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哈塘油田新垦-热瓦普区块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特征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18.13
【部分图文】:
第1 章 引言析对比 4 个岩溶区带的储层特征、储层分布规律、储层发育差异和共性,建立 4 个区带相应的储层地质模型。思路及方法综合考虑研究区内油气勘探开发的实际问题和资料状况,溶储层研究现状,确定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学习前人的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古水文地质学等为理论指导,充分、岩心、薄片、地震数据等多种资料,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区地层、沉积、古地貌、断裂进行系统性研究,结合单井得出研究区储层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并总结相应的储层照图 1.1。
第2 章 研究区概况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塔里木盆地是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叠合含油气盆地,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和天山之间,面积约 56×104km2[44]。该盆地经过长期的漂移演化,形成现如今外形似菱形,内部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特征。盆地内划分为“三隆四坳”共 7 个一级构造单元,即:库车坳陷、塔北隆起、北部坳陷带、中央隆起带、西南坳陷带、东南凹陷、塔东南断隆带。哈拉哈塘地区位于塔北隆起中部,处于哈拉哈塘凹陷二级构造单元中,左右分别为英买力凸起和轮南凸起。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塔里木油田在塔北地区评价来开发的重点区块[32]。而研究区新垦-热瓦普区块则是哈拉哈塘油田二期建设的主力区块(图 2.1)。
现今为反转期,陆相组合与海相组合呈楔状交叉叠置分布,形成当前构造格局(图2.2)。图2.2 塔北过哈拉哈塘凹陷东西向构造演化剖面图(据朱光有等)Fig. 2.2 Section of the east-west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Halahatang depression in thenorthern part of the Tarim Basin (according to Zhu Guangyou et al.)2.2.2 断裂特征哈拉哈塘地区断层发育,断裂特征复杂,断裂平面走向多,剖面断距小,活动期次多,北东、北西、近南北向三个方向走滑断裂规模大、数量多,多期叠加形成,平面上多呈“X”状交叉分布,伴随主断裂发育众多次级断裂。根据断裂活动的时间、展布方向、断开的地层等将分出为三期:(1)加里东中晚期形成的断裂加里东中晚期,哈拉哈塘地区在近南北向区域挤压作用下,主要形成了两个方向的断裂:北东向走滑断裂和北西向两种主要断裂体系,两个方向的断裂形成“X”型剪切破裂带。(2)海西期形成的断裂前期形成的断裂在这个时期的南东-北西向挤压作用下再次活跃,大型断裂带出现继承性活动。(3)燕山期形成的断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浩;李素梅;张宝收;;塔里木盆地北部哈拉哈塘凹陷海相油气特征与成因[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6期
2 杨文明;冯蓓华;朱轶;王霞;杨国和;;哈拉哈塘油田稠油上返原因及对策[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5年03期
3 翟晓鹏;郝红永;楼一珊;管虹翔;马志亮;雷云川;张浩;;地层漏失压力研究在哈拉哈塘凹陷的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年02期
4 杨文明;成福田;徐文涛;高春海;王霞;杨小华;刘迎斌;;哈拉哈塘油田单井原油硫化氢超标原因分析与优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20期
5 代冬冬;房启飞;万效国;蔡泉;;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古河道识别及其成藏意义[J];岩性油气藏;2017年05期
6 陈利新;程汉列;高春海;张磊;杨小华;孙银行;;哈拉哈塘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试井特征分析[J];油气井测试;2015年02期
7 陶世军;朱轶;杜永科;赵琦宁;邓宽海;林元华;;哈拉哈塘区块标准井及其标准工艺流程构建[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5年02期
8 甘小平;巴特;熊新明;石鑫;王应全;殷树根;贾海明;;哈拉哈塘油田降低原油含水率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年12期
9 王霞;巴特;杨晓东;徐文涛;王应全;杨国和;;哈拉哈塘油田节能降本增效益[J];石油石化节能;2013年06期
10 李中璇;徐志明;王招明;陈云川;肖中尧;;哈拉哈塘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判识[J];新疆石油地质;201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镕慧;多环芳烃与非烃地球化学:油藏充注途径的示踪标志[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松;哈拉哈塘油田新垦4井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魏威;哈拉哈塘油田新垦-热瓦普区块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特征[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3 李东;哈拉哈塘油田稠油井筒降黏工艺技术研究与优选[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范倩倩;塔北哈拉哈塘凹陷白垩系沉积层序演化及有利储集相带分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刘星旺;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油气藏特征与成藏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鄢程鹏;哈拉哈塘凹陷海相油气地球化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洋;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走滑断裂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8 朱文平;哈拉哈塘奥陶系古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D];长江大学;2013年
9 康凡;哈拉哈塘油田高含蜡原油清防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10 任鹏;扭力冲击钻井提速机理及在哈拉哈塘的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2846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4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