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带环形隔板和基础隔震圆柱形储液罐的动力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5 21:26
【摘要】:大型立式圆柱形储罐是构建国家油气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设施之一,其主要的特点是容积大、罐壁薄。但以其自身的刚度和延性来抵抗地震的作用,则不能确保储罐的安全,易遭受火灾、爆炸等毁灭性灾害。基于现有的研究进展,本文选取带环形隔板和基础隔震的刚性储液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隔板与基础隔震的综合防护机制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于带环形隔板的流体区域,通过流体子域法、分离变量法和振型叠加法,求得带环形刚性隔板圆柱形储液罐中流体晃动的固有频率和模态。选取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基础隔震的装置。将速度势函数代入到自由液面方程,并利用流体自由晃动模态的正交性和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带环形刚性隔板和基础隔震储液罐的动力响应方程。根据带刚性隔板和基础隔震的储液罐的地震响应结果,详细地讨论了隔震支座周期大小、隔板大小和隔板位置对储罐减震效果的影响。(2)基于带刚性隔板储罐中流体速度势的求解方法,得到带弹性隔板储罐中流体速度势函数的解。将速度势函数代入到弹性隔板的动力学方程和自由液面波高方程,并根据等效力学原则,建立带环形弹性隔板和基础隔震储液罐的等效力学模型。根据带弹性隔板和基础隔震的储液罐的地震响应结果,详细地讨论了隔震支座周期大小、隔板大小和隔板位置对储罐减震效果的影响。(3)引入广义坐标以扩展自由液面波高和速度势,包括Stokes-Joukowski势。基于流体子域法,创新地提出一种求解Stokes-Joukowski势的方法。根据自由液面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边界条件,建立带多层刚性环形隔板储液罐的动力响应方程。利用ADINA软件得到的数值结果,验证了该动力响应方程的正确性。根据俯仰激励下的响应结果,详细地讨论了隔板参数和俯仰激励频率对储液罐动力响应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E972
【图文】:

日本,储罐,灾害,圆柱形


图 1.1 日本 Tokachi-oki 地震引发储罐火灾Figure 1.1 Tank fire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in Tokachi-oki, Japan图 1.2 日本 311 大地震引发的储罐爆炸Figure 1.2 Tank explosion caused by the 311earthquake in Japan大型立式圆柱形储罐的主要特点是容器体积较大、罐壁厚度较小,凭借本身的刚度和延性则不能确保储罐在地震等灾害下的安全。当遇到地震等灾害,储罐易发生火灾、爆炸等毁灭性的破坏[2]。如图 1.1 所示,在 2003 年发生于日本的Tokachi-oki 地震中,一些大型立式圆柱形储罐因罐中液体大幅晃动引起储罐破坏

储罐,大地震,日本


图 1.1 日本 Tokachi-oki 地震引发储罐火灾Figure 1.1 Tank fire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in Tokachi-oki, Japan图 1.2 日本 311 大地震引发的储罐爆炸Figure 1.2 Tank explosion caused by the 311earthquake in Japan大型立式圆柱形储罐的主要特点是容器体积较大、罐壁厚度较小,凭借本身的刚度和延性则不能确保储罐在地震等灾害下的安全。当遇到地震等灾害,储罐易发生火灾、爆炸等毁灭性的破坏[2]。如图 1.1 所示,在 2003 年发生于日本的Tokachi-oki 地震中,一些大型立式圆柱形储罐因罐中液体大幅晃动引起储罐破坏

足式


带环形隔板和基础隔震圆柱形储液罐的动力响应研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下,大型立式圆柱形储液罐所遭受的灾害主要包括[5]:(1)储罐侧壁的破坏:其破坏的主要形式分别为在罐壁下面部分的“象足式.曲”(图 1.3),罐壁上面部分的 “菱形褶皱”(图 1.4)。对于“象足式.鼓曲”现象的原,国内外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专家认为是由于轴向.应力和环向.应力联造成的破坏,另一部分专家认为是地震作用力导致立式储罐罐壁.失去稳定,进产生这种破坏现象。“菱形折皱”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储罐侧壁的轴向压应力超过许用压应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勇,唐家祥,江宜城;地震中房屋基础隔震对室内浮放设备的防护作用[J];振动与冲击;1998年04期

2 郭天德,段碧霞;建筑基础隔震的动力分析法[J];应用力学学报;1992年03期

3 傅育安;基础隔震工程概述[J];工业建筑;1987年12期

4 傅育安;;基础隔震工程的回顾与展望[J];工程抗震;1987年03期

5 ;建筑抗震方法——基础隔震[J];住宅科技;1989年10期

6 N. Forell M. Walters;傅育安;;房屋基础隔震在美国的实施[J];世界地震工程;1989年01期

7 鲁风勇;李爱群;张志强;黄镇;毛利军;张富有;;宿迁钟吾初级中学科技楼基础隔震加固设计[J];江苏建筑;2016年06期

8 张香成;于羊羊;赵军;尹卫红;麻永建;杨崇慧;俞晓明;;钢筋混凝土框架基础隔震数值模拟[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9年05期

9 吴应雄;林友勤;黄净;郑国琛;;不同支座布置下复合基础隔震结构隔震性能试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7年06期

10 李万润;郑文智;杜永峰;李慧;;基础隔震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Ⅰ):系统设计[J];地震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昆;李黎;朱宏平;符蓉;;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建筑结构最大位移反应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周中一;曹万林;王卿;董宏英;张建伟;;农村基础隔震砌体结构房屋振动台试验[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3 叶鑫;陶忠;陈伟;;昆明某小学教学楼基础隔震分析[A];《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Ⅱ[C];2016年

4 王依群;刘全余;李辉;;基础隔震框架结构的二维模型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建强;丁永刚;李大望;;摩擦摆基础隔震上部偏心结构地震反应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雷静雅;罗登贵;;多层建筑基础隔震的减震效果分析[A];新世纪观测技术发展及防震减灾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秦乃兵;赵亚敏;;结构竖向TMD与基础隔震联合减震体系研究[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杜永峰;王亚楠;李慧;;TMD-基础隔震混合控制体系随机响应分析[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沙千里;韩淼;许乐;贺宇龙;绳雯;;U型钢板-Ⅰ型铅棒复合限位器力学性能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10 李永刚;鲁显金;杨少辉;;结构被动控制方法综述[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刘洁秋 黄兴伟;强震无人死亡,“幸运”并非偶然[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燕斌;固结体系独塔斜拉桥基础隔震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2 李延涛;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基础隔震与结构控制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杨宇;双向地震作用立式储罐基础隔震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4 文波;配电楼—电气设备系统的地震反应及减震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5 胡紫东;考虑支座相关性的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可;基础隔震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张子翔;考虑竖向力效应的叠层橡胶支座力学模型及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8 王向楠;LNG储罐隔震设计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成龙;带环形隔板和基础隔震圆柱形储液罐的动力响应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2 汤旭;框架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及易损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3 秦攀;基础隔震RC框架结构的不同设计方法比较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4 贾娇娇;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摩擦滑移基础隔震系统优化设计[D];燕山大学;2018年

5 罗俊;轻钢增层混合结构基础隔震简化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6 王震;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橡胶基础隔震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7 丁沛;基于基础隔震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力学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8 张冉;不规则结构基础隔震性能研究与应用[D];安徽建筑大学;2017年

9 崔艺斌;桩土相互作用下的并联基础隔震性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刘艳光;琼北高烈度区高层住宅楼基础隔震性能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81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81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f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