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LNG槽罐车泄漏—燃烧耦合演化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21:10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矛盾的日益突出,液化天然气(LNG)在各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作为LNG陆路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槽罐车运输以其方便、快捷等优势不断得到推广,但在其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燃烧与爆炸事故时有报道,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不良社会影响。LNG槽罐车泄漏燃料一旦着火,往往使槽罐车进入“泄漏→燃烧→热反馈→槽罐内升温升压→强化泄漏”的事故链演化过程,易造成较大危害。本文围绕槽罐车泄漏并引发燃烧的事故工况,针对泄漏燃烧将形成槽罐车被持续加热、继而可能引发罐内升压爆炸的危险情形,并基于我国典型LNG槽罐车工况,建立了其“泄漏-燃烧”耦合发展模型,研究了泄漏相态、储罐充装率和泄漏孔径对该类泄漏事故演化过程的影响特性,为LNG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科学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液相泄漏时,储罐一旦形成发生“泄漏-燃烧”耦合过程,往往导致泄漏速率与燃烧反馈热流之间“正反馈”发展过程,易造成LNG储罐压力突然急剧升高爆炸的危险;气相泄漏时,相同外界环境条件下,罐内压力不易升高,发生罐体超压失效可能性较低。此外,低充装率储罐在泄漏初期阶段危险性较高,而对于高充装率储罐,其最终可达峰值压力往往更大。另外,泄漏孔径是影响储罐泄漏特征的最重要且复杂参数之一,在一定孔径范围和充装率条件下,储罐内可达峰值压力随孔径的增大而主要呈减小趋势,然而,在90%充装率条件下,当泄漏孔径为70mm和80mm时,却形成明显高于其它工况的储罐峰值压力,且在大孔径泄漏条件下快速达到,体现了此时的高超压爆炸危险性。最后,在LNG槽罐车泄漏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时,不应盲目靠近施救,需根据泄漏类型做出审慎的救援策略,外界火灾热辐射对罐体的反馈作用不容忽视,尽快灭火对罐体降温以降低罐内压力是关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E88
【图文】:

示意图,液相,罐车,示意图


逑2.2液相泄漏子模型逡逑对于火灾环境下一个水平放置的卧式LNG罐车发生泄漏,如图2.2所示,当逡逑圆形泄漏小口位于罐车底面时,因罐内液面高于小孔位置,发生液相泄漏。逡逑u逦L邋逦^逡逑/" ̄ ̄m逦m ̄pTtTTm逦m ̄\逡逑〈u逦—邋JP邋?逡逑BBSSSBX逡逑卜管r逡逑图2.2邋LNG罐车液相泄漏示意图逡逑液相泄漏时,仅液相区域纯液体泄漏出储罐,液面处液体蒸发出的蒸气补充逡逑到罐内的气相区,气相和液相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根据伯努利方程,液相泄漏逡逑质量速率计算如下:逡逑V/=JEKzM逦(2.1)逡逑V邋Pi逡逑Pm邋=邋pv邋+邋PigH逦(2.2)逡逑v,=逦IlgH邋+邋^^S逦(2.3)逡逑V逦Pi逡逑^leak-l邋=邋^d,I^PlVl邋=邋Q邋/^P/a逦 ̄^邋2i^逦(2.4)逡逑V逦Pi逡逑式中,rhteaJC_!为液体泄漏质量速率,kg/s;邋J为泄漏口面积,m2;邋v/为液体逡逑泄漏速率,m/s;逦为泄漏口处压力,Pa;逦为外界环境压力,pa;邋pv为罐内逡逑气相区压力

示意图,闪蒸,示意图,储罐


界向储罐输入热量是均匀的,忽略罐壁与介质的温度差异,且相变仅发生在气液逡逑交界面处,即罐内液相与气相之间的相变传热传质模式仅为表面闪蒸和蒸发,如逡逑图2.4所示。逡逑((逡逑I邋Liquid邋J逡逑图2.4罐内LNG闪蒸示意图逡逑这时蒸气温度与储罐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一致,可达到暂时的瞬态平衡,此时,逡逑基于能量守恒可得:逡逑(mlCpJ邋+邋mvCp,y邋)^邋=邋Q-逦(2.15)逡逑故,逡逑手上^^逦(216)逡逑dt邋mlCpJ+mVCp,y逡逑17逡逑

泄漏火,火灾蔓延,热量,蒸气云


而形成大面积火灾事故。逡逑LNG泄漏火灾事故主要为4种类型,即池火灾、喷射火、蒸气云爆炸和沸逡逑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BLEVE),见图3.1。当LNG罐车发生介质大量泄漏时,逡逑如果泄漏的液体未发生快速气化,则会沿地面形成液池,一旦遇到火源就会被点逡逑燃而引起池火灾。喷射火是因为加压气体从裂口高速泄漏喷出形成射流扩散,当逡逑达到燃烧浓度范围,遇明火则形成了喷射火。蒸气云爆炸指的是大量液化气体蒸逡逑气积聚形成云团,一旦蒸气云团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且遇明火就会发生蒸气爆炸逡逑事故。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BLEVE)指的是当压力容器受到外界热量作用,逡逑使容器材料耐压性能下降,并突然破坏发生瞬时破裂,容器内的过热液体或液化逡逑气体突然释放并被引燃,形成巨大火球导致爆炸发生。虽然池火灾和喷射火的直逡逑接伤害影响没有蒸气云爆炸和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慧;;亚马尔项目首条LNG生产线正式投产[J];现代企业;2017年12期

