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凹陷南部致密砂岩油气勘探潜力与目标优选
【图文】:
指明下步勘探方向。(4) 致密砂岩油气藏类型分析在烃源岩排烃史恢复的基础上,结合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试,确定主要成藏时期恢复成岩史和孔隙度演化史,确定储层致密化的具体时间,进而明确本区致密砂岩油藏的类型与分布。(5) 目标区优选结合地震相和精细储层反演结果,预测有效储层的分布,优选有利的目标区。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本次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精细油源对比,查明油气来源和经发现的油气藏的对应关系,找出有效烃源岩的分布和发育范围及特征;对源岩分布成熟特征及生排烃强度进行研究;再从储层微观特征和成岩作用的分析入手,预测致砂岩成岩阶段和成岩相的展布。然后借助流体包裹体与均一温度预测致密砂岩油气成期次,同时通过储层致密化进程分析确定储层致密的时间,最后叠合沉积相图、成岩图和孔隙度等值线图,预测有效储层的分布。探讨油气成藏期与储层致密化时间的匹关系,明确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精细储层反演确定有利砂空间展布,优选有利目标区。
图 1.1 工区位置图域地质特征河坳陷西部凹陷南部地区勘探面积约 1500km2,凹陷内有辽河最大的生烃洼陷,是一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含油气凹陷。历经 40 年的勘探开发,完钻千口更不胜枚举,实现了多套含油气层系在平面上叠加连片,纵向上相互叠置的从储量分布来看,中浅层常规油气藏勘探程度已然很高,碎屑岩勘探必须转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万斌;吕正祥;刘家铎;曹烈;;川西中侏罗统致密砂岩次生孔隙成因分析[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2 刘绍军;卢双舫;张亚金;黄文彪;;次生孔隙带预测新技术及其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的应用[J];沉积学报;2011年02期
3 谢其锋;周立发;何明喜;;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类型及次生孔隙成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邹才能;赵政璋;杨华;付金华;朱如凯;袁选俊;王岚;;陆相湖盆深水砂质碎屑流成因机制与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J];沉积学报;2009年06期
5 孟元林;王又春;姜文亚;张景军;刘德来;牛嘉玉;孙洪斌;施尚明;古团;修洪文;;辽河坳陷双清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孔隙度演化模拟[J];古地理学报;2009年02期
6 蒋凌志;牛嘉玉;张庆昌;徐国民;孟元林;肖丽华;;渤海湾盆地深部有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J];地质论评;2009年01期
7 孟元林;姜文亚;刘德来;牛嘉玉;孙洪斌;肖丽华;施尚明;修洪文;;储层孔隙度预测与孔隙演化史模拟方法探讨——以辽河拗陷双清地区为例[J];沉积学报;2008年05期
8 姜振学;林世国;庞雄奇;王杰;;两种类型致密砂岩气藏对比[J];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03期
9 李晓光;陈振岩;;辽河坳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特征探讨[J];古地理学报;2006年02期
10 李会军,吴泰然,吴波,朱雷,郭光立;中国优质碎屑岩深层储层控制因素综述[J];地质科技情报;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697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9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