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08:05
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页岩中裂缝发育情况对页岩气的保存极为重要,本文重点研究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特征,为该区页岩气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渝东南地区褶皱自北西向南东依次为隔挡式褶皱、过渡型褶皱、隔槽式褶皱。研究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历经了加里东运动、华力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山运动等构造运动。燕山期构造运动在本区作用最强烈,形成了北东向为主的构造面貌。通过对6条野外剖面和7 口井的岩心进行观察记录,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按照类型与成因可分为构造裂缝与非构造裂缝。裂缝长度以小型裂缝和中等尺度裂缝为主,裂缝宽度类型以小型裂缝为主,裂缝倾角类型以斜交缝与高角度缝为主。该区裂缝复平后走向包括NNW向、NNE向、近EW向,以NNW向裂缝最为发育。渝东南地区地表泥页岩层系裂缝以未充填为主,其次为全充填,而半充填裂缝相对较少。岩心裂缝多以全充填为主,而未充填裂缝和半充填裂缝相对较少。从充填物的类型来看,包括方解石、黄铁矿等,方解石作为主要的充填物。裂缝中方解石的δ13C与围岩的δ13C差异明显,说明裂缝中碳酸盐的溶解和沉淀是在一个没有封闭的体系内发生的,方解石的δ18O较围岩偏低,表明充填物较围岩形成于更高的温度。泥页岩裂缝形成和分布的控制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其中内因包括岩性和矿物成分、岩石力学性质、岩层厚度和有机碳含量等;外因包括构造作用、沉积成岩作用和生烃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地层压力等。分析野外裂缝分期配套、包裹体测温实验和声发射实验的研究成果,结合渝东南地区构造演化史,认为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主要受到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三期构造应力的影响,对应发育了三期裂缝。结合该区的构造演化特征、裂缝成因机制和野外裂缝的交切关系,总结出研究区古构造应力场对裂缝发育的影响,其中最强烈的燕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NNW向、NWW向和NE向裂缝最为发育。研究表明,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以中下段最为发育,其原因主要是龙马溪组下段岩性与上段岩性不同、下段脆性矿物和有机碳含量较上段更高以及岩层厚度较上段更小。在平面上,渝东南地区目的层裂缝发育程度自北西向南东逐渐变高,其原因可能是研究区自北西向南东龙马溪组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逐渐变高和区内构造作用强度逐渐变强。综合研究表明:研究区裂缝发育区有6个,多处于背斜的轴部和大型断裂附近,岩心裂缝统计和露头观察表明这类区块裂缝密度往往较大。裂缝较发育区相对较多,多处于次级断裂附近和向斜的轴部,这类区块裂缝相对发育。裂缝相对不发育区则多位于构造变形相对较弱的背斜和向斜区域。
【学位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18.13
【部分图文】:
。逡逑3)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探讨逡逑据前人研宄成果,结合自己的研[偅治霾⒆芙嵊跋炝逊旆⒂目刂埔蛩兀矗┝逊旆⒂挠α刂苹棋义嫌蒙⑸洌耍幔椋螅澹蛐вΓ宀馕率笛椋逊斓姆制谂涮祝岷锨蚬菇崆蛴αΤ√卣鳎卸嫌αζ诖危钊肫饰鲇αΧ粤逊旆⒂目刂苹疲担┝逊旆⒂墓媛慑义虾嫌宥系厍乖煅莼榭觥⒁巴馄拭嫠鄄斓降牧逊烨榭觥⒐鄄觳⒓锹嫉牧逊旆⒂榭觯芙崃逊旆植嫉墓媛伞e义霞际趼废咤义衔囊杂宥系厍轮玖敉沉硐橐逞抑蟹⒂牧逊煳芯慷韵螅氐阊醒抑辛逊煜低车姆⒂卣骷捌溆α刂苹啤Mü逊於俊⒍ㄐ圆问慕岣挥谢室逞抑辛逊煜低程卣鳎治鲇跋炝逊旆⒂囊蛩兀岷涎芯壳至逊斓挠α刂苹疲⒃げ饬逊炱矫娣植脊媛伞Q芯考际趼废呒把芯浚咛迨笛榉桨溉缦拢哄义下锻饭鄄煅倚拿枋霰∑治銮叭搜芯拷峁虻刂首柿襄义
本文编号:2826462
【学位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18.13
【部分图文】:
。逡逑3)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探讨逡逑据前人研宄成果,结合自己的研[偅治霾⒆芙嵊跋炝逊旆⒂目刂埔蛩兀矗┝逊旆⒂挠α刂苹棋义嫌蒙⑸洌耍幔椋螅澹蛐вΓ宀馕率笛椋逊斓姆制谂涮祝岷锨蚬菇崆蛴αΤ√卣鳎卸嫌αζ诖危钊肫饰鲇αΧ粤逊旆⒂目刂苹疲担┝逊旆⒂墓媛慑义虾嫌宥系厍乖煅莼榭觥⒁巴馄拭嫠鄄斓降牧逊烨榭觥⒐鄄觳⒓锹嫉牧逊旆⒂榭觯芙崃逊旆植嫉墓媛伞e义霞际趼废咤义衔囊杂宥系厍轮玖敉沉硐橐逞抑蟹⒂牧逊煳芯慷韵螅氐阊醒抑辛逊煜低车姆⒂卣骷捌溆α刂苹啤Mü逊於俊⒍ㄐ圆问慕岣挥谢室逞抑辛逊煜低程卣鳎治鲇跋炝逊旆⒂囊蛩兀岷涎芯壳至逊斓挠α刂苹疲⒃げ饬逊炱矫娣植脊媛伞Q芯考际趼废呒把芯浚咛迨笛榉桨溉缦拢哄义下锻饭鄄煅倚拿枋霰∑治銮叭搜芯拷峁虻刂首柿襄义
本文编号:2826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2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