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低渗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15:47
   陇东地区长3油组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油气资源丰富,研究其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区18 口关键井,大量岩心、铸体薄片、SEM扫描电镜资料,以及X衍射、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微CT扫描技术和手段,开展了长3储层岩石学、物性及孔隙结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综合研究。同时探讨了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岩石学特征分析表明长3储层岩石类型呈北东-南西的差异,西南物源区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东北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物性统计特征显示:长3储层平均孔隙度13.35%,平均渗透率4.90×10-3μm2,长31砂组储层物性最好。孔隙结构方面:长3油组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粒内溶孔;喉道以片状、孔隙缩小型、缩颈型喉道为主;孔喉组合类型主要为大孔中细喉、大孔细喉和大孔微细喉。西南主物源区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都要好于东北,南部物源区最差。研究区长3油组压实作用程度较高,塑性岩屑及云母受挤压形成假杂基充填孔隙;胶结矿物以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铁白云石、铁方解石以及硅质为主,胶结作用强烈;长3油组溶蚀作用发育,主要为长石、岩屑溶蚀。成岩作用强度方面:长3储层视压实率为45.5%、视胶结率为55.83%、视溶蚀率为31.17%;平面分布上,西南主物源区压实和溶蚀程度高于东北,东北主物源区胶结强度高于西南。强压实中胶结强溶蚀成岩相是区内长3储层最有利成岩相带,主要分布在西南主物源区的太白梁-铜川一带,和东北主物源区马营房-旦八-马家砭一带。长3油组成岩阶段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最晚至中成岩B期。研究区内长3储层成岩序列为:早期压实作用→塑性岩屑变形→绿泥石膜沉淀→长石、岩屑溶蚀作用→石英次生加大Ⅱ-Ⅲ级→自生高岭石、伊利石沉淀→石英晶粒→含铁碳酸盐胶结。陇东地区长3储层初始孔隙度为38.9%,经历了强烈压实和胶结作用,平均压实、胶结减孔量分别为17.8%、9.5%;溶蚀产生次生孔隙较少,平均溶蚀增孔量为3.74%。从平面分布上看,西南主物源区压实减孔量和溶蚀增孔量高于东北,胶结减孔量低于东北主物源区。压实作用是陇东地区长3储层孔隙度降低,物性变差最关键的因素;自生绿泥石、伊利石黏土矿物、晚期碳酸盐和硅质胶结等导致储层孔渗进一步降低,高岭石沉淀对储层物性影响具有两面性;长石、岩屑的溶蚀作用改善了储层物性。
【学位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18.13
【部分图文】:

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低渗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研究


图2-1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图??

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低渗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研究


陇东地区午67井延长组长3,砂组取心综合柱状图

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低渗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研究


陇东地区白413井延长组长3:砂组取心综合柱状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郑庆华;张三;柳益群;汪伶俐;梁晓伟;;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4+5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6期

2 朱鹏辉;;陇东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年06期

3 孙健;姚泾利;廖明光;南珺祥;廖纪佳;;陇东地区延长组长_(4+5)特低渗储层岩石学特征[J];特种油气藏;2015年06期

4 郑庆华;柳益群;;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饱和度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2015年04期

5 罗龙;孟万斌;冯明石;谭先锋;张世华;孙茹;肖春晖;;致密砂岩中硅质胶结物的硅质来源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家河组二段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03期

6 吴旭光;;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陇东地区长3、长4+5油层组为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7 蔡玥;熊琦;李勇;丁迎超;徐文杰;;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4年05期

8 赵彦德;姚宜同;黄锦绣;罗安湘;齐亚林;孙柏年;;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3油层组石油运移与充注研究[J];现代地质;2014年04期

9 李盼盼;朱筱敏;朱世发;梁晓伟;牛小兵;郑庆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4年04期

10 朱世发;徐黎明;朱筱敏;梁晓伟;李盼盼;牛小兵;;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4+5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J];岩性油气藏;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林;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砂岩储层沉积相及致密化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白玉彬;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7致密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过程耦合机理[D];西北大学;2013年

3 赵新智;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分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闫建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高辉;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杨斌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山1段物源与沉积相及其对优质天然气储层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9年

7 刘小洪;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研究与孔隙成岩演化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健;陇东地区延长组长4+5低渗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2 杨诚雨;鄂尔多斯姬塬地区长8——2 油层组异常高孔渗成因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赵伟;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油层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国吉安;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北部延长组长2段储层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5 刘辉伦;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砂岩孔隙成岩演化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志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三叠系延长组沉积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涛;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中自生高岭石对储层发育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廖友运;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储层岩石学特征与成岩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樊婷婷;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武春英;陕北英旺探区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3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53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5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