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岔任管线低输量加降凝剂运行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16:22
   岔任管线为华北油田的输油干线之一,近年来由于原油产量递减,导致管线处于低输量运行状态,低输量运行会带来加热能力不足、输油泵可靠性下降等问题,使运行成本和运行风险均有所上升。国内外较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有:间歇输送、加剂输送、加热输送等,其中应用最广的就是加降凝剂输送,其优.点在.于.便.于操.作,经.济.安.全等,但原油降.凝.剂的使用具有局.限.性,对.不同.原.油的改.性.效果.也大.不.相.同,必须对降.凝.剂进行筛.选,经过实.验.研.究选.择出最.优的加.剂.条.件。因此,针.对岔任管.线所输送原油进行降凝剂研究,并制定安全经济的加.剂.运.行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岔任管线原油为研究对象,开展原油物性和流变性研究,利用实验数据对现有混油凝点计算模型进行评价、修正和验证,得到适用于岔任混油的凝点计算模型。开展在降凝剂机理和影响降凝效果因素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针对岔任线所输送原油展开原油降凝剂筛选实验,以凝.点和粘.度变化作为依据优.选出效.果最.佳的BEM-6N型降.凝.剂,确定最.佳加.剂.浓.度为75mg/kg,最佳加.剂.温.度为65℃;并对加.剂原.油进行高速.剪.切、重.复.加.热和静.置.时.间三方面的稳定性评价。通过对岔任线运行现状分析,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经济最优为目标,制定出岔任线冬季加剂加热运行方案,为现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位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E83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岔任线原油物性和流变性研究
    2.1 岔任管线基本概况
    2.2 岔任线原油物性测试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油样
        2.2.3 特征温度测定
        2.2.4 粘温特性研究
        2.2.5 流变性分析
    2.3 岔任线混油凝点计算模型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岔任线加剂原油性质研究
    3.1 降凝剂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3.1.1 降凝机理分析
        3.1.2 内部影响因素
        3.1.3 外部影响因素
    3.2 岔任线原油降凝剂及其加剂条件确定
        3.2.1 岔任线原油降凝剂筛选
        3.2.2 岔任线原油加剂浓度确定
        3.2.3 岔任线原油加剂温度确定
        3.2.4 岔任线原油加剂后的流变性分析
        3.2.5 岔任线原油降凝效果评价实验
    3.3 本章小结
4 岔任线加剂运行方案研究
    4.1 岔任线运行现状分析
    4.2 注入系统设计
    4.3 加剂量和加剂温度
    4.4 输送温度
    4.5 加剂运行方案设计
        4.5.1 全年加剂加热方案
        4.5.2 冬季加剂加热方案
    4.6 最小输量分析
    4.7 经济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主要结论及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书华;刘飞飞;王树立;赵会军;李天洲;;含蜡原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2 王帅;孟凡力;宋博;张晓博;;降凝剂在原油输送中的应用与发展[J];当代化工;2015年05期

3 林永刚;于涛;李增材;;长呼原油管道低输量运行分析研究[J];天然气与石油;2014年04期

4 孟迪;贺三;袁宗明;陈云霞;盖芸;梁颖;;锦州高含蜡原油降凝剂的筛选及现场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14年01期

5 马素俊;马天态;杨景辉;冯雷雷;孙玉海;;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合成趋势[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3年06期

6 李保国;杨扬;李志勤;;原油降凝剂的应用与发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年02期

7 周章程;;石兰原油管道加热加剂输送方案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15期

8 金明皇;李克华;吴兰兰;;管输原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2年06期

9 王金玺;;原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2年06期

10 关连旭;;原油化学组分对降凝剂降凝效果的影响[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五花;降凝剂对含蜡油石蜡析出过程影响的实验与模型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军;辽河高凝油流变性及加降凝剂管输方案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王丽娟;含蜡原油石蜡沉积过程热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温海飞;原油降凝剂的合成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4 薛维海;高效降凝剂的研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5 宋艾玲;华北原油流变性及加剂输送方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6 马一玫;大庆原油降凝剂合成及作用机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7 李娜;含蜡原油添加降凝剂输送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845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45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2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