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苏里格气田SDXX密井网区盒8段储层构型分析及三维地质建模

发布时间:2020-10-10 00:19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SDXX密井网区位于伊陕斜坡中北部的一个西倾单斜构造上,地下储层砂体虽然很发育,但是有效砂岩不是十分发育,对有效砂岩的分布面积、厚度和连通关系尚不明确;另外,研究区井网较稀,加密区虽进行了井网加密,但500m×650m的井网在苏里格气田东区是否合适需要进一步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进行研究区各井的地层划分与小层对比,构建以沉积旋回为依据的地层精细划分与统一对比,然后确定研究区的沉积相~微相类型、建立测井相~微相模式,进一步开展不同沉积微相储层构型的分析,重点对点坝和心滩的内部构型进行研究,建立全区构造、沉积相和属性三维立体模型,最后,确定有效砂体规模、明确500m×650m的井网在苏里格气田东区的适应性。主要通过对研究区目的层由原先的4个小层进一步细分为10个沉积时间单元,再利用全区的特征界面、标志层和建立封闭骨架剖面,实现全区的达单期河流旋回层序的划分与对比;通过两口取心井SDJ4-5和井SDJ3-6的岩心观察和沉积背景分析,确定SDXX密井网区目的层为河流相沉积,并进一步发育有两种亚相:曲流河和辫状河,并对这两种亚相进一步分为21类沉积微相,并建立了相应的测井微相模式,实现了全区139口井的沉积微相的精细解剖;然后,进一步对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构型进行分析,研究点坝内部侧积夹层倾角、夹层密度、夹层延伸长度,建立点坝构型发育模式,同时也重点对辫状河心滩内部夹层的倾角、规模和有效砂岩在心滩内的分布位置进行了分析,确定单个心滩边界和单个心滩的长度、宽度;对研究区进行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根据上述的研究,识别并统计出有效砂岩的长度和宽度,并结合加密井与相邻已投产井的地层压力恢复情况分析,确定出合理的井网,为苏里格气田采收率的提高和开发效益的上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位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18.13;P628
【部分图文】:

构造形态,构造演化模式,长庆油田,鄂尔多斯盆地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概况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台地的西部,行政区域横跨陕西省、甘肃省、山西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五个省区,地理位置处于东经 106°20′~110°30′,北40]。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多构造体系、多旋回演化以及多沉积类型的地面积 37×104km2,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41-44]。构造格局及演化地构造属性上,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东部稳定区和西部活动带的结新生代盆地叠覆在古生代盆地上的复合盆地。现今盆地构造表现为东的不对称矩形向斜盆地,其中:东翼宽 350km,西翼仅宽 20km,且,构成现今西缘逆冲构造带的主体部分。按其现今的构造形态,盆地、伊陕斜坡、渭北隆起、晋西扰褶带、天环向斜和西缘逆冲断裂构造单元[41, 45-47]。

长庆油田,构造位置


但是盆地内部大部分地区构造相对稳定,而且各个时代的地层都或者呈现假整合接触,只有在盆地的边缘会出现角度不整合接触的现时代较全,属多旋回型,除志留-泥盆系缺失外,从寒武系至第三系均总厚度达 6000m。根据古生代至新生代不同沉积时期的石油地质条件,可将盆地构造演化历史划分为中晚元古代坳拉谷阶段、早古生代浅生代滨海平原阶段、中古生代内陆盆地阶段和新生代周边断陷阶段五个5, 48-50]。区概况格气田 SDXX 密井网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和陕西内,东南接靖边气田,东邻乌审旗气田。区域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呈现北东高、南西低的西倾单斜构造(图 1.2),行政区属内蒙古自治旗地区,勘探面积约 6000km2。地表为沙漠、草地,地面海拔一般为 125平缓,含气层段主要为山 1 段和盒 8 段[51, 52]。研究区共完钻井 139 口138 口开发井,蓝色方框内为加密区,加密区面积 50km2,蓝色方框,共有 66 口加密井(图 1.3)。

井位图,井位图,曲流河三角洲


盒 8 段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盒 8下亚段和盒 8上亚段。图 1.3 研究区井位图1.3.2 研究区沉积背景鄂尔多斯盆地北高南低的古地形影响着苏里格气田的沉积作用,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体系在上古生界由北到南依次发育冲积扇、冲积平原及湖泊三角洲沉积[53-55]。山西期因华北地台整体抬升,沉积环境由海相转变为陆相,受潮湿气候影响,由于距物源区近、水动力较强,沉积环境为曲流河三角洲,其中,山 2 段为间歇遭受海侵作用改造的曲流河三角洲,山 1 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进入石盒子气层组,天气少雨、空气中水分降低、气候变的干旱,树木、植物也因此减少,从北向南依次发育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并且随着湖泊的扩张收缩在垂向上形成多级旋回沉积。初期,北部古陆进一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青元;贾慧玲;王宝龙;董前林;宋博辇;魏新永;;三维地质建模的用途、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J];中国煤炭地质;2015年11期

2 叶超;邓攀;任振华;王超;张磊;;苏里格气田苏54区块盒_8段沉积相特征研究[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5年03期

3 雷卞军;李跃刚;李浮萍;赵忠军;朱亚军;张志刚;徐隆博;;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中部水平井开发区盒8段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J];古地理学报;2015年01期

4 张洋洋;周万蓬;吴志春;郭福生;郑翔;;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发展现状及建模实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陈欢庆;赵应成;舒治睿;孙作兴;;储层构型研究进展[J];特种油气藏;2013年05期

6 何东博;王丽娟;冀光;位云生;贾成业;;苏里格致密砂岩气田开发井距优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4期

7 吴胜和;翟瑞;李宇鹏;;地下储层构型表征:现状与展望[J];地学前缘;2012年02期

8 王志章;张国印;周旭;仲歆;李夏;王幸蒙;居来提·司马义;;储集层构型分析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2012年01期

9 周银邦;吴胜和;计秉玉;岳大力;范峥;钟欣欣;;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10 赵永强;;地下辫状河储层结构划分——以盘40块区馆Ⅲ~7砂体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翁正平;复杂地质体三维模型快速构建及更新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2 翟志伟;点坝砂体建筑结构对剩余油分布控制作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李洁;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层序充填特征与物质分布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安清;鄂尔多斯地块早古生代盆地演化与物质聚集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祺;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储集砂体综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6 董桂玉;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主力含气层段有效储集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程光;陕北斜坡中南部马家沟组沉积与成岩特征[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2 赵容生;曲流点坝砂体建筑结构研究及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张幸兴;葡西油田古1区块黑Ⅱ油层组储层地质建模[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周恒;葡萄花油层储层特征研究及其三维地质建模[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尹欢;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D];长江大学;2016年

6 李汝斌;苏里格气田厚层致密砂岩内部构型分析及三维地质建模[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7 段雅琦;苏里格南部地区上古生界山_1、盒_8段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8 何岩;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苏14区块山_1-盒_8段沉积相及地质建模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9 李锦红;苏里格气田西区三维区砂体内部构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10 王名巍;苏里格气田西区三维区砂体内部构型分析与水平井整体部署[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4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34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0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