2 Patrick Janssens;;LNG燃料应用:尽管挑战重重 依然前景无限[J];中国远洋海运;2017年06期

3 ;美国LNG出口继续破纪录[J];煤气与热力;2017年05期

4 ;新加坡发布第一项LNG加注标准[J];煤气与热力;2017年08期

5 贾维远;;LNG装卸码头[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8年07期

6 王芳;;焦炉煤气制LNG项目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J];山东化工;2016年24期

7 王同吉;徐静静;赵金睿;曹佳璐;;大型LNG储罐预冷方案对比研究[J];石化技术;2016年11期

8 吴晓宁;;LNG液化厂防爆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J];石油科学通报;2016年03期

9 刘爱虢;朱悦;李鹏超;陈保东;曾文;康桂文;;应用LNG的通用飞机动力系统[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10 万忠;王佳颖;刘涛;;LNG船用于轴系校中的船体变形计算分析[J];船舶与海洋工程;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英春;井帅;郝丽娟;;焦炉煤气制LNG技术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A];2015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汤蒙菲;孙燕;杨竹莹;;杭州内河航运LNG动力发展战略规划SWOT分析[A];2015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3 汪雪良;顾学康;胡嘉骏;徐春;;大型LNG船波激振动模型试验研究[A];2013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4年

4 焦巍;夏力;李忠杰;项曙光;;LNG冷能利用方案的本质安全性评价[A];2009中国过程系统工程年会暨中国mes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宗斌;郑惠平;尚巍;徐文东;;LNG冷能价值核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A];第七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明煌;江衍煊;;LNG船舶进出台中港[A];2010年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艳春;王美波;陈欣;张慧芳;芦存财;;LNG大型低温储罐内罐设计[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刘小健;范佘明;;双桨双舵LNG船的航向稳定性研究[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费东;韦生;陈哲;田雷;吕志军;;浅谈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的低温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开发[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1年

10 申传文;廖丽华;叶士禄;亢健荣;;我国天然气净化和液化(LNG)方法以及应用前景探讨[A];第四届全国低温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忠设 张建民;沿海化工大省LNG建设如火如荼[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刘永清;首座百万吨级LNG工厂成功运行[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原诗萌;LNG汽车前景初探[N];中国科学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军;LNG:雪上加霜 苦盼春来[N];中国化工报;2015年

5 李劳君;全球新建LNG投资今年将达1030亿美元[N];中国石化报;2019年

6 通讯员 王亦轩 耿晓娟;华港内蒙古LNG工厂顺利进气投产[N];中国石油报;2019年

7 通讯员 张可可;2019上海LNG论坛成功举办[N];中国远洋海运报;2019年

8 记者 张舒雅;亚洲将成未来全球LNG需求增长主动力[N];中国石油报;2019年

9 单静;卡塔尔成巴基斯坦LNG长期交易领跑者[N];中国石化报;2019年

10 陆雨林;阿根廷LNG出口“首秀”[N];中国石化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利富;大型LNG储罐基础隔震与晃动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杨帆;LNG真空多层绝热管道输送及安全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3 乔国发;影响LNG储存容器蒸发率因素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王冰;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战略储备体系构建与LNG中继站建设[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严春妍;LNG储罐用9Ni钢的焊接性及其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王向楠;LNG储罐隔震设计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7 林树潮;LNG储罐变曲率摩擦摆隔震与罐壳结构预应力施工仿真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8 俞志东;铁路罐式箱LNG运输振动三分相蒸发计算模型及安全评估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

9 饶文姬;利用LNG冷能与低温太阳能的新型联合动力循环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周淑霞;沼气液化制取生物质LNG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胤妤;LNG显色标记及在透明硅胶体模中弥散规律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2 项莉;LNG槽罐车泄漏—燃烧耦合演化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3 杨媛;水龙井LNG加气站项目的安全风险控制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4 卢嘉伟;LNG管内流体诱导振动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5 占中来;基于LNG冷能的海水淡化实验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

6 刘元库;LNG加注系统设计及关键元件分析[D];东北大学;2015年

7 钟易谋;宜宾LNG汽车应用推广研究[D];西华大学;2018年

8 王禹;液舱晃荡对LNG蒸发量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9 刘凤阳;复合材料LNG车用气瓶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10 梁文娟;针对LNG客车的运营管理系统及相关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57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57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0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