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村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特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图文】:
图 1-1 技术路线图3.3 主要工作量论文依托于导师的课题进行,前期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查阅国内外相献 100 余篇;观察和描述了研究区 2 口井(XLA101-1,XLA102-1)的岩心,照片约有 300 张;观察和鉴定了薄片 20 余块,拍摄照片百余张;收集了研究区 98 口井井数据、10 余口井的录井数据,并将其数字化;编制了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图、单井柱状图、砂体连井对比剖面图、沉积相连井对比剖面图共 23 张;砂层组为层单元岩等厚图、砂地比等值线图各 9 张,沉积微相平面图 5 幅等图件。
图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刘华,2009)表 2-1 新立村老区沙二下亚段开发现状表(口) 39 采出程度(%) (口) 24 动液面(m) (t/d) 1054.3 水井总井数(口) (t/d) 93.6 水井开井数(口) %) 90.7 日注水平(m3) 油(t/d) 3.9 年注水量(104t) t) 2.8 累注水量(104t) t) 120.9 平均单井日注(m3/d) %) 0.48 累积注采比 征
图 2-2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地层发育特征图系平原组(Qp)区少有分布,主要发育土红色、土黄色粘土及砂质粘土,夹粉砂层,底部少量砾石。系组(Nm):与下伏馆陶组为假整合或整合接触关系,泥岩地质体。因其育有结核、泥质条带及石膏,下部岩性较上部(Ng):与东营组呈区域不整合接触,主要为细砾岩夹多状砂岩薄层在馆陶组下部发育;上部则为泥质粉砂岩。系(Ed):上部主要发育的为泥质粉砂岩;中部主要发育的;而下部主要发育的是泥岩。先呈正粒序,之后出现反粒序水沉积相。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会文;;今日新立村[J];东方企业家;1994年04期
2 朱江平;;不想顶天 只想立地——记辽宁新宇集团总裁、新立村党支部书记魏保威[J];农村工作通讯;1999年11期
3 焦立学;;新立村靠水致富三年迈出三大步[J];黑龙江水利;1986年05期
4 颜克发;彭福田;柳建平;王晓亮;党祝庆;;新立村桃园施肥现状及养分状况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5年06期
5 ;新立村—新世纪的新跨跃[J];求知;2001年04期
6 ;天津新立村人民公社简史[J];历史教学;1959年01期
7 韩连滨;;东营凹陷新立村油田断层特征及封闭性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8期
8 ;天津市东丽区新立村小学[J];天津教育;2014年08期
9 张春丽,王永生;村官刘玉伟[J];党建与人才;1999年12期
10 王立;;小山村亮起了路灯[J];农村科学实验;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方少仙;沈昭国;侯方浩;吴江;杨西燕;吴正;阎荣辉;;鄂尔多斯盆地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下亚段石英砂岩类中的风暴岩及沉积环境再造[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赵静;张金岩;陶明华;万珊;张晓芳;王婧雅;;束鹿凹陷沙三下亚段泥灰岩段生物群特征及古环境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彭勇民;黄捍东;边树涛;罗群;李群;刘敬强;;东濮凹陷文138断块沙二下亚段层序地层[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费伟伟 刘华新 程远州;新立村“立新”记[N];人民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徐顺东 通讯员 马妮娅;牢记嘱托,决胜全面小康[N];广西日报;2018年
3 常亮 本报记者 郭小宇;35年的精彩“柿”界[N];吉林农村报;2017年
4 记者 杨君;申长友到联系点陈庄镇新立村、刁口乡调研[N];东营日报;2017年
5 本报通讯员 田立民;新立村旧貌换新颜[N];秦皇岛日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覃理 本报通讯员 覃蔚峰 李红军;新立村:倾力打造“醉美乡村”[N];广西日报;2012年
7 朱长春 姜中柏 本报记者 李广武 吕瑞东;新立村“立”起来了[N];吉林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杜伟静;新立村蹊跷的“高额粮补”[N];大庆日报;2010年
9 王洪德邋记者 张宏建 丛中笑;新立村农民外出打工形成三个群体[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10 陈广钧邋刘洋;平安乡新立村 村务透明赢民心[N];盘锦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军锷;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富集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彭丽;济阳坳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湖相泥页岩岩相非均质性及控制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3 张春明;山东惠民凹陷临南地区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沉积相与储集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张建国;济阳坳陷始新统沙三下亚段湖相细粒沉积岩成因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聪;新立村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2 王伟;舍女寺地区沙一下亚段沉积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刘霞;渤海湾盆地渤中1/2区东二段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4 陈家乐;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三下亚段灰质泥岩识别及分布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5 张桓;大柳泉地区沙三中、下亚段油气成藏期断层垂侧向封闭性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6 李专;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亚段低渗透储层分析[D];长江大学;2016年
7 华晓琴;商三区沙二下亚段地层精细划分与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王文楷;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四下亚段优质储层形成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真;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10 沈春光;临13断块沙二下亚段精细油藏描述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2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6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