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横山—靖边地区上古生界储层特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荣才,彭军,吴朝容;陆相盆地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划分和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2001年02期
2 操应长,姜在兴,夏斌,杨伟利,张家震;声波时差测井资料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界面的方法、原理及实例[J];沉积学报;2003年02期
3 李祥辉;王成善;金玮;冉波;;深海沉积理论发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J];沉积学报;2009年01期
4 方少仙;侯方浩;杨西燕;何江;沈昭国;乔琳;阎荣辉;;鄂尔多斯盆地内部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下亚段砂岩中的风暴岩[J];沉积学报;2011年01期
5 曾洪流;;地震沉积学在中国:回顾和展望[J];沉积学报;2011年03期
6 杨仁超;王秀平;樊爱萍;韩作振;赵娟;王言龙;;苏里格气田东二区砂岩成岩作用与致密储层成因[J];沉积学报;2012年01期
7 陈全红;李可永;张道锋;金栓联;郭艳琴;庞军刚;袁珍;;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太原组扇三角洲沉积与油气聚集的关系[J];中国地质;2010年02期
8 林畅松,张燕梅,刘景彦,庞保成;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储层预测[J];地学前缘;2000年03期
9 王建伟,鲍志东,陈孟晋,孙粉锦,刘锐娥,赵密福,孙全元;砂岩中的凝灰质填隙物分异特征及其对油气储集空间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为例[J];地质科学;2005年03期
10 孙卫;史成恩;赵惊蛰;赵蕾;;X-CT扫描成像技术在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_2储层为例[J];地质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国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物源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魏虎;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微观结构及对产能影响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刘小洪;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研究与孔隙成岩演化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4 曹红霞;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沉积中心迁移演化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高辉;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卫宏;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62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6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