏过程的机理研究[J];当代化工;2018年02期
5 陈丽;付强;王桂英;谢小银;孔丽;孙纯国;;油页岩的开发与应用现状[J];石化技术;2018年01期
6 张春明;;油页岩特征及制油技术[J];化工设计通讯;2018年09期
7 魏毅;;油页岩勘探开发现状及进展[J];智能城市;2017年10期
8 朱煜凯;张宇哲;;国外油页岩资源的利用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6年01期
9 王忠鑫;;油页岩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2015年07期
10 肖英杰;张晓雷;陈利鹏;杨亚龙;;准噶尔盆地油页岩资源赋存特征及开发前景[J];煤矿现代化;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白文翔;孙友宏;郭威;李强;;吉林农安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先导试验工程[A];第十九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孙友宏;邓孙华;郭威;李强;刘世畅;贾瑞;;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技术与先导试验工程[A];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2017年钻探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3 陶树;汤达祯;许浩;;全球油页岩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贺君玲;赵占银;王建东;李淑梅;;吉林省油页岩开发利用前景[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5 曲祖俊;李友初;张金常;田照军;;积极开发油页岩资源,保持矿井的可持续发展——油页岩反采技术研究与实践[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姜鹏飞;唐胜利;;桦甸油页岩热解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2017年钻探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7 李昭;刘丽虹;;松辽盆地北部油页岩资源研究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8 肖平;鹿换龙;;抚顺西露天矿油页岩工业性质的研究与评价[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9 杨阳;孙友宏;李强;;高压-工频电加热原位裂解油页岩的试验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戴安妮 龙秋莲;国家油页岩开采研发中心成立[N];中国石化报;2018年
2 记者 吴昊;国家油页岩资源调查与评价分中心正式启动[N];中国矿业报;2019年
3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徐银波;油页岩的价值[N];中国矿业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栾哲 赵广欣;唤醒沉睡的宝藏[N];吉林日报;2018年
5 王丹丹 张交东;我国提速油页岩勘探与开发[N];中国矿业报;2018年
6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张家强 徐银波;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初探[N];中国矿业报;2018年
7 本报特派记者 何琳娣 王子阳;让油页岩资源“活”起来[N];吉林日报;2017年
8 记者 周长庆 张颖;民企众诚集团扛起我国油页岩原位开发探索重任[N];经济参考报;2017年
9 记者 金文革 通讯员 路孝平;提交油页岩资源储量逾150亿吨[N];中国矿业报;2013年
10 记者 金晓明;北票市阜矿集团整体开发油页岩资源项目成功签约[N];朝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军;温度作用下油页岩孔隙结构及渗透特征演化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2 李得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分析[D];长安大学;2018年
3 王倩;依兰、桦甸及龙口油页岩有机质结构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4 石剑;沥青作为中间产物的油页岩热解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5 蒋绍妍;我国主要油页岩矿区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6 林兰忻;外热式固定床中油页岩热解的内构件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7 耿毅德;油页岩地下原位压裂—热解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8 何里;近临界水原位提取油页岩内部有机质模拟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9 姜海峰;油页岩与生物质菌糠热解特性及其共热解催化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10 周怀荣;移动床油页岩炼制过程建模、模拟分析与系统集成[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坤桐;蒙古国油页岩热解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迁移特性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9年
2 齐双瑜;辅助油页岩微波加热的纳米压裂前置液体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3 李姿;油页岩注蒸汽原位开采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4 张坤;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段有机质富集特征[D];吉林大学;2018年
5 王克兵;柴北缘团鱼山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条件[D];吉林大学;2018年
6 徐川;茂名盆地古近系油柑窝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聚集条件[D];吉林大学;2018年
7 郝云峰;油页岩废渣细粉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8 王跃;煤和油页岩共热解特性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年
9 杨红霞;油页岩粉尘着火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10 陈文希;电化学强化A/O-MBR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D];东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91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91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