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油页岩热解油气分级冷凝除尘及组分分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9 19:53
   油页岩是我国储量丰富的非常规固体化石能源,通过干馏技术能够制取与原油性质接近的页岩油,有助于缓解我国原油进口压力。然而,目前通过固体热载体干馏工艺获得的页岩油中重质组分和粉尘含量较高,阻碍了页岩油的高值化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分级冷凝技术方案,通过冷凝温度调控,促使热解油气中的粉尘和页岩油重质组分富集在高温冷凝单元,由此降低低温冷凝单元页岩油中的粉尘和重质组分含量,并实现页岩油在冷凝过程中的初步分离和提质。基于该技术方案,本论文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分级冷凝条件对热解油气除尘及组分分离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建立适用于高数浓度多分散颗粒的异相冷凝增长模型,通过该模型研究颗粒数浓度、初始颗粒粒径以及蒸气浓度对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显示,低颗粒数浓度或高蒸气浓度能够增大颗粒平均粒径,同时使粒径分布变窄。初始粒径在(1-3μm)所考察的范围内均长大到8 μm左右,该特性有利于高温油气中的粉尘脱除。由蒸气冷凝造成的蒸气消耗和热量释放会显著降低体系的过饱和度,抑制颗粒的增长。在本研究中,相对热量释放,蒸气消耗是限制颗粒进一步长大的主要因素。2.建立油页岩流化床连续热解和三级冷凝器小试装置,在第二级和第三级冷凝温度分别为16℃和-2℃时,考察第一级冷凝温度(66-247℃)对液体产物在三级冷凝器中的质量分布和组成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冷凝温度的降低同时提高页岩油和粉尘(甲苯不溶物)在第一级冷凝器的收率,证实了页岩油蒸气的冷凝对粉尘的捕集有促进作用,在本实验体系内最佳冷凝温度为158℃。在此温度下,第一级油相的收率、重质组分含量和粉尘含量分别为18.03%、75.66%和6.99%,后两级油相收率之和为81.97%,重质组分含量和粉尘含量分别为30.38%和1.83%。该结果证明了分级冷凝技术可以应用于热解油气除尘和组分初步分离。3.随第一级冷凝温度的降低,管路内沉积颗粒物的聚集形态逐步由分散转变为较小聚团并进一步形成较大聚团,在本实验体系中特征转变温度为158℃。蒸气的冷凝方式取决于蒸气在冷凝器入口与出口之间的温差:在低温差下,蒸气过饱和度低发生异相冷凝,在颗粒表面形成液膜,聚团是由颗粒之间相互碰撞形成;在高温差下,蒸气过饱和度高发生均相冷凝生成大量液滴,聚团是由液滴和颗粒相互碰撞形成。4.通过建立多组分蒸气冷凝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热解油气在冷凝过程中的组分分布规律。模型分析表明,冷凝器内的温度分布对冷凝组分具有选择性,针对所研究的热解油气组成,常压瓦斯油馏分和汽油馏分开始冷凝的温度分别为157.3 ℃和79.9℃,与实验所得的冷凝温度基本一致,可以为分级冷凝工艺中冷凝温度的选择提供指导。5.冷凝除尘-三级冷凝器串联工艺和冷凝除尘-精馏塔工艺的模拟结果表明,在产物收率接近的前提下,通过冷凝除尘-精馏塔工艺获得的产物纯度优于冷凝除尘-三级冷凝器串联工艺。在优化工艺参数下,可获得粗重油、粗常压瓦斯油和粗汽油三种产物,纯度分别为93.26%、93.43%和69.19%。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E624
【部分图文】:

干馏炉,抚顺,热解油,油洗


相比较于水洗工艺,油洗工艺主要以自身冷凝后得到的页岩油馏分为冷却逡逑介质,对高温热解油气进行冷却降温,可同时得到汽油、柴油、重油和煤气等逡逑产品。目前采用油洗的典型热解工艺为Galoter工艺[29],如图1.2所示,温度为逡逑470-490邋°C的热解油气从转筒干馏炉进入到除尘室除尘,靠自然沉降去除较大逡逑的固体颗粒,然后进入到串联的两级旋风分离器中进一步去除细颗粒物。经过逡逑除尘后的热解油气进入到湿式净化系统中,用重油油洗热解油气,使部分重油逡逑和夹带的大部分细颗粒物从热解油气分离出来。剩余的气体进入到分馏塔中,逡逑可得到中-重页岩油和煤油馏分

工艺油,水洗工艺,干馏炉,抚顺


邋22逡逑Water邋pipeline逦邋Main邋air邋pipeline邋Air邋pipeline邋Gas邋pipeline邋Mixture邋of邋oil邋and邋water邋pipeline邋邋Oil邋pipeline邋逡逑图1.1抚顺干馏炉水洗冷凝回收系统t28]逡逑Figure邋1.1邋Water邋wash邋recovery邋system邋of邋Fushun邋retort逡逑1.邋Chimney;邋2.邋Regenerative邋furnace;邋3.邋Retort;邋4.邋Collecting邋tube;邋5.邋Sludge邋collector;邋6.逡逑Scrubbing邋column;邋7.邋Gas邋blower;邋8.邋Cooling邋tower;邋9.邋Water邋cooling邋tower;邋10.邋Measuring邋tank;逡逑11.邋Holding邋tank邋of邋furnace;邋12.邋Scrubbing邋sink;邋13.邋Cooling邋sink;邋14.邋Water邋tank;邋15.邋Oil邋tank;逡逑16.邋Pump邋of邋furnace邋for邋water邋seal;邋17.邋Pump邋of邋furnace邋for邋coolingwater;邋18.邋Air邋blower;邋19.逡逑Pump邋for邋collecting邋sludge;邋20.邋Scrubbing邋pump;邋21.邋Pump邋for邋cooling邋water;邋22.邋Pump邋of邋water逡逑and邋oil;邋23.邋Water邋cooling邋sink邋of邋furnace.逡逑相比较于水洗工艺

