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下古生界优质烃源岩成烃生物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13
【图文】:
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逡逑陷经历了地质历史最早的造山运动四堡运动,形成了深部的褶皱基底,在新元古逡逑代早期晋宁运动后形成裂陷,开始接受海相沉积并形成了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逡逑寒武统牛蹄塘组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下古生界生储盖组合;在中志留世末期坳逡逑陷区经历了造山运动广西运动,导致黔南坳陷东部雪峰地区结束海相沉积并转入逡逑隆升阶段,形成了泥盆纪的生储体系;在印支运动后随古特提斯洋消亡和新特提逡逑斯洋后退的影响,坳陷区结束逐渐海退进入到陆相盆地发育阶段;侏罗世后期燕逡逑山运动坳陷区进一步挤压变形,形成了现今的构造形貌。喜山运动使得黔南大部逡逑分地区遭受抬升和剥蚀。由于受到多期强烈的构造变形影响,沉积盖层褶皱冲段,逡逑油气后期受到破坏,使得这类海相残留盆地的油气勘探受到制约(王伟锋等,逡逑2014)。逡逑
峰山隆起和黔中隆起,西南部与罗甸断陷相接,面积约为30000km2(宁飞等,逡逑2009;王伟锋等,2014)。黄平凹陷位于黔南坳陷东北方向,该凹陷呈菱形状,面逡逑积约为3800km2邋(图2.2.2)。黔南坳陷经历了多期的构造演化,中元古代末期坳逡逑9逡逑
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逡逑底部是黑色的硅质灰岩。九门冲组多处含晶洞、裂隙、灰岩缝合线和沥青。黄页逡逑1井取样岩芯厚度约54m,岩性为泥页岩到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出现。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月华;;浅谈川东下古生界油气的早期聚集[J];天然气工业;1987年03期
2 陶洪兴;;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相标志的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年01期
3 宋子季;张维吉;;陕西眉县——蓝田间下古生界斜峪关群的建立[J];陕西地质;1987年01期
4 章泽军;;用有限应变测量恢复地层初始厚度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J];地质论评;1987年06期
5 许保桐;;上海地区的震旦系及下古生界[J];上海地质;1987年04期
6 陈霞;华北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储集性[J];中国岩溶;1988年S1期
7 牟泽辉;我国下古生界及震旦系油气勘探前景研讨会[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8年01期
8 刘开时;;初析川中川南过渡带下古生界之穿刺构造[J];天然气工业;1988年03期
9 朱扬明;塔里木盆地北缘下古生界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J];地质地球化学;1989年03期
10 赵锡奎;乐山—龙女寺隆起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和条件[J];石油实验地质;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钦;;对赣西北下古生界页岩气勘探工作的一些认识[A];第三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4年
2 郑秀娟;于兴河;黄兴文;赵德力;严永新;;塔东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环境与构造-沉积一体化模式[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王晓锋;刘文汇;徐永昌;郑建京;;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气源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郑建京;王晓锋;史宝光;;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主力烃源的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度(第15届)学术论文汇编——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C];2016年
5 史蔚林;;下古生界高演化区烃源岩干酪根透射光-荧光鉴定与反射率测量新方法[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吴健生;王家林;郝天珧;陈冰;张新兵;;环渤海湾地区残留下古生界分布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郑建京;王晓锋;史宝光;;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主力烃源的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4)[C];2015年
8 王震亮;王爱国;于红岩;魏丽;张丽霞;王念喜;冯强汉;王勇;;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机理[A];第八届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9 姚秀莲;王云鹏;;英买力地区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及储层分布研究[A];第八届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10 孟元林;罗宪婴;肖丽华;殷秀兰;;黄骅坳陷下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运聚时空分布[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丁建国 通讯员 崔延民;下古生界礁滩相地震勘探技术获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黄祺茗 杨雯;“穿针引线”下古生界[N];中国石油报;2015年
3 江其勤 马中良 曹婷婷;我国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空间广阔[N];中国石化报;2013年
4 江其勤;石勘院启动一项国家“973”项目[N];中国石化报;2012年
5 郑和荣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总地质师;南方地区下古生界是最有利领域[N];中国石化报;2013年
6 马竣 赵瑞刚;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获高产气流[N];中国石化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江其勤;为“塔河之外找塔河”提供依据[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记者 滕艳 通讯员 曹雪晴;崂山断隆带海相下古生界是首选油气远景区[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9 马献珍 李国锋 杨晓艳;鄂尔多斯油气田“开犁”新层系[N];中国石化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马献珍 通讯员 李红;华北油气:治理千口井 增产两亿方[N];中国石化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秀娟;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下古生界层序格架与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雍自权;济阳坳陷孤岛潜山下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和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3 孙玮;四川盆地元古宇—下古生界天然气藏形成过程和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4 冯斌;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构造、储层及成藏特征[D];浙江大学;2009年
5 曾维特;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与分布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6 梁家驹;四川盆地川中—川西南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差异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7 郭庆;靖边气田西侧下古生界风化壳岩溶储层及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李斌;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黄文明;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孙巍;兴安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下古生界锆石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笛;我国南方下古生界优质烃源岩成烃生物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9年
2 焦鹏;湘西北地区上元古界—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D];中南大学;2013年
3 王延龙;车西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运移动力学条件及成藏模式[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4 王媛媛;延长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气层识别及气层分布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李彦婧;延长探区下古生界储层流体特征研究及其成藏意义[D];西北大学;2012年
6 李苗春;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4年
7 李梦杰;召51、苏77区块下古生界马家沟组马五段储层特征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8 赵晓东;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流体动力演化及对下古生界成藏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4年
9 王佳;湘鄂西、渝东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袁海锋;济阳坳陷桩西埕岛过渡带下古生界古潜山储集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49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4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