示意图,分级冷凝,生物油,示意图


这些典型组分富集至相应的冷凝器中。该分级冷凝系统由三级列管式换热器和逡逑两级电捕焦油器构成,每一级出口温度分别为102、129、77、77和18邋°C,如逡逑图1.3所示。根据对五级油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析,发现相比于后三级,前逡逑两级收集到的液体馏分中水含量和酸值明显减少,水不溶物、甲醇不溶物、热逡逑值、粘度明显增加,同时富集了邋80%的左旋葡聚糖。311丨等[18,37]采用了冷凝温度逡逑分别为300、100、0和-20邋°C的四级冷凝装置,发现该冷凝系统能够有效地将逡逑水分和有机酸物质从生物油中分离出来,超过90%的小分子物质,例如乙酸,逡逑酮类和水,集中在0。<:冷凝器中。小分子有机物易发生老化反应,将这部分物逡逑质从生物油中分离出来,可以显著改善其他组分的稳定性[22]。剩余的生物油馏逡逑分的成分主要是沸点较高、平均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其热值较高,可以作为逡逑替代液体燃料的原料[2G]。王其于等[38]探索了煤在固定床上高温热解得到的热解逡逑油气在三级间接换热器中的冷凝效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适合小颗粒油页岩的新型热解技术[J];科学世界;2016年12期

2 左武;金保f;黄亚继;孙宇;仲佳鑫;贾纪强;;分级冷凝回收城市污泥热解油[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3 戴贤明;陈汉平;杨海平;王贤华;何广昌;;废轮胎热解油特性及其燃烧应用[J];可再生能源;2009年02期

4 郑凯;常建民;;落叶松树皮热解油-酚醛树脂胶的固化特性研究[J];中国人造板;2007年09期

5 戴先文,赵增立,吴创之,陈勇;循环流化床内废轮胎的热解油化[J];燃料化学学报;2000年01期

6 郭晓娟;张于峰;李峰;马洪亭;;废弃印刷线路板热解油的分析[J];石油化工;2008年07期

7 张志霄,池涌,高雅丽,严建华,阎大海,岑可法;废轮胎热解油的成分分析及二次热解反应[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8 徐平平;周玉成;虞宇翔;杨科研;常建民;;耐热增韧型硼酸/热解油共改性酚醛树脂合成工艺[J];林业科学;2018年11期

9 武伟男;;废轮胎热解油脱色工艺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5年02期

10 贾相如;金保升;李睿;;温度对污水污泥流化床热解油成分影响的GC-MS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郑凯;常建民;;落叶松树皮热解油—酚醛树脂胶的固化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全翠;李爱民;;利用废电路板热解油制备碳纳米材料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张青青;宋代玉;郭伊荇;;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功能化含氮多级孔碳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在热解油精炼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4 赵红芳;鲍卫仁;曹青;吕永康;;SBA-15负载Mo、Co催化剂对木屑与废轮胎共热解油性质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厚洋;王翠苹;李刚;杨林;;橡胶/塑料添加秸秆共热解制油及GC-MS分析[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燃烧学专辑[C];2014年

6 刘永刚;杨力;张长森;黄飞;张瑞芹;;热解油模型化合物甲醇的蒸气转化制氢[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饶雅洁;我国开发一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0年

2 实习生 胡华英;玉米秸秆又有新用途[N];科技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邵文杰;还天空蔚蓝[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油页岩热解油气分级冷凝除尘及组分分离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9年

2 范钦臻;油砂热解及油砂沥青在超声作用下的反应性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3 韩振南;高含水含氮生物质废弃物双流化床解耦燃烧基础及工业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4 王慧;废轮胎热解油的资源化利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唐初阳;影响生物质和煤共热解油产率和品质的机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

6 焦甜甜;煤低温热解油高效分离及系统集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6年

7 马川;典型溴系阻燃电子塑料的热解—催化提质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8 王文亮;木质生物质热裂解定向调控酚类化合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马蒸钊;含油污泥回转窑热固载体热解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杨帆;废旧印刷线路板热解油利用及轻质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杰;新疆油砂及其组分的性质和热解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2 窦元元;加压双流化床煤分级转化:煤热解特性主中试反应器设计[D];东南大学;2018年

3 于皓;油砂热解及产物生成特性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8年

4 赵梅杰;生物质秸秆填充废旧聚丙烯制备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5 雷晓娟;多级孔分子筛和分散型镍催化剂上木质纤维素热解的实验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年

6 叶子玮;废弃线路板粉末热解油脱溴和轻质化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8年

7 林骁驰;大型海藻生物质与稻壳共热解耦合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8 余锋;废轮胎热解油组成分布和轻馏分脱硫氮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霍婵;化学预处理对松木木屑热解油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0 王豪;轮胎热解油及其乳状液作为新型煤用浮选捕收剂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22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22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